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我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1至9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00.4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流向巴基斯坦、柬埔寨、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已与61个国家新签订了对外承包工程合同2 431份[1]。从以上数据看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与推进,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现阶段,许多国家都对“一带一路”倡议感兴趣,都希望参与进来,获得发展机会。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2]A13。随着“一带一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化人才在参与国际商务活动、商务合作中的客观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历史悠久,关系密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大量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熟悉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企业的参与。只有实施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宽广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校企合作能够加快国际化人才的成长速度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要求我国高校进一步加强国际协作与交流。校企合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正确方向,缩短了从人才培养到岗位胜任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加快国际化人才的成长速度,提高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对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其他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3]230-244。
2.校企合作能够确保国际化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保障国际化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要以行业企业作为依托。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和简单的校内实践是培养不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只有通过到专业对口的国际化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全面融入生产过程,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岗位的认知,让学生掌握专业岗位的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3.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 进入21世纪,企业竞争的关键已从资源转向人才。“一带一路”参与国的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以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后盾。校企合作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熟悉企业生产业务,岗位适应能力强,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以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的合作,高校不仅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师生的国际化思想意识,实现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目标[4]A3。因此,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够实现企业和高校共赢。
1.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坚定的政治意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投资贸易和项目合作越来越多,各种风险也随之出现。这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某些沿线国家政局动荡,面临着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的冲突、反政府武装的威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很多沿线国家宗教教派众多、意识形态差异大,若对他们的宗教习俗及文化禁忌了解不足,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因此,国际化人才尤其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政治等各方面相关知识,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人才,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能够判断国际发展的变化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见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影响较大的地区,潜藏着较大的政治暴力风险,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有规避政治风险的能力。
2.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需要国际化人才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才能不断加强与各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语言沟通非常重要。现阶段,沿线国家越来越多,语种也越来越复杂,不仅有英语、阿拉伯语等使用广泛的语种,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当地语言,如土耳其语、孟加拉语、波斯语等。这对国际化人才的语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过硬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大多技术含量较高, 需要各种专业的国际化人才。这些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必须掌握各种高端装备的操作技巧,以处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或突发事件。
4.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国已进入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在开拓海外投资市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如何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各沿线国家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境外投资公司的监督管理难度,也加大了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5]158-160。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正在稳步推进,还将与更多的国家展开合作,所以,必然需要大量具备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作为国际化人才,不仅要熟悉本国的发展现状,还要熟知合作对象国的发展状况和合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投资贸易合作的成功。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1.建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为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支撑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高校不能只接触一些对口企业,应该放宽视野,多接触行业协会、中外商会等各类企业联盟。具体做法是:各高校成立“一带一路”校企董事会。董事会主要负责与行业建立联系、沟通以及信息的传递,大家共同创设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进,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2.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激励政策,鼓励建设混合所有制院校 要使校企合作办学真正落实到位,只有学校与企业的参与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如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相应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另外,混合所有制办学也是一条可行途径。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意见》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6]4-9其实,“一带一路”参与国企业最了解国际化人才的相应要求。受国家政策限制,境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大问题。企业想参与,但利益得不到保障,合作不能够深入,而混合所有制办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让参与校企合作的境外企业拥有合作项目的适当股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培养出符合“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3.校企合作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课程 为了提高国际化人才语言的沟通能力,高校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设小语种课程,提高小语种课程的覆盖面。另外,应该注意“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并重的国际化人才,而不是简单的“小语种”翻译。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接待客户、参与业务商谈等活动,直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及其语言能力,使他们提高对企业的适应能力,积累与客户的语言沟通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7]20-23。
4.聘请企业实操专家参与专业教学 培养国际化人才必然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目前,高校大多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可以尝试把“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专家“引进来”。这些企业专家除了具备专业能力外,对沿线国家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十分了解,清楚如何将这些融入到工作交流与商业洽谈之中。这些丰富的经验正好是国内的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引进有关企业专家,可以真正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创建留学生培训中心 为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留学生培训中心。由高校教师和沿线国家的企业专家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另外,国内高校应联合起来,组成高校留学行业联盟。通过整合高校资源,建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留学生培养体系。同时,与沿线国家行业企业联合,合作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并保证留学生学成后能顺利进入该行业企业工作。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推动校企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创新,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体制、机制、政策等各个方面强化校企合作。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家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