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

2020-01-18 19:04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三全育人育人

方 勇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协力奋进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立足于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国家层面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大会也相继召开[1]。这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要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切实有效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职责。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概念已提出十余年,其内涵和构建机制随着形势发展在不断地完善。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2]。进入新时代后,国家加快了“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步伐,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格局的要求,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要逐步完善[3]。结合新时代教育形势和课改要求,2018年教育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4]。如今“三全育人”的顶层设计由提出“逐渐过渡”转为实施“具有时代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改革举措”,我国高等学校“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和思想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完善。

一、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现实需求

(一)全员育人中的“员”存在“短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高等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然要求社会、家庭、学生等作为主体参与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环节[5]。近年来,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管理科研水平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融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但重教书轻育人现象仍然存在,对于教师评价的育人导向依然不够鲜明;对于家庭来说,子女进入大学后,父母不能时刻身旁规训,客观上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子女管理的投入;对于社会实体而言,较少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性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正处于青春时期,呈现追求独立自主和崇尚自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群体特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因此,当前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参与育人的协同机制还不健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还不相匹配。

(二)全程育人中的“程”存在“断点”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部分空白。例如,由于周末、寒暑、校外实习等时空距离原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存在客观的弱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做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覆盖;课程思政改革仍然在探索实践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育人成效有待提升,专业课程中的育人要素有待进一步系统化挖掘提炼整理。

(三)全方位育人中的“方位”存在“盲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于教育教学闭环的复杂系统育人工程。随着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显现,涉及的教育教学领域愈发增多[6]。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高校的特殊法人主体,承担着属地管理、就业、安全、科研攻关、文化交流等诸多社会性事务,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停留在文件口号当中,高校的教育资源还未能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大育人”体系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未能有效形成人才培训体系和教育教学闭环,各类育人要素互促融合不够。

二、艺术院校开展“三全育人”的必要性

(一)把握艺术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文艺方向的需要

艺术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和生产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重任,如何把握好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艺术院校学生思想工作者面临最主要的问题。

2018年8月30日是艺术院校难忘的一天,在这天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回信内容主要围绕做好美育工作,更好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这封回信,为艺术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艺术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三全育人”为抓手,旗帜鲜明的培育时代新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培养人,对艺术院校的“三全育人”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化、清晰化的发展路径。

(二)遵循艺术院校办学规律和艺术学科专业育人规律的需要

艺术院校人才培训模式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更加侧重于学生“手上功夫”的训练,例如对某种材料的运用、对画法技法的学习,相较之则轻视了对于思想层面、个人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崇尚思想自由和个性化抒发表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创作活动缺乏足够认识,这使得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往往打折扣,需要通过“三全育人”改革创新实践,主动改变这不利局面。

艺术院校在未来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艺术特色为抓手,以更宽广的视野关注产教融合、区域定位、特色发展,积极构建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艺术院校思政工作体系、“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和思考具有积极的现实问题导向和时代意义。

三、艺术院校“三全育人”的探索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就建立健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统筹协调各方育人责任,全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构建“大思政”格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全门类美术设计专业院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出“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校训。学校紧扣艺术类高校“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以“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艺术类大学”为建设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整合社会办学资源,努力探索创建艺术大学办学新模式。广州美术学院主动践行“十大育人”体系要求,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探索“三全育人”育人模式,使思政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1.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管理育人格局。开展好思政工作的关键环节在于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学生工作的水平。近年来,学校主动变革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学生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学校工作队伍建设,明确学生工作队伍工作岗位职责,并在制度层面予以相应的工作保障。学校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方案》《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辅导员年度考核与评优办法》《班主任工作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在实际学生工作中,既有专职辅导员聚焦主责主业,又同时吸纳专业教师、行政管理干部担任班主任加入学生工作队伍。此外,学校大胆求变,拓宽选人用人思路,打破干部选拔常规,选拔一批党性强、素质高、专业能力好的专业教师担任院系总支书记或学工专职副书记,让这批身兼专业教师和学工干部双重身份的人员做好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育人目标上,教职人员分工不分家,全校协调一致,同向发力,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协作结构,有力地形成了强大的思政育人工作合力。

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寓德于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勇于担当重任的拔尖艺术人才。为此围绕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主动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开展“思政+艺术”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不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工作主体,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2019年9月,学校在大学城美术馆举行了“‘形塑五华’——纪念肖像创作课程汇报展”,该活动是艺术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生动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注入到艺术创作当中,创作了一批高质量课程作品,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深受红色教育的洗礼,激发了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

3.构建多级发力的工作局面,完善服务育人体系。服务育人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学校积极搭建多部门多层级的育人联动工作平台,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打通校园服务“最后一公里”。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主动建立与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校园物业服务中心等多部门的联动协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常态化地深入学生群体,找问题、补漏洞、抓落实,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育人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学生在接受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

(二)优化全程育人路径

1.把好入学关,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入学关,是大一新生迈入大学校园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启大学学习生涯的开端,这一时间节点的育人工作至关重要。学校把新生群体特点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挖掘红色校本资源,逐步实现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化。2018年9月起,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艺术大师风范”为主题的红色经典艺术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老院长胡一川故居、潘鹤雕塑园,安排思政专任教师现场教学讲授,回顾老一辈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成长之路,学习大师治学理念,弘扬学院优良传统,传承革命红色基因,教育和引导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2.把好过程关,注重行为习惯和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完成学习的基础,自律更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因而,学校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2019年10月专门制定印发《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系统顶层设计,从理想情怀、认知学习、明礼诚信、行为习惯四方面入手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分层级、有重点、多步骤地开展日常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工作,为学生搭建成人成才的平台载体,引导学生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把好毕业关,强化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毕业关,正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期,也是即将进入职场、开启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当下人才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学校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科具有高度创新和创造的特点,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2018年至今,较早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学生普及面达到全覆盖,另有《创新创业训练营》等3门创业选修课,自主研发的2门创新创业慕课获省级在线课程立项。学校建有1 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先后成功获批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第三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双创教育氛围浓厚,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充分得到激发,在大学生“互联网+”国、省赛屡创佳绩,“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认可。

(三)拓展多层次育人格局

1.坚守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所谓课程育人,就是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进行育人,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位列“十大育人”体系之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在课程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出台《广州美术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正在深入推进“互联网+”和“思政+艺术”背景下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创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系统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研科研水平,不断强化思政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

2.丰富校园文化育人新内容。文化育人是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艺术院校,开展文化育人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学校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为导向,紧密结合艺术院校专业学科特点,历年持续开展校园文化节、文体比赛、学术节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艺术创作,弘扬主旋律,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二级学院自行结合节假日、重要事件等时间节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育学院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院一品”育人特色活动,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3.构建心理育人防控新体系。心理育人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和谐,事关社会进步。对高校而言,心理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使命和任务,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为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求,学校不断深化心理育人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广州美术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推行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制度,实行班级心理委员汇报制度,发挥朋辈心理互助正向影响力;不断夯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五级心理健康教育闭环网络建设,扎实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4.搭建完善网络育人新载体。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学科专业优势,构建“两微一端”和“易班”网络思政育人矩阵,认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着力打造网络思政工作队伍,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思政产品供给。例如,积极推进“易班”平台建设,研发上线四款客户端自主应用,推送文章多次入选全国易班网头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新生“未入校先入班”,联合多部门完成学生线上测试与签到,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易班建设黏度和实用性,网络育人成效显著,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和技术保障。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艺术院校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手段,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遵循艺术学科专业育人规律的必然要求。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艺术院校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