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及价值意蕴 *

2020-01-18 19:19刘道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工类育人大学

卢 萧 , 刘道平

(上海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 上海 200093)

课程文化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行为,是课程实践中的文化形态。课程文化建设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育人目标和“怎样培养人”的育人方法。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品质的体现和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找准课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有利于实现育人目标和课堂教学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整体效能。

一、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前,我国理工类大学普遍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倡导独立、客观、进步的科学精神,追求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大学课堂作为育人的最前沿和最基本单元,除了教育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教育、素养提升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工类大学的课程文化建设在围绕教学科研中心之外,还应通过顶层设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

1.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是对自然界中某种具体规律的抽象,它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最高层次的理论抽象。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的高次元思维,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开放体系的发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化理论认同 理工类大学的课堂教学专业性特别强,在鼓励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氛围中,还应重视教育和科研背后的意识形态。众所周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不同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反映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起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变革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抓好课程文化建设有利于避免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之外,有利于避免意识形态工作脱离师生工作学习的实际。

3.坚持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育人,实施课程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虽然,理工类大学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辩能力、认知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想象力、对新生事物的兴趣等等。为实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应该是一个教学主体与客体的交互过程,培养学生以德性认知、实践为逻辑链条的自我建构能力,激发学生在自发状态下充分地、有效地展现潜能;其高级阶段则是教师主体的学识和风骨既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又蕴含德性因子,使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愿意参与其中,达到启动主体内驱力的作用。

二、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大学课程是大学生在大学受教育的最基础、最前沿的平台,课程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种影响如同一条数轴的两个方向,或是负的影响,或是正的影响[1]72。因此,找准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有助于课程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1.通过课程供给侧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当前,信息传输、处理、整合和储存等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也从被视为先定性的存在转变为被视为理解的产物[2]26。课堂教学就是教育资源的供给。在科技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对知识体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逐步提升。要满足时代的发展就要加强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例如:在现有课堂模式基础上尝试引入以解决问题及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3]24-28,对培养方案、专业体系课程设置、课堂授课方式方法、考试环节评价等各方面做出根本性改变。当前的理工科课程,不少教材出版时就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必须探索科学经典和最新发展的契合点,用新旧知识与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及时将最新的科学发展成果结合进课堂教学内容。理工类大学的教材应该是开放的体系,理论基础只能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全部。教材应该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注重专业配套,在满足新修订培养方案需要,满足新办专业需要的同时,必须针对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不断更新,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当然,在倡导教材与日俱新的发展中,还应建立教材质量监控机制,对教材的编写内容、知识体系、教材形态、教学技术应用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出版前后、使用前后的定期检查评估。尤其是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还必须关注是否存在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导向等问题。

理工类大学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他们在科研领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并逐步形成个人的学术风格和学术特点。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上却缺乏提升教学效果、点燃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方法。如何提升课程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单一的知识传授。单一课程教学模式的“疲劳性”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灌输和启发相结合是开启学和习并重的模式。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大一统要求,将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无缝对接、精准匹配。学生的需求是教师供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然就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教师的供给应从单向度转变到交互性,否则学生会不喜欢,会导致供求失衡,很容易丢失第一课堂。

2.设置荣誉学位,实现分层分类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正处于结构转型与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4]9。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与社会需求相反,高校扩招后,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由于生源地不同、原生态家庭教育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目标各不相同,领悟能力也存在差异。学生的分层分化现象日益显著。理工类大学中,少数优秀的本科生已经能够以第一作者发表入选ESI前1%的高被引论文。相反,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为学分不够无法毕业而苦恼。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加强精英教育?笔者认为,设置荣誉学位和分层分类教育不失为有效手段。设置荣誉学位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生的绩点重新分班,而是指根据学生的思想、智力、心理发展等特点和规律,采取分类教育的办法,以取得更好的综合教育效果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分层分类教育是基于能力、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最终使每个人的才能品性都得到发展。荣誉学位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有利于重点突出,体现侧重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推进,体现系统性。而分层分类教育则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甚至生理与心理状况展开有所侧重的教学,使不同层次、阶段和专业的受教育者能够顺利接受。最终,我们都应该聚焦到所有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能够面向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精英工程师。

3.设置产业学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产业学院是为了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高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设立产业学院有利于促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方面实现共享,在资源方面实现共用,在信息方面实现互通,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产业学院以师徒制教育制度为核心,校内的理论学习和企业内的实践学习同等重要,即使在偏理论为主的校内学习,也可以由企业中的师傅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由企业师傅将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校内的理论学习相结合;以培养创新人才、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工艺、增进新产品市场供给的多维收益为目标,有利于整合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促进管理、技术、人才、设备、资本和营销等优势资源互补与共享利用,实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演化和网络式开放创新。

产业学院的设置能有效打通高校和企业的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开发项目化课程、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办技术创新机构,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和实践优势,能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技术服务、管理或研发等提供个性化培养,使其具备足够的发展潜力;还能提前为企业发展储备大量的优质人才,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设置项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项目课程是指高校教师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有机结合,将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转化为本科课程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项目实践促进相关课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具有科研学术性或产业前沿性的新型课程。项目课程的目的是针对学科课程存在的知识单一、片面和相互割裂等问题,从课程内容资源、组织实施等方面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课程内容融为整体,实现学科知识融通,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5]5。

教师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把项目研究中蕴含的研究内容,涉及的基本理论、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与手段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传授学生学习掌握项目申报、文献检索、方案论证、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过程和论文写作、提交成果等从事科研创新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能及时更新和补充反映产业或学科前沿技术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弥补新技术迅速发展而教材滞后的不足。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引导,使课程体系的学科烙印更趋浓厚,学术含量更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科研项目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结合,结合提炼的科研课题,可以让学生围绕科研任务和工程实际,真题真做,解决学科或行业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将科研项目与创新性实验课程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科研项目中的问题,并以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理工类大学课程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6]9。课程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供给侧改革教学内容是理工类大学实践课程思政的科学路径 课堂教学是落实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其次才是知识的学习、经验的传授等。离开育人育德的教育犹如童子操刀、盲人骑马,故而,忽视育德的课程文化建设是舍本逐末。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文化建设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7]31-34。它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当中,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德育实践。

2.构建新型的课程文化体系,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理工类大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应契合实现中国梦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展现专业特色价值。所谓有教无类,理工类大学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分,但是在本科生的培养上基本还处于统一教学管理的模式。理工类大学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应侧重培养智力建构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能力。

总之,理工类大学课程文化建设是以课堂内容供给侧改革为主阵地,通过荣誉学位的管理体系,项目课程的科研体系和产业学院的实践体系,构建具有新工科前景的全新课程文化体系。这一课程文化体系从重视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荣誉学位的设立有利于实现学生对自己的科学定位,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的合理分类,规范教学的过程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产业学院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产业学院的模式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高校专业教学和专业应用的高度融合。产业学院犹如临床实习,学生不仅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环境中,还有机会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学科最新发展资讯,能提升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能力的适应性。项目课程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工作。项目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对科研项目的开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信心,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在该领域的深造打下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对科研后备力量的厚积。课题组成员间的共同交流,朋辈之间的紧密联系,师兄师姐的带教,既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习,也可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做,有利于理工类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理工类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