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婷
(安徽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意义。
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7小时,我国网民中10—39岁群体占70.8%,以青少年和青年为主,多为学生,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中社交基础应用,即时通信用户达到了7.56亿,多以QQ和微信为代表迎合年轻用户需求。[3]可见,QQ和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交流工具,而网络平台“群”正悄然流行,成为他们交流、交友、学习和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这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QQ群、微信群(本文“群社交”指微信群和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服务,为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共同即时通信平台。群建立以后,可以邀请有共同需求、共同爱好的即时通信平台用户到群里交流思想、谈论共同话题甚至销售相关产品等,长期稳定地为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意识服务。“群社交”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的特点。群内成员可借助语音、文字、视频、表情包等多种方式相互交流。调查发现,青年大学生是目前使用微信群、QQ群进行社交活动最庞大的群体,可以说高校学生全面进入“群社交”时代。
高校“群社交”主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学生或者教师主动将有共性的一定数量的师生聚集在群内(该群多为QQ群和微信群)实现相互交流与相互沟通,完成社交行为。学院群、学校群、学生组织群、老乡群、学生干部群等各种QQ和微信群成为学生交流交友、学习和组织活动的虚拟场所。这些群对丰富学校文化、拓宽学生第二课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4]高校“群社交”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1.2.1 真实而虚拟的人际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曾指出,每个人与频繁接触的亲近的人,会形成稳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称为强关系网络。同时也存在着弱关系网络,接触不是特别频繁,互相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范围广泛。[5]大学生“群社交”中交往对象一大部分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同学、老师、好友,这属于“强关系”网络;同时另一部分来自“强关系”网络之外的陌生人,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中,群成员更愿意展现真实的自我。
1.2.2 动静结合的社交方式
“群社交”是一个多状态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展示与交流的方式有两种:静态展示——个人信息的静态主动披露,群内成员可通过彼此的个人信息资料卡,获取个人基本信息;动态交流——群内借助文字、语音、表情包、视频等动态方法实时交流。大学生很容易发现并接受新鲜事物,一般使用的表情包、网络热词、视频都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变化的,群内的社交方式具有极强的鲜活性。
1.2.3 自觉而有效的自我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后三个由低到高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6]在高校“群社交”中,大学生心理需求一般是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还有一小部分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会自觉主动地满足自身需求,而群内的多方式地相互交流,真实和虚拟相互重合的人际关系网络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满足他们的自我需求,甚至可以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
1.2.4 谨慎而积极的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与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与意向的过程。[7]在高校“群社交”中,大学生会呈现出积极的自我认知,在群内交流中,主动对自己作出评价,有时是乐观向上的,有时是自轻自卑的。例如:学生A:“你们复习得怎么样了,我复习得不好,肯定要挂科。”学生B:“我觉得应该没那么难,通过还是可以的。”同时群内也存在对他人谨慎认知,交往时不会即刻对交往对象进行认知,有时会抱着试探的心理进行交往,有时会出现交往误区,在虚拟的平台上,彼此会留有空间。
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手机里都同时拥有多个微信群和QQ群,使用时间每天均超过2个小时,经常是在晨起和晚上休息时,甚至是在上课时。大部分同学的进群方式为被邀请、主动扫描二维码,一小部分为群主或者管理员。同时大部分同学加入的群聊一半以上群内成员为陌生人,另外则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班级群、学习小组讨论群、班团群、学生会群等熟人群体。
调查发现,“专业学习”“兼职”“社团选择”“物品售出与购买”“学术交流”“考研交流”等成为讨论热点。交流信息、信息收集和分享是大学生在“群社交”中最经常使用的功能,而“情感需求”则为次要。群的类别多为班级类、工作类、爱好类、地域类等;还存在一些为迎合青年学生的好奇心、打发学生时间而建的群,如吃喝玩乐类群、情感交往类群、游戏组队类群等,甚至还有不法分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特意建立的不健康群。
通过对个别群主、管理员及成员进行访谈后,我们发现群主、管理员不一定是群内意见领袖,群成员整体能力、热情、态度参差不齐,群内不喜欢老师或其他监管部门的干预;被访人员表示使用“群社交”的原因第一是为了迎合周围环境,第二是可以与好友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加强友谊;部分大学生表示长期的“群社交”让他们在现实交往中经常出现语言表达失灵现象。
“群社交”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根据高校“群社交”的特点和大学生使用“群社交”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群社交”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兼职工作等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2.1 正面影响
高校各种“群社交”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强集体的归属感。同时群内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群社交”中“强弱关系”的交织拓宽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平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排解心中的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群”“班长团支书群”“专业群”“学习群”以及某项“工作群”等常见官方群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重要平台,该类群充满活力,相对持久稳定,群内成员真实有效,是大学生获得官方消息最真实有效的途径,对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骨干起到关键性作用。
2.2.2 负面影响
高校群社交的网络舆情具有基本无管制性的特点,同时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在形成中,是非辨析能力不够,易形成不正确的观点。一旦有一个人的观点被认可,就会产生集体效应,假如主导的观点不对,就会引起大学生群体中的“舆论危机”,“群”很容易成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口。
大学生在“群社交”形成的人际交往是虚拟与现实相交替,容易形成假象,表面上拓展了人际关系,实际上忽视了身边的朋友,如果处理不好“人机”关系,会逐渐导致心理封闭,最终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群的类别层出不穷,也良莠不齐。高校“群社交”中可能会存在不法分子潜入,以诱骗为目的建立一些不健康的群,大学生受到其他同学、“老乡”的影响很容易入群,长此以往受到不良信息的迫害,会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
建立校、院、班联动机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严格监控过滤群内IP地址,严把建群和进群的入口关,实行群主管理责任制。学院、班级分别指派网络管理信息员,定期上报班群内动态,及时把握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动态。做好“群社交”日常规范工作,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思政工作者在群内的日常思政工作是引导学生就近期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就形势与政策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难点开展专题教育,在群内上传相关文件、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在群内及时发布学校、学院最新动态,如活动、评奖评优、讲座和招聘等相关信息,利用学生需求吸引关注,增强群活跃度,为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础。
利用群内交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学生工作和各类学生特点,以官方名义建立各类大型而又关键的群,让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群社交”。例如:“学生党员”“团学工作”“寝室文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大类群,学生与老师同时为社交者,在群内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开展正确的“群社交”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等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主动介入大学生的群内社交,利用“群社交”的活动特征,在群内定期开设专题教育、专题讲座,定期发布学生关注的话题,采取积极正面引导。
大学生管理模式中,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由于互联网是无边无尽的空间,因此,更需要引导并构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实行群内负责人周报公示制,让群内成员知晓群的发展和建设情况、了解群内其他成员进群动机和日常表现,使该群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其次,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二级传播论”中的“舆论领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认为“舆论领袖”与官方领导人物完全不一样,具有更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力。“舆论领袖”可以理解为通常与其他成员具有同等地位和社会角色,同时具有某些被群体认同的能力和专长,其他成员自愿相信或者跟从“舆论领袖”的建议和解释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8]在大学生“群社交”中,可以培养一批“舆论领袖”,可由学生骨干、学生党员、优秀校友及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普通学生担任,他们本身具有明显优势而同时身份又为学生。日常管理中可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这批“舆论领袖”在日常的发言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准确把握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9]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为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依据相关制度规定、价值取向等,激发管理员工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10]情感激励是激励的一种类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批评帮助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真正施以“爱”的情感教育。而在“群社交”视域下建立情感激励体系,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11]
在构建情感激励体系中首先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创建学生需要的、喜欢的群,才能满足其一定的心理需求,完成有效的社交活动,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在有效的社交活动中。其次,情感激励体系的关键在于思政工作者要和群内的学生有情感的交流和共鸣。“群社交”中,各个群成员之间有一种似近实远、似远实近的社会关系,思政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交流关系,淡化身份,交往形式随意,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群内互动、群外的谈心。最后,高校“群社交”中具有真实而虚拟的人际关系,有强关系网络也有通过群内互动转化为群内好友,利用“群”的平台,充分使用群体激励功能,让“群”内集体的力量教育和鼓励、同时监督激励目标成员,让群体激励功能发挥最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关注大学生网络社交习惯,将高校的思政工作与“群社交”相结合,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有利于增强思政工作的实践性和亲和力。高校思政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环境,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整合工作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