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2020-01-18 06:32王佩茹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时代

曾 晨, 王佩茹

(常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常州大学 审计处, 江苏 常州 213164)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学者们将互联网称为21世纪的新媒体——集中了数字化、集成化和多种传播方式的最新媒介。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21世纪的阶段性产物,Dan Gillmor认为自媒体的本质是草根新闻(即网络博主们发布的新闻),来源于大众,也服务于大众[1]。自媒体使每个人都成为个人媒体,除了接收信息,还正式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讨论者,可以在网络平台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首先讨论了自媒体时代特有的社会特征,接着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涵,最后为开展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1 自媒体时代的社会特征

Shayne Bowman & Chris Willis认为自媒体是了解普通群众思想的一种途径,通过自媒体,可以了解当科技将全世界的知识连接共享后,普通群众是如何提供自身新闻并分享他们对自身新闻真实看法的[2]。从自媒体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自媒体与互联网相比,除了强调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的传递作用,同时更强调普通群众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个人想法的发表和讨论。由此可以总结出自媒体时代的以下几点社会特征:

1.1 信息传播速度快、深度强

自媒体时代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且加强了信息的传播深度。互联网普及后,普通群众可以通过电脑浏览各种各样的国内外网页,或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电子通讯设备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各类事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普通群众不但能浏览信息,更能成为信息的发布主体。当普通群众上传信息时,由于发布的各类信息、事件都是基于自身的感受或生活经历,往往能在网络平台上让人产生同理心和共鸣,进而引发更激烈的辩论和思考,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另外,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也会逐渐显露、分化,信息的理解深度不断加强,形成不同的价值倡导。

1.2 普通群众的自由度高、自主性强

在以报纸、电视台等为宣传媒介的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初期,各种宣传媒介往往受到国家、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管理,每日报道的信息一般都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层层审核才会公布在大众面前。由于传统媒体进入门槛较高,普通群众的发声受到阻碍。到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各种论坛类的网络公共空间,普通群众发声的限制被一定程度打破。进入自媒体时代后,更多迎合普通群众的网络应用软件出现,比如微博、博客等,这些应用软件成为普通群众发表意见的主要媒介。普通群众只需在网络应用平台上进行注册便可以成为用户,拥有向全网络世界公开的个人社交平台,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否要发布信息,表达意见。不但发声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更低,而且言论自由度也较高,自主性更强。在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下,普通群众可以就同一话题进行讨论、探究,主管部门从中可以听到更多真实的、不同的民意,打破了传统媒体意见单一、结论单一的局面。

1.3 舆论管控难度增大

随着自媒体时代舆论自由度和自主性的加强,另一社会特征即舆论管控难度增大随即凸显。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的导向和重点由各类主流媒体,如各大报社和电视台控制,发布的新闻事件内容和评论都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正能量,然而自媒体的出现使草根文化和普通群众成为舆论的主导者和中心。信息的发布渠道和传播渠道遍布各处,对监管者来说控制舆论难度明显增加。从信息发布角度而言,发布者匿名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平台上的身份脱离,导致信息发布的虚拟化程度增加。在网络平台上看到特定的信息,对信息的发布主体却一无所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由于网络平台这一虚拟世界缺少问责机制,群众可以任意宣泄情绪,发表言论,在虚无的网络世界无须负责,极易出现断章取义、理解错误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误传。普通群众在自媒体时代传播的信息更多的是经过其他群众语言加工过的碎片化信息,而不是最原始的信息,如何避免类似不明真相者的转发和传播也为监管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有了一个更自由、更开放的空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价值认同是价值观教育和践行的逻辑起点,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群体具有成长性强、可塑性强、个性突出、富有勇气、敢于创新的特质,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否,关系到文化强国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涵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本国发展壮大的思想文化支柱。我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它象征着我国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国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家层面价值追求相适应的社会发展体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国家的壮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公民的努力,每一位社会成员自身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

2.2 认同和价值观认同

所谓认同,学者沙莲香认为认同是指人的品格结合机制运作的过程,即一个人的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通过何种形式的互动从而维系同一性人格的过程,它既是一种客观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促发这一过程的内在力量[4]。由此可见,认同是一个从自我认知开始,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来寻找具有归属感的动态过程。

价值观认同也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首先进行自我价值认知,其次在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互动中感受不同的价值导向,寻找与自身价值观相适应的价值观群体。

由于大学生群体大多是年龄为17—27周岁的青年,在踏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成型。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与社会的互动带给他们的感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的价值观认同也处于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首先是认知不同的价值观,然后对不同价值观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不能接纳则不再深入了解,如果能够接纳,就会深入学习该种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以该种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不断修正自己不成熟的三观,形成同一性,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教育,就是要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型期,引导不慎就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正如前文所述,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在不断提高,普通群众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不断加强,舆论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主体呈现出虚拟化、多元化的特征,各种价值观迅速被传播、讨论,这种多元化的表达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主张更符合大学生张扬的个性,有时候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认同感。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很多西方国家乘虚而入,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特征恶意制造各种思潮,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行抨击和批判,试图混淆视听、抢夺话语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网民群体中各种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的人群层次不一,各式各样的意见看法背后的价值观导向经常与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很容易误导大学生,使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价值误判。

无论是从大学生价值观认同过程而言,还是从自媒体时代的社会特征而言,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依托大学生个体进行自发性的感知,同时更需要社会对其进行正向的引导,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内外合力,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形成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优秀人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个人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自媒体时代是自由度和自主性都比以往更强的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像过去一样靠“灌输”已经不再适用,若强行“灌输”,还可能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在显性“灌输”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隐性认同教育是当代构建认同教育框架的核心要点。

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框架构建

作为传播媒介,自媒体主要在网络平台上发挥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截至2018年6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8.2%、24.7%,与2017年末基本保持一致。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62.8%;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为20.6%[6]。这说明年轻的学生群体已经成为自媒体的主力军,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渠道。从外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社团活动到熟悉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从依靠教师的课堂和图书馆的书籍获取知识到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题创建、搜索、讨论来大规模地快速地获取知识、信息。由于自媒体时代的方便快捷,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运用自媒体技术进行社交、学习、生活。利用课堂和传统媒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明显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为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创新一套自媒体时代的价值观认同教育框架,以便更好地促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认同教育框架以——在显性“灌输”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隐性认同教育——为核心,分为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媒介,在该框架中采用“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媒介传播方式;第二维度是场景环境,即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区分为在课堂上上课和课堂外的自由环境;第三维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息载体,包括发布者和传播者,主要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党员学生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渲染者,以大学生个体自身为感悟的主体。

3.1 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将认同教育方式方法的重心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兴的自媒体

一方面,在保留校园报刊、公告栏等宣传方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互联网络的自媒体平台搭建,大到整个学校、小到一个学院、一个系部、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组织,都应该大力发展自主的个人媒体平台。利用这些自媒体平台,充分讨论、传播具有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事件,或对某一价值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大学生参加讨论,令其切实生出文化自信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产生共鸣。无论是学校官方自媒体还是学生组织自媒体都要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切入,站在青年的角度,采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符合大学生交流习惯的语言,摒弃高高在上、自上而下的命令口吻、说教语气,塑造言语生动、形式多样、平等和谐的自媒体形象和校园网络氛围,将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运用事实讨论、真实案例剖析和模拟情景分析等创新方法,将较为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媒体对线下校园活动的服务作用。引导大学生适当放下手机、走出网络世界,走进真实的校园。比如:开展线上榜样评选活动,先利用自媒体传播造势,要求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为榜样核心词,推选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再进行线下的演讲和现场比赛,票选最崇拜的“榜样”,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不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回归校园生活,更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3.2 区分课堂上和课堂外两大场景环境,开展认同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场景环境,主要分为在课堂上上课(受一定约束)和课堂外(较为自由)这两种。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上课进行正确理论指导,利用课堂外的自由环境进行实践,为认同教育打造一个课内外相互映衬、多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让每个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并转化成自觉行动。

此处的课堂主要指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针对课程教育,需要任课老师积极探索自媒体时代的新型课堂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说教式教育,多采用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模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寓教于乐,基于课本更高于课本,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外,还应该利用课堂教育提供的机会,通过案例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自媒体,辩证地判断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观点。引导大学生真正地“想问题、立观点”,而不只是“看问题、接受观点”。部分沉溺虚拟网络世界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现实生活稍有不顺就会在网络上肆意宣泄不满,恶意攻击他人,转发各种虚假信息,背离主流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因此,有必要教导大学生真切认识网络的虚拟性,遏制认同教育中知行分离的倾向,提高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在课堂外,首先,适应自媒体时代要求,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学习、讨论园地,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推出优质课堂的网络视频和大学生自主分析的优秀案例,进行在线教育,以师生共建、全校共享的网络课堂延伸和拓展传统思政教育的边界。其次,组织丰富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项大学生喜欢的、轻松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利用艺术、时尚、体育等多种文教载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将自媒体与大学生热爱的校园歌手大赛、运动会、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有效率、有深度、有力度、有活力”为准则,与社会流行话题接轨,发布、讨论各种校园活动和各类社会热点,贴近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开辟大学生的青春创意和鲜活视角,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同时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活力。

3.3 以教师为引导,以党员学生为渲染,以大学生自身感悟为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7]教师作为最了解大学生群体特征的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协助规范相关校园制度。为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的优势,保证自媒体有效地为引导学生所用,教师应该协助学校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机制。针对自媒体难管控的特点,加大人员配备和物资保障,利用新闻专业擅长传媒学的教师资源和计算机专业擅长网络平台管理维护的教师资源。同时,建立科学的校园网络环境评价机制。在出现恶意信息的时候,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管理,从技术层面有效维护校园自媒体的健康发展,确保校园自媒体的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带头建立完善校园舆情体系。教师作为引导,重点在于把控方向,利用与学生距离较近的优势,做好全方位的舆情监控。通过日常工作与学生交流和对学生的观察,挑选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优秀学生担任校园宣传员和舆情员,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舆情队伍。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观测,充分把握舆情信息动态,利用专业化的舆情队伍对校园网络上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正面回应,在发现负面情绪和不良信息后要正确疏导、及时处置,加大校园舆论把控力度,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发布、报送、疏解机制。在完善师生共建的校园舆情体系的同时,营造积极乐观、和谐自由的校园自媒体氛围。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通过各级党支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走访当地老党员,学习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充分认识党的发展历史。让党员学生牵头,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思想信念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带动全体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学生的榜样作用,面对自媒体时代的“碎片化、虚拟化、多元化”的信息,让党员学生带头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讲座,帮助全体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学会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高效提取正确的信息,抵制虚假低俗的信息,正确区分正能量和负面消极的资讯,形成互联网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自媒体虽然是虚拟的网络平台,但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在自媒体上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党员学生带头呼吁全体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用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内在感悟,自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获得共鸣,形成共识,真正入脑入心,外化于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本维度中,教师的引导和党员学生的渲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和氛围,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身想法的大学生群体提供了说话的机会和有利的条件。大学生个体须把握这些机会,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磨砺个性,塑造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展示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学生的新风貌。

4 小结

本文研究自媒体时代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的社会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涵,创新构建一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框架。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为核心,从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区分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两个平台,其次区分课堂教学和课后教育两个环境,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党员带头、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三个层次,通过多方位、全角度的信息覆盖和价值观引导,促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时代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