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晖凌
(中共安溪县委党校,福建泉州 362400)
定力指的是具有临危不惧、处事不乱的能力,也就是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能迎难而上,且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并能付诸实践。定力也是一种内力,是一切外力无法干扰的,是人固守内心的修养,将这种修养应用到社会政治领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政治定力。[1]将政治定力应用到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宏伟目标中,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理论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对政治定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多次谈话中强调了政治定力的问题,结合当前党在建设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政治定力纳入到党的建设实践工作中,提出党员干部每个人的政治修养中应包括政治定力这一项。[2]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以此来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一个党员干部思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该同志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是否可以保持政治定力,并提出了政治定力的长期性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扩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再一次提出党的建设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进行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坚持政治定力。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党必须自觉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从这些会议及其指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多层面多角度在不同情况下都提到并且强调了政治定力,在对党未来工作的部署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中多次强调了政治定力的作用。
关于政治定力的研究,有关学者提出党员干部坚持政治定力就是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坚定不移地保持自己的思想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排除各种干扰和困难,始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走正确的思想道路。[3]也有学者认为坚持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虽然学者们对政治定力含义的分析侧重点不同,但都表明了政治定力指的是一种在政治问题上的高度的自控能力,是由心而生的意志力,并以此为行动纲领开展实践。也就是说,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先进性、不犯原则性错误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对政治问题原则上的坚守和政治立场的坚定、对政治思想意识的明确以及对政治行为的控制。对于所有党员来说,都必须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任何情况下偶读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并身体力行,不被金钱、私利等所诱惑。要坚定政治原则,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全党上下保持一致并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必须保持明确的政治态度,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不管是在党的建设中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必须始终如一、坚守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主体,是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治国理政和协调各方的政治主体,想要始终坚持政治定力,并在实践中增强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必须坚定执政理念,坚守政治定力。具体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和执政纲领,以提升人民幸福生活为目标。第二,必须要结合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等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倡全局意识和大局思维。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政治自信。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成效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建设能够取得成效的根本,是党工作展开的重中之重,作为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定力就是要将政治贯彻到党建设中,并能够领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能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并能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始终做到不动摇和不偏离。
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在坚持政治定力上也有双重性,这是因为党是由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体组成的,必须先通过党员个体在各级组织中的实现才能正确选择政治路线,并落实到实践。[4]党作为整体,与基层党组织、党员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互相影响的关系,各阶层之间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成员之间的择选和整体的决定,在很大意义上,坚持政治定力是对全党的要求。
党是执政主体,党的主要工作是选择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能轻易易帜。同时始终坚持走正确的基本路线,坚持基本纲领绝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不会改变。
从党的建设要求来看,政治定力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并固定在党的政治基因中,从全局上来看,是因为党的政治定力才有了六十多年没有犯错的实践结果,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却没解决的问题,推动着党和国家的事业有了历史性的改变。党在建设发展中必须适应新时代对党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就是党及党员干部必须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政治定力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要求增强“四个意识”的思维定力。即党员干部要从政治上考量,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执政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并以此为基础保持政治定力。
二是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即坚守政治灵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要求党员干部不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必须长期坚持且内化在头脑意识中。
三是政治定力必须要求全面性。在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不同场合依然始终坚持政治生态和政治要求,满足政治定力的现实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表明了要如何坚持政治定力、坚决走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意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这也是对党员干部政治修养的要求。[5]
政治定力主体的两重性表明,在实践中坚持政治定力理论,不能以偏概全,既要掌控好其中的辩证关系,又不能简单地将部分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的理解不深入归结为中国共产党整体政治定力的弱化,这是一种认识和方法上的局限性;也不能将党对政治定力的坚定认为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坚定,整体和个体要分清楚,同时整体和个体又是互相影响和直觉的,是既存在差异也存在统一。差异性决定党各阶层和各党员干部必须要增强自身的政治定力修养才能适应新时期党执政要求,而统一性又决定了必须在党的带领下坚守政治定力不动摇。[6]
一是政治自觉的理性思维。政治定力不是一般的感性认识,也不是一般的政治心态或情绪,而是在理性思考上形成的政治自觉,具有高度的自控能力和自律。理性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思考认识,本质是要遵从政治发展要求形成的理性自觉,党员干部个人的理想信念可以说是决定了其的政治追求与政治态度,信仰决定了一个人的政治定力。而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历史建设发展中也证明了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之间的关系,新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是因为各层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坚守信念和政治定力的结果。
二是政治定力的内生性。所谓政治定力的内生性,指的是政治定力的强弱由内在素质和本质素养决定,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行动纲领,也提出了新时期的建设发展目标,通过各层级组织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建设,顺应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体现了政治组织和社会进步、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内在本质决定了它的先进性,并从发展至今从不动摇,保持一贯的先进性并坚持这都是因为党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将政治定力内化于心,保持自觉政治理性和清醒的理论自觉,并力求达到客观结果。
三是政治定力的外应性。政治定力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将自觉内守和积极外应结合起来,政治内守是以理性思考为基础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在这种理性的思考上在遇到外界作用时也可以积极应对,将内力向外力延伸,将保守的政治内在力量转为抵抗外部干扰的积极应对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就是积极与腐败问题作斗争,积极抵御外界的侵扰,不断提升自我,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在面对各种思潮诱惑时也能够从容应对,保持一贯的政治定力,同时还能在和各种抗争中不断成长、完善自我,保持共产党人的情操,这都是坚持政治定力的情况下自身态度和立场的外化。
四是政治定力的延续性。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政治觉悟或是政治意识,其继承和延续都有着长期内化的过程,都是在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延续而来。在政治定力形成和固化的过程中,确定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制定了完善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明确而根本的路线和纲领,这一切的发生,均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和理性选择的延续,最终确定了社会改造和变革的正确方向。如在党成立之初就高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旗帜,并在发展中从来没改变过定力。[7]在革命时期坚定星星之火,可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的社会主义处级阶段基本路线,以及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念都表明党在政治定力上的延续性。
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也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的新要求,必须增强全党历史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必须增强党的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担当者,而在新时期在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因为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也比过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要有自信和能力去践行伟大复兴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也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自然也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困难会越来越多,当然也需要付出更多更艰巨的努力。
一是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但同时全世界也正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影响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挑战,如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危机、国际竞争等。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这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做出新的回答。
二是从国内经济上来看,经济总体发展稳定,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的压力下各种矛盾层出风险隐患加大,改革发展遇到的矛盾和挑战前所未有,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如何在充满挑战的改革道路上坚守政治定力,并付出更多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来获得客观的结果是党作为执政主体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从党自身建设来看,自从严治党提出以后党内政治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外界因素会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全、作风不正等问题必须要加大关注,不仅要关注老问题反弹,还要关注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从严治党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政治定力的组织基础,只有认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开展实际行动,所以必须提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不但要求全体党员对党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要明确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具体工作任务,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治国理政的担当者,并能在实际行动中加强对党的认同,增强政治定力。认同感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对党先进性、历史使命的一种理性思考,应将党的宗旨实际化,将政治定力用到实践中,新时期就是应用到伟大复兴梦中。[8]以此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在实践中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加强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加强情感上的认同,也就是所有单元应该对党组织有身后的感情,做到心有所系、情有所依,为政治定力奠定实体基础。
政治定力的基础在于理想信念的坚固,弥补理想信念上的不足,先要从理论上清醒地认识到保守政治定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定力的作用,在理论上成熟以后自然也会在政治上成熟。而做到政治上的坚定保持政治定力不动摇,其基本方向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捕捉增强政治定力的本质,将党员干部思想的培养落实到伟大复兴梦工程的实处,达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境界。
政治定力思维基础的培养,从遵循底线思维开始。在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提出使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高,督促全体党员严格要求自身,养成底线思维常态。党纪是红线,是所有党员都不能逾越和违反的,否则坚决查处。领导干部必须懂规矩,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心中要明确底线和雷区,一旦触碰雷区就必须受到惩处。只有培养底线思维才能固守政治定力,反过来缺乏政治定力的党员干部也必然无法守住底线,而一旦突破了底线就必然要接受惩罚。
坚决反对腐败,遏制各种不良行为,这是奠定政治定力的社会生活基础。也就是党内必须保持一贯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旦出现滥用权利、腐败等行为就必须得到惩处,这是一种对党员政治定力的剥削消解,是不利于党建设发展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有破坏政治定力的行为都要取缔。
总之,在新时代,为推进伟大复兴梦工程,就必须坚守政治定力,且在不断实践中增强政治定力,这样才能在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时可从容应对和解决。作为执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定力理论学习,使所有党员干部都能明确政治定力的思想内涵和思想精髓,要求所思考善领悟并付诸到实践,实现思想和行为上的统一。所有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理论素养的培养,将政治定力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各项业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求各阶层组织积极应对当前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积极适应新时代对政治定力的要求,自觉做好政治工作并能清醒地判断当前社会发展局势,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而且能更加自觉、更主动、更坚定地守护政治定力,实现新时代党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的目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