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探析

2020-01-18 14:46龚光俊王文迪孙美兰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龚光俊,王文迪,孙美兰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12;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合肥 238000)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网络对民众的影响愈来愈大。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 2019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61.2%。[1]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网络群体,受网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带来了极大便利,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资料来源、增强参与意识、拓展世界眼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一些不良行为,这其中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日益突出,由此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此,很多专家提出许多解决方法,很多高校也采取一些应对办法,像给每间教室配备手机袋、夜间定时停电、加强教学巡视等,但都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明显,很难彻底解决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本文从探究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角度出发,深层次地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健康网络观。

一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转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作为大学生群体,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反而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在虚拟世界里消磨自身的意志和大好的时光,不但会严重阻碍身心发展,而且也有可能危害社会。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性,我们在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和多方考证,将其总结为如下三条: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大学生长时间上网会造成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不充足等不良现象出现,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涣散、思维意识模糊、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身心问题时常发生;另一方面,大学生因长时间上网而不接触社会,与人面对面交往和参与社会实践等社交的机会就会大为减少,慢慢地会对现实社会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趋向于社会隔离化和个人孤立化,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从而不愿与人交往,不敢面对现实,甚至陷入自我封闭的不良状态,产生消极避世的心理。同时,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网络世界里,自然就无暇顾及学习,对学习也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就无法获得健康成长和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社会认同感和个人价值感将会削弱,紧张的情绪、焦虑的心理会时常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正常生活。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在网络世界里,各种负能量充斥其中,腐朽的生活理念和偏激的思想观念弥漫扩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认识不高,心智发展不够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还比较弱,较容易受到这些不良舆论、思想和信息的误导,从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出现非理性的言行举止,甚至出现伤害他人、危害社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导致走向堕落、犯罪的道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可以隐瞒真实身份,难以追究责任。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大学生道德感逐渐减弱,法律意识逐渐淡薄,可能会无端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肆意攻击他人、社会和国家,或者非法破坏、窃取他人的数据、资料,甚至利用网络从事恐吓、诈骗、传播色情文化、组织非法集会等犯罪活动。这些现象的频频出现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大学生沉迷网络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1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青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主力军,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主导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青年以执着的信念、顽强的精神、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艰苦奋斗、拼搏奋进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道德修养上,那么就无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也难以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挑不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这会延缓、阻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分析

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因素很多,家庭教育方式的错位、学校教育管理的缺位、社会监督引导的不力、大学生网络认识不足和网络心理不健康等都会导致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大学生沉迷网络固然是多种因素使然,但其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其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深入探究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内在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地彻底根除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

(一)缺乏必要的家庭关爱,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关怀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3]家庭教育方式、环境氛围、生活习惯和亲子关系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父母的陪伴。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如:部分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技巧手段,缺少平和的交流沟通,也很少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部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按照他们规划好的蓝图去发展成长,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监督控制,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子女,很少考虑子女自身的要求与意愿;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工作,陪伴子女的时间过少,无法给子女更多的精神关怀。这些都会让青少年得不到成长中应有的关爱,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往往寻求其他途径弥补。网络由于其交流手段的多样性、交流方式的便捷性、交流内容的开放性、交流对象的广泛性、交流主体的平等性等特点就成为这类大学生寻求精神关怀的首选。正如有研究表明:“对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就会转向寻求网络对其心理需求的满足。”[4]在网络环境里,大学生可以凭借QQ、微信、微博、游戏等平台,通过聊天、邮件、游戏互动等方式,建立起网络世界的“朋友圈”“生活圈”。在这些网络圈子里,大学生可以尽情释放心中苦闷、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得到许多网友的开导、支持和关心,从而能感受到渴望已久的温暖。

(二)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逃避社会压力和责任,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安全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加剧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锻炼,社会经验匮乏,心智不够成熟。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基本上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没经受过大的社会考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些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意识不强,应对社会挑战准备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面对未来的人生成败。所以,进入大学以后,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合理规划人生以便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和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竞争时,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能力、素质、经验很难支撑他们处理一些复杂的人生难题和帮助他们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其内心产生巨大压力,变得患得患失,怯懦惶恐,情绪极为沮丧,感觉自己无法生存于社会之中,极度缺乏安全感,于是就有了避世之心,隐世之意,想要逃避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责任。开放而又隐蔽的网络世界,就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的港湾、寄托精神的乐园,能让大学生挣脱现实生活的束缚、摆脱身上积压已久的压力和洗掉一身的疲惫。

(三)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感觉孤独寂寞,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友谊感和归属感

由于面临升学、就业等各种社会压力,以及在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等各种传统思想影响下,许多家庭过于注重智力教育,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奋上进、埋头苦读,借此获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家长不惜大量压缩子女其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子女的基本生活自理都事必躬亲,衣食住行安排的一应俱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别人照顾和关心,却很少照顾和关心他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为人处世随心所欲,总是倾向于以自我标准和要求去衡量别人,不考虑现实情况及他人感受。还有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主客体及环境等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出现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不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影响与他人的良性互动,与他人相处容易产生隔阂。这些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交障碍,与人交往困难,在环境融入过程中与同学、老师的矛盾、摩擦,甚至冲突等行为不断。长时间的和谐人际关系缺失和必要的友情关爱缺乏会让这些大学生感到孤独寂寞、精神空虚,大学生极度渴望找到朋友和获得友谊。交友方便、交流便捷的网络世界,向人们提供了新的自我表达空间和人际交往途径,自然而然成为这些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满足自身心理需求、寻求友谊感和归属感的主场所。

(四)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力,无法抵御网络的吸引,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愉悦感

现代网络资源丰富,功能强大,能通过缩短人际交往的时空距离、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供种类繁多的娱乐休闲方式等形式,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体验,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对错、甄别美丑善恶的能力还不强,自我反省意识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极富好奇心,极具冒险精神,很容易被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吸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网络依赖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强迫成瘾”[5]等现象。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友、聊天,留恋于微博圈、朋友圈,体验人际肯定的兴奋;有的大学生热衷网络游戏,通宵达旦地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成功体验;有的大学生痴迷网络休闲娱乐活动,每天耗费大量时间观看网络视频、畅玩网络休闲游戏、秒杀物美价廉的网店商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现实世界难以获得的愉悦感吸引着大批大学生整日沉迷网络世界,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感”。

(五)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社会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满足感

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渴望获得他人的友情、关爱和尊重以及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当今这个信息开放、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思维活跃、开放,个性张扬、独特的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偏激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导致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偏移,出现价值取向和道德认知的紊乱,缺乏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会过分追求自己的权利而缺乏履行相应义务的责任心。大学生不懂得知足感恩,对国家、社会索取过多而付出较少,甚至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过分的要求。当这些不合理的社会诉求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这些大学生就会感到茫然若失,孤立无助,感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必要的满足。而资源丰富的网络世界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便利,让大学生从中获得一种虚拟的满足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这些大学生们能享受到独特的精神盛宴,感受到巨大的成功乐趣,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甚至可以通过少量的付出得到巨大的回报,从而轻松地克服自卑感和失落感,获得满足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起来。

(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无法从挫折失败中走出来,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价值感

“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道。”[2]3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会起起伏伏。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认识挫折、如何从挫折中吸收经验教训,从而克服挫折是人成长旅途中的必修课。现在很多大学生自小娇生惯养,很少经历过暴风骤雨般的挫折洗礼,忍耐力和排解力比较低,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经历失败的勇气和逆境抗争的意识,没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所以,遇到困难时大学生会选择退缩,经受挫折时大学生会选择放弃,遭受失败后大学生会选择沉沦。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会渐渐的的失去斗志和动力,心理变得异常敏感脆弱,精神变得萎靡不振。大学生时常感到焦虑自卑,紧张不安,觉得自己没有社会生存能力,无法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开放多元、自由活跃的网络世界则成为大学生寻找生命价值的精神沃土。在这里,大学生会看之淡然、处之泰然、行之稳然、失之坦然,不用害怕挫折和担心失败。大学生常常活跃在各大论坛和平台上,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充分展现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才华特长,吸引着众人的眼球。这些能让大学生感到内心充实、精神富足,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七)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不敢担当作为,希望从网络世界中获得成就感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家庭渐渐富裕起来,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子女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奔波劳碌、辛苦打拼,总是想方设法给子女创造优裕的生存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想让子女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导致大多大学生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决心,不敢担当作为,害怕承担责任。大学生遇事就躲,遇难就避,遇苦就跑。古人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去担当作为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走向成功的机会,结果可能一事无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经历平淡无奇,难以体会到成功的激情和感知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毫无成就感可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开始否定自己,怀疑人生,渐渐变得迷茫、彷徨、苦闷、忧虑、多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从而极度渴望成功。而网络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很容易让这些大学生从中获得虚拟的成功和幻想的价值实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家彼此看不见对方,也不用承担一些具体责任。大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一些观点,不用担心遭到他人的嘲笑和不解;大学生可以放手去做一些事情,不用害怕出现失败和嘲弄;大学生可以积极尝试一些新方法、新思维,不用考虑时间、金钱等成本损失。通过这些方式,许多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大量的虚拟成就,得到许多网友的赞扬和膜拜,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

三 防治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7]所以,唤醒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培育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治大学生沉迷网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齐抓,从心理根源入手,采取恰当有效措施,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立体化的防治应对机制。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和较高的道德素养,造成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意志力、自控力、心理承受力和道德认知力,不能辨是非、明事理,不敢面对挫折失败,害怕承受社会压力和承担责任,无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8]而其中优秀文化更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法和进德修业之理,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让人们获得思想上的进步;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能够磨炼意志、涵养信仰,让人们获得素质上的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9]所以,让大学生从小开始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于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无畏探索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道德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着进取意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厚实博大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与人为善思想,“言必信,行必果”的诚实守信原则,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但没必要更多赘述。这些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摸索、探究、总结出来的富含人生哲理、蕴含为人处世哲学的至理名言、价值思想,能够让大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升、品质得到完善、人格得到升华,使大学生完成质的蜕变,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以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和社会的磨炼。当大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自身也具备优良意志品质和较高道德素养的时候,大学生的人生就会有方向,追求就会有目标,奋斗就会有动力,自然感觉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斗志昂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将时间过多浪费在上网聊天、看消息、玩游戏、逛朋友圈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是需要社会构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环境。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上,深挖传统文化的价值因子,发掘其中的价值内涵,注重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思想、精神图腾的宣传,重视传统节日庆典的举办和传统习俗仪式的遵循,营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人们身处其中,能时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能促进优良的意志品质和道德素养。二是学校需要加大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融入教学的力度。各级学校要明确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应破除应试教育思维,把道德提升、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和知识积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大量开设饱含优秀思想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此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格。三是家庭成员需要做好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作用。家长应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并深入体会、认真汲取其中的精粹,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引导、感染熏陶自己的子女,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操守、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国家归属感、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较弱,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缺乏追逐理想的动力和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意识,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不知道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从而沉迷网络世界,期望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要让这部分大学生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0]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时代发展优秀元素而形成,能够体现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时代特点,指导社会成员确立正确价值追求和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基本标尺,直接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风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理应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告知大学生什么样的思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理论是科学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精神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样的传统是应该传承的,让其明确责任和使命,找到合适的奋斗方向、获得前进的动力,自觉将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家庭和睦中去,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标准衡量需求、规划人生、勉诫行为。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会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并付诸行动,自然不会沉迷网络,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追求,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向大学生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和思想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的24个字,但其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影响深远;必须让大学生弄清、弄懂、弄通每个词的内在涵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到其塑造人生、涵养品质的重要作用,进而达到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涵养,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二是寻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共鸣、利益关切的契合点。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诉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并大力宣扬。

(三)以科学的幸福观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指数

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是因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觉得生活中充满着挫折、竞争、压力、无奈、冷漠等负面因素,让大学生难以找到快乐的感觉,所以对国家和社会失望,对待生活消极麻木。这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有这个感觉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幸福的内涵,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大学生的幸福观其实是一种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幸福观,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这不但会令大学生难以形成为国奉献、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激发关心他人、担当作为的热情,而且可能会诱导大学生不切实际地向他人、社会和国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产生一些不符合国情社情的想法。如:有的大学生体会不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乐趣,缺乏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只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而不起一点波澜;有的大学生没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很深的民族感情,缺乏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追求的仅仅是自己个人的幸福;有的大学生只知道拥有而不知回报、习惯于索取而不知付出,不懂感恩,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不顾他人、国家利益甚至牺牲他人幸福、损害国家利益;有的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崇拜金钱,只求享乐,认为有钱就能获得一切,及时行乐才是人生真谛,富足的生活和优越的环境才是幸福的基础,没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些大学生的幸福观与国家利益相悖,不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要求,所以大学生会时时受挫、处处碰壁,因而可能对国家产生怨言、对社会产生怨气、对他人产生不满,整日沉迷网络,躲避来自社会的责任和压力。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只有感觉幸福了,才会有满足感,才会对幸福的国家、民族、他人有感激之情、感恩之意,才会有追求更大幸福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建设科学的幸福观,指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科学的幸福观和提升感受幸福、获取幸福的能力,从而完成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建构,健康快乐的成长,无疑是一项富有价值且十分必要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古典幸福观的思想精华和大力宣扬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使大学生切身感受生命的意义、感知幸福的实质、把握幸福的内涵、了解幸福的时代特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12]意识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13]体会到“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14]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增强爱国情怀、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豁达包容的胸怀、拼搏奋斗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百态、感受世间冷暖,提前做好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就不会沉迷在网络世界中,转而积极在现实世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四)以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担当作为

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家庭、社会责任和国家、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会导致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责任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对特定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15]“它以观念的形式植入个体内心深处并形成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我们把这种态度称为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或责任意识。”[16]高度的责任感是人们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不畏艰险、奋发上进的优良品质和可贵精神的先决条件。它能让人们自觉接受和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和履行各种义务,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精神保障。当前,由于家庭教育的忽视、学校教育的偏差、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激烈冲击、网络媒体舆论的错误引导,以及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失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出现淡化缺失,难以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出现了“价值取向错位蔓延、自我中心主义过强、公民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义务履行、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17]等现象。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不合理的社会诉求,心理极其脆弱,缺乏担当作为的精神,无法面对现实社会的压力,没有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他们秉承“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人生理念,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遇事就推,遇难就退,遇利就争,甚至还有少数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整天游手好闲、懒惰懈怠、无所事事,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过着颓废而没有未来的生活。这会让大学生无法融入社会,难以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和获得社会的支持以及他人的关心,也缺乏成功的人生体验和多彩的人生经历,没有生活激情和理想追求,终日沉迷网络。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担当作为和合理利用网络,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国家、社会来说都是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18]

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之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乐于奉献,就“必须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责任与理想、责任与能力、责任与法纪、责任与成才的关系,”[19]时刻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当代大学生个人,应该从实现自我价值角度出发,学习好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增强关心和服务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意识,胸怀祖国和人民,奉献社会和他人,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猜你喜欢
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于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