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进 芝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部, 浙江 义乌 32200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820万大学毕业生中的3%在毕业半年内便开始创业。这个数据意味着:2018年约有25万应届生从工商部门领到了营业执照,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而在2011年,660万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创业率仅为1.6%。7年间,创业人数同比增长133%,净增14.4万人。与此同时,一年一届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其参赛项目从第二届的11万个,到第三届增至37万个,再到2018年第四届的55万个。年度数据骤增的背后彰显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红火。
然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以利诱人、以术导人,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等价值观问题也日益凸显。事实上,比起创业技能的训练,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更为重要,与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有着莫大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过分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要注重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守法等正确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价值目标,妥善处理好个人价值与他人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关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走上正确的轨道。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创业教育的理念逐渐被国人所熟识。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与实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个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大厦、创业基地、创业训练营及规模不等的孵化器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明确回应的前提性问题还游走在模棱两可的处境中。关注如何创业多,关注为何创业少;关注眼前利益多,关注长远发展少;关注实战者多,关注理念者少;关注创业成功者多,关注创业失败者少等“重术轻道”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相关教育主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还存在一些误读与误导;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认识,还停留在做生意赚钱、传授五花八门的“创业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老板”、岗位职业培训和企业家速成训练等狭隘的层面;盲目鼓励学生过早介入创业实践,忽视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过多关注学生创业技能和技巧的训练,缺少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创新思维、团队精神、抗挫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价值观念的错位,容易将创新创业教育带入视野狭窄、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发展怪圈,长远来看,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自于教育本身所承载的终极目标,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促进创业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唤醒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自觉地去认识和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2)促进每个人自我实现的价值;(3)赋予创业活动一定的道德价值,即创业者主动在一切方向上探索和传承人类宝贵的创新精神,最大化地实现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等[1]55。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创收的财富多少、创业的成功与否、创业学生的比例高低往往成为了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创业学生对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对财富的追求也更加迫切。评价指挥棒的不良导向作用会强化创业学生在创业之初萌发的追求个人财富积累的外在动机。知道为什么创业其实比如何创业更有价值,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创业者从自发的创业向自觉的创业转变。创业之初追求财富、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成就最直接的体现往往也是财富的创造,但资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而且在于可以用它来造福于人类社会。创业的最终价值也不是谋利,而是服务社会、惠及民众。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从追求外在财富动机向追求社会责任和成就感的内在动机的转化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功利、短视的评价体系不仅掩盖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还会阻断创业学生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的进程,错失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有利时机。
认同的字面意思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遵从”。价值认同则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2]A13价值认同内在于人的思想系统中,是经过理性思考和价值选择之后的理性认同,但往往外化为行为和行动。只有内心认同才会自觉践行,才能获得思想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才能按照既定的准则标准做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作为行为标准,给创业者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导向。但笔者调研发现,一些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本应该是创业者早就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还存在认识上的巨大差异。笔者曾尝试对“你认同下列哪些创业理念(多选题)”这一问题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学生,参与答题人数为515人)。结果显示:依然有较高比例的学生认同“创业如果没赚到钱,就是失败的”(18.96%)、“知道怎么创业能赚钱才是王道”(37%)、“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志趣的学生的技能引导”(38.23%)等等这样一些片面的价值认知。主流价值认同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提前厘清并澄清的前提性问题。虽然,这个调研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价值认同缺失这一现象,但毋庸置疑,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流价值认同缺失,会束缚实践开展中的行动自觉,使创业者因缺乏主导价值观的指引而陷入发展方向的迷失、个体道德水准的下滑以及创业团队的分崩离析。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3]100。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指的是创业者在面对价值冲突与矛盾时,凭何依据、作何选择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三个单选题进行调查(调研对象和人数同上)。结果显示:“如果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更愿意留在大城市选择赚钱多的项目进行创业,还是回家乡进行扶贫方面的创业?”有72%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因为机会多、赚钱快;另外28%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因为扶贫创业可以带动家乡人民共同致富。针对第二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创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已经走投无路,刚好有个人向你伸出援手,但前提是帮助他代销一批假货,你是否会答应?”14.07%的学生表示会答应,先度过难关再说;76.1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答应,因为诚信是他们创业的首要原则;还有近10%的学生有点犹豫,最后选择“为了公司能度过难关,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这一选项。当问及“有个朋友跟你同时起步做电商,你坚持诚信品质立身,绝不卖假货。而他出售的产品一直掺假,成本低、利润高,一年下来比你多赚百万。你会作何选择?”这一问题时,12.94%的学生表示会动摇,会怀疑自己的坚持有没有必要;16.5%的学生选择模仿他出售假货,毕竟赚到钱才是王道;当然,依然有70.56%的学生始终坚持诚信品质立身不动摇,追求公司发展的长远目标,不贪图小利。
三个问题其实都有矛盾、冲突与对立的方面,看似明确的选项,其实都考验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笔者在进行个案访谈时,能明显感觉到创业学生的纠结与摇摆不定。一方面是机会多、赚钱快的大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回家乡创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出于创业初期现实因素的考虑,不得不做出社会价值暂时让位于个人价值的选择。而当所坚守的正确价值立场与企业实际经营发生冲突时,有近30%的创业学生受到错误价值立场的影响,表现出摇摆不定的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价值取向的模棱两可与价值认同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会束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行动自觉,更会消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会让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虽然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但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谋利行为,更不是无涉价值观的“真空地带”。创业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故事,必然与政治基础、法律保障、道德约束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业者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人”,更应该是引领风气、堪当楷模的“政治人”“社会人”与“道德人”[4]47。价值观念错位、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缺失、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也告诉我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导航。
正确的价值观对创业者本人而言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是个人行为的“内在调节器”,是个人心理生活的道德“向导”,是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服从于道德准则的“自我法庭”[5]233。“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对创业实践而言,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守法、诚信经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企业安身立命的“价值准则”,更是决定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重要法宝。对高校而言,应该注重发挥正确价值观在不同阶段的作用,真正让价值观引导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始终。
每个人在行为发生时,都需要在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或标准是深植于内心的道德律,也就是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选择什么样的行为,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外,主观上则受制于内心的价值观。在行为发生之前,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指挥官”,指挥我们做出这样抑或是那样的行为选择。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标准,有了坚定的信念后,即使没人监督,也会自觉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如前所述,创业学生在面临冲突、对立与矛盾时所表现出来的摇摆不定以及准则认同缺失等问题,实际上就是正确价值观的“指挥官”作用缺位。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初,盲目跟风随大流,过早地让学生涉足创业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创业价值观体系的塑造与完善,致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因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而陷入迷茫、困惑。正确价值观对创新创业教育起着强基固本之作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敬业、守法等价值观的重要性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前提工作,能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创业行为发生之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了解学生在创业之初的价值困惑与迷茫,针对共性问题着重进行价值观澄清。价值观澄清是一个人考虑是否要进行创业的逻辑起点,起着创业者从自发的创业向自觉的创业转变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真正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适合开启一段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创业人生旅程。价值观澄清是指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价值观澄清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和灌输价值观,而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6]29。通过价值观澄清,对自身所坚持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与调整,对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深入剖析与对比研究,更加深刻领悟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及错误价值观的不良导向作用,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纯洁创业动机、提升创业层次和精神境界。
许多高校在创业实践开始后,更多地将课程内容的重心放在创业技巧和策略的讲授、资金与产品等实际困难的解决、团队的管理等方面,一味地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入手,忽视了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取向摇摆不定的关注。
创业实践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在所难免。一方面,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动机和立场的诱惑与干扰。这种来自主观方面的影响会动摇甚至背离其创业之初坚定的信念与准则,可能诱使其做出不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外部的各种困难。由于对市场千变万化的动态性了解不够,对资金周转的灵活性分析不足等客观原因,可能会导致为了企业生存放弃自己坚守的正确价值观,铤而走险,失守诚信的底线,游走于灰色的法律空隙地带。这时候,高校要抓住教育引导的有利时机,针对创业之中的价值困惑与迷茫展开指导,巩固价值观澄清的阶段性成果,发挥正确价值观的“检察官”作用。(1)高校要更加关注创业学生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变化,通过谈心谈话、心理咨询等形式走进、走近、走深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检视与监督,排除种种不纯正的动机和目的的干扰,帮助其克服创业过程中过于依赖、自卑、畏缩等的人格障碍和急于求成、目标多变等的行为障碍,引导学生在与困难挫折的斗争中,树立不屈不挠、奋斗拼搏、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2)高校也可以运用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创业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对比,创设认同情境和践行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体会诚实、守信、敬业等基本价值规范的重要性。通过教育,让学生在面对诱惑与矛盾时,能够自觉地用正确的价值观检视内心世界,坚定信念追求不动摇,继续自己的创业征程。
创业之后包含创业初步成功之后和创业暂时失败之后两种情况。创业初步成功之后,创业者的目标追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初步成功后取得的成绩易使创业者沾沾自喜,乃至忘乎所以。如何避免创业者创业之初所呈现出来的自信、勤俭、开放、慈善等品性变为自负、奢华、冷酷、欺诈,如何让价值观引导助力更大规模、更广视域、更深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如何继续巩固夯实创业者的价值观体系,这些都是发挥价值观“审判官”作用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要发挥价值观的“审判官”作用,就要引导创业者回顾过去的创业历程,对某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判和鉴别。创业过程中的很多行为都与价值观、道德行为准则息息相关。当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价值观或是道德行为准则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受到良心的谴责。只有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自我谴责,才能产生纠正和弥补自己行为所造成不良后果的动机和动力,并力求避免再发生类似的行为。
创业暂时失败,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不同的选择检验着价值观这位“审判官”的作用。创业成功固然重要,但通过创业去奋斗去追求成功的过程更难能可贵。福布斯原中国代表胡润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英国,有几个人合伙创业。创业失败后,他们很快又聚集在一起。他们不是互相慰藉、发牢骚,或是准备东山再起,而是把自己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失败的经历,可以告诉他们是怎么失败的。然后,他们又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中去。虽然他们创造的不是有形的财富,但他们总结出的失败教训,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这绝不亚于有形的财富[5]148。因此,引导学生反思创业暂时失败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有形财富与无形财富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品质,也是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内容。哪怕之后,他们不再创业而选择从事其他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习到的整个价值观体系也将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