谭 玉 梅
(浙江外国语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2008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互联网飞速发展,作为语言载体的网络流行语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急速发展期。网络流行语不仅数量上呈井喷式增长,而且在来源、构词特点、使用语境等方面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并重视网络流行语研究。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被一定社会群体频繁使用并广泛传播的语言。网络流行语则是指在网络上流行并被赋予特殊文化内涵的话语形式,包括词汇、短语,甚至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事实上,网络流行语并不仅限于以网络为载体的书面表达,亦会因其约定俗成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日常交流。网络流行语可因文化发展而形成,也可因交流需要而产生,还可因社会热点而出现。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变化和大众心理,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1]81-83。
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一年,到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同时,2008年也是中国各类重大社会事件频出的一年,从1月初的“艳照门”到5月的汶川地震、8月的北京奥运、年底的雪灾,一系列重大事件带来了诸如“很傻很天真”“不抛弃不放弃”“和”等大量网民们耳熟能详的热词。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网络流行语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并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和社会现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甚至有部分开始被纳入主流话语体系[2]69-71。
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取了2008-2019年共12个年度,由《咬文嚼字》杂志和《人民日报》所评选的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总计120条;同时结合“百度流行语百科”和其他传统报刊媒体所刊登的历年网络流行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12年网络流行语的主要来源、语言特色,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了解其变化趋势,剖析其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更为适当的手段,来处理和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以更好地介绍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
笔者通过分析这12年里所出现的高频网络流行语,发现它们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表达性、简洁性和不稳定性等语言特点。
1.时代性 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集中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3]44-47。网络流行语往往与热点新闻事件紧密关联,在当年度具有非常高的流行频度,且其流行不仅仅体现在网络上,也体现在传统纸质媒体上。如2015年的流行语“互联网+”,本身就源自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该词不仅在网络语境下广为传播和使用,也常见于主流媒体的报道和政府文件中。
2.创新性 网络流行语常表现出极强的创新性,包括词语结构、语义、用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例如“Hold住”“互联网+”“大V等词”,打破了传统的构词法则,用“英语单词+汉字”“汉字+符号”“汉字+字母”等超常规形式,构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新词;再如“土豪”一词,则在语义上有了创新,从原先指“封建社会中以土地拥有量为财富来源的大地主阶级”,转变成了现在带有调侃意味的“有钱又喜欢炫耀的人,富而不贵的群体”。
3.表达性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可以是言简意赅的、形象生动的,也可以是追新求异的。大量的网络流行语采用极为简洁的表达形式,使用大量的缩略词,来表达相对复杂的意思。如2014年的热词“高大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缩略,形容事物或人有品位、有档次,非常言简意赅。一些网络流行语则形象生动,例如2008年的热词“囧”,源自古汉语中的生僻字,其字形象一张郁闷的面孔。网友们用它来表达“郁闷、尴尬、无奈”等窘迫的心情,这使得表达极具视觉化,让人初看忍俊不禁。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还体现出了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追新求异的特点。如大量的“雨女无瓜”“蓝瘦”“香菇”等谐音的表达,体现了网友游戏化的心理,力求词语表达有趣、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4.简洁性 网络流行语在表达上具有突出的经济简洁性。通过语料分析发现,120条网络流行语中,最短的仅1个字,如“囧”“赞”“雷”等,最长的表达为2017年的词条“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也只有10个字,一半以上的词条为二字或三字结构,这充分体现了其简洁的语言特点。这些简洁明了的热词,便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广泛使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流行语”。
5.不稳定性 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其词条更新频繁,大多在其热度消退后就慢慢不再使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新词汇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行开来,补充丰富每年的流行语词汇表。
1.数量急剧增加 现代社会,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购物、娱乐、交友等一大半的生活事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同时,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由此,网络流行语的数量在近些年里急剧增长。虽然有老的词语不断消亡,但是大量新词不断地补充进来,使得网络流行语总量急剧增加。
2.视觉化表达增加 单纯由数字、字母所构成的谐音化表达减少,形象化、视觉化表达成为主流趋势。近几年,许多网络流行语都伴随着表情包一起出现,使得这些表达非常生动、直观、形象。如2016年的热词“葛优躺”和2017年的热词“还有这种操作?”,就是分别以文字搭配表情包图片的形式出现的。2019年的网络热词“是个狼人”,由“是个狠人”演变而来,意思是“比狠人再狠‘一点’”,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汉语中词形的关联,产生了形象又幽默的语境。
3.受日本流行文化影响特别明显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邻国日本的各类流行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步为中国网民尤其是年轻人所熟悉。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给中国网民带来了许多日语词汇,大大丰富了中文的网络流行语。如2018年的新词“佛系”,就源于某日本杂志介绍的一类新近流行的男性类型----“佛系男子”,后来被引申为一种追求自己内心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
4.传播途径多元化 网络流行语是在不断变化的,互联网不再是网络流行语产生与传播的唯一途径,这在学术研究中亦有明显体现。在早期的研究中,网络流行语普遍被定义为“被网民创造的,主要来源于休闲娱乐生活的,在网络上使用的,一段时间内被更多网民接受并迅速传播的语言形式”,体现了网络在网络流行语产生与传播中的决定性主导作用。但是,在近几年,不少网络流行语也产生于严肃的社会新闻和时政新闻。因此,网络不再是网络流行语唯一的传播途径,传统纸质媒体同样成为了重要的传播载体。
研究流行语的构词特色及翻译原则,有利于促进中外民间交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及时顺应语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4]50-53。作为典型的应用型文本,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具有明确的预期目的与功能,应符合通俗、简短、应变这三个原则。
1.通俗 网络流行语的受众为广大网民,他们的年龄差异、教育背景差异、地域跨度等都非常大。考虑到受众的这个特点,网络流行语翻译宜选用简练且通俗易懂的词汇,应尽量避免选用生僻词或较长较复杂的词汇。如在翻译“土豪”一词时,nouveau riche一词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为:“a person who has recently become rich and likes to show how rich they are in a very obvious way.”这与“土豪”的内涵意义比较吻合;但是,考虑到nouveau riche一词源自法语,对于大部分网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网民来说,接受度偏低,且不容易记忆,因此,笔者推断,这一译法不利于该词汇的接受与传播,所以还是改用更为通俗易懂的短语“new rich”来替代。
2.简短 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认为,翻译的两大主要目标是“准确性和经济性”(accurate and economical)[5]13,而简短正是这一观点的极好体现。同时,简短也是网络流行语本身的明显特点。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与其简洁、易记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因此,在翻译中应保留简洁明了的语言特色,以期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如将“光盘”翻译为“eat it up”,将“悲催”翻译为“sad”,都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3.应变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要充分体现灵活应变的原则,根据流行语的不同来源,采用不同译法。与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相关的流行语,在翻译中宜重视其新闻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可参考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或其他权威外宣资料中的用词,要避免随意杜撰。对来源于学术著作的一些热词,应充分考虑学术的严谨性,应遵从该学科对此概念的释义与翻译。而对于那些来源于娱乐事件或热点社会事件的流行语,宜保留其娱乐性,选用简明易懂且易于传播的词汇。对来源于小说或者影视作品的流行语,考虑到这部分小说基本上都是畅销小说,严肃文学较少,而影视作品也多为商业类型的作品,比较少有专业性和学科性较强的词汇,因此,应紧贴社会流行趋势和热点关注题材,在翻译过程中亦可倾向于偏口语化的表达。
总之,网络流行语是现代汉语中新兴的语言现象,且仍在飞速发展。了解其语言特色、做好其翻译工作,对于中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在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若能在全球化语境下,从文化及本土化的视角与时俱进,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则将更加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