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学文化课程的设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探索

2020-01-18 06:32
关键词:汉语文学技能

周 莹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 312000)

“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所谓“汉语+”,就是突出汉语言及其文学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固本强基,育人铸魂,强调人才培养的多维协同,合力提升人才质量。[1]也就是说,从立足汉语课程和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转向以汉语与文学、文化课程双轮并重,夯实汉语知识与文学文化知识的理论基础,加强文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是适应新形势需要而采取的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举措。

1 课程设置:围绕“汉语+”合理构建文学文化课程模块

大学教育是通过课程教学进行的[2]55,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产物,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课程形态。大学课程设置作为大学开设课程的制度与安排,是大学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落实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虽然教育部2012版《专业介绍》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学习的汉语类和文学文化类核心课程,但这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如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还需要讨论和探索[3]。汤洪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作了较全面的设计和阐述,提出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文化类、外语技能类、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类四大板块[4]。王淑华强调汉语为本,多语种为用,重视培养应用能力,落实专业实践环节[5]。刘文霞对三十年来从事对外汉语专业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情况作了述评,建议增设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及文化交流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但他们都没有具体讨论如何在文学文化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凸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6]。陈慧对构建中华才艺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但没有涉及其他文学文化课程。我们在专业建设实践中,设置了如下课程模块:

季诚钧指出[2]55,大学课程设置的步骤为:第一,根据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大学和某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各类课程名称;第二,要对这些课程进行组合,明确各门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构建课程间的练习;第三,确定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确定课程的修读方式,明确各门课程的学分数。按照这样的构思,我们的文学文化课程包括三个小的板块:文学板块、文化知识板块和文化技能板块。课程设计按照从近到远、从易到难、从中到西的层级,体现了宏观性知识与微观性知识结合、知识性课程与技能型课程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有利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课程体系。

在文学版块,我们从第1学期到第5学期,先后安排了必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力图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在顺序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放在最前面,因为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所体现的文学追求都距离我们最近,其使用的写作语言就是现代语言,学生易于阅读理解。之后是中国古代文学,最后是外国文学。如果说这三门课程是从宏观上把握文学进程,获取有关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整体知识,那么,我们在第5学期开始,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唐宋诗词选讲、国学经典导读、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目的是从微观层面对文学主干加以丰富和深化。

在文化知识版块,我们设置了语言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语言与文化是从语言的角度解析语言所反映的有关文化内容。从某种程度讲,语言是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东西。语言的指称无不凝结着各民族思维的特点,体现各民族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这正是最深层的民族文化所在。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语言流传、传播、使用中涉及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文化特征等,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概论则是从地理、经济、制度、建筑、文字、科举、风俗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宏观层面的介绍。西方文化与礼仪、跨文化交际两门课程则是把视角转向国际,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播交流领域不同文化的特点、注意事项和有关技能。此外,我们还把选修课程民俗学作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补充,设置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选修课“大禹文化通论”。

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技能是非常必要的[6]。将中华文化具象化的中华才艺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作为汉语语言的载体,不仅适应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活跃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和增强外国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我们特别注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设置文化技能课。我们设计了5门必修的文化技能课程,贯穿四年学习过程,涉及书法、戏曲、手工、武术及古典诗词写作的技能训练,开设如此多的文化技能必修课程,占用如此多的课时,这在一般院校中也是少见的。

2 课程实施:立足“汉语+”突出有关内容

课程设置是第一步,确定了课程板块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课程教学,达到课程目标。杨明全指出,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也是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灵魂。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7]。事实上,任何同一名称的课程,都可能因教学目标不同而有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放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下,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等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共有的核心课程,这说明,这些课程是这几个专业学生必备的共有知识基础。但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面对国际社会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作为专业培养方向的。因此他们除了要提高文学审美素养和传承文学精神之外,还更应注重站在国际传播视角有针对性地学习积累相关资源,更好地为从事汉语教育和文化交流作准备。因而,“汉语+”模式中的文学文化课程不能简单等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文化课程学习目标,也不能完全照搬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课程的课程内容。要“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性环节落到实处,区别相近专业同名课程的教学内容”[4],要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中,有意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体现出“汉语+文学文化课程”的内在联系。

我们在实践中,在下面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 在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注意语言学习。文学语言是语言的高度凝练和精美使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最深刻地感受到语言的奇妙魅力,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规律。我们在讲授文学课程时,有意识地凸显汉语特点的文学经典语言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汉语言的特点,掌握汉语言文化的精髓。

首先,重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理解学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对外汉语教学所教的语言就是现代汉语规范语——普通话。现代经典白话文著作,彻底推翻了沿用几千年的古汉语文言。采用现时口语作为写作语言,并经过作家们的修饰提炼,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规范文本,也成为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的语法规范。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与古代汉语有很大差异。例如:轻声、儿化的出现,“比”字句、“把”字句、趋向补语、各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及各种疑问句式等,都是古汉语没有的,而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中广泛使用。因此,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必然伴随有培养普通话语感,熟悉和感受普通话特征的作用,区别只在于是有意识学习感受还是潜意识学习感受而已。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安排了较长的学习时间,总共两个学期的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安排的时间一样。目的就是不但引导学生从文学性角度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还要给予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时间从语言性角度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从经典作品中体会印证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语言使用。

其次,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理解学习语言。虽然我们对外汉语教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语,但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汉语的许多特点仍然是一脉相传的。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比如:汉语的词没有表示语法作用的形态变化,汉语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这是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明显体现。例如刘禹锡的《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红花”“花红”,不同语序构成不同语法结构。“红花”是“红”修饰“花”,强调的是“花”的灿烂;“花红”则是“花”修饰“红”,强调的是“红”的状态和时间。这种交替的语序变化,在语音上,形成反复吟咏的效果;在意义上,强化了“红花”之热烈与“花红’之短暂。诗句中语音、语序、词语的对比,突出了浓情易逝的哀愁。

2) 在文化课程学习中注重国际视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世界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的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同时需要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交流早已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而且日益密切,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依然存在。世界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价值观、社会体制、道德追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等。每个人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都会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途径,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特别要注意这方面的学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且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一直延续的文明。传播中华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做的事情,也是他们现在学习的目的。但是我们要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指导下,把中华文化放在国际视野中考察,既充分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又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反向思考选择最易于被其他文化所接收的,有助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内容,尤其避免把文化当作猎奇的庸俗化做法。

文化学习和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符合人类共同追求的中华传统礼仪道德,体现中华古老文明的各种成果等。其中特别要强调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大一统国家的文化介绍,这一点,一般文化课程讲得不多,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则是必须了解掌握的。有些不了解中国的人常常疑惑:为什么中国能够历经几千年坎坷,始终保持多民族共存的大一统国家状态。他们不知道:中国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大国,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各个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这种深厚牢固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对大一统国家的向往和维护,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即使中国历史上有过各民族战争,但战争各方也都一致认为中国是一个整体;即使有过割据局面,但割据者本身也始终认为一统中国才是最终目标。中国的典籍、器铭、建筑、碑刻、艺术作品和哲学、文学、民俗、宗教等,都对这种思想意识有记录、阐述或表现。早在《诗经·小雅·北山》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而统一的汉字及汉字书写记录的文件、经典,也在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汉字不但具有超时空传递信息的作用,更因为它是表意体系文字而非拼音文字,在中国这样拥有众多方言和众多民族语言的辽阔国家内,汉字更容易得以跨越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局限,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书写文字,成为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该让学习者知道汉字的这种文化作用。

同时,要注意当下中国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古代文明文化固然非常璀璨和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下的现实的中国文明与文化现状。因为当下中国才是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和时间。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他们更希望了解的也是当下的中国。他们希望了解当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国情、民情,了解中国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方向,了解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及其文化。因为他们学习汉语本就是为了进入当下的中国,在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在文化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现实成分,特别是使学生具有这种文化观,重视对现实中国的了解和对外传播。

3) 文化技能的学习要适当丰富内涵。文化技能是具有民族独特文化色彩,与民族生活密切相关,体现民族审美观的特殊技能。传统的琴棋书画、各种民间工艺、厨艺、茶艺等都属于中华文化技能。由于文化技能本身不受意识形态影响并具有独特的鉴赏性和娱乐性,常常被用作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人群接触交流的渠道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种吸引学生注意和辅助教学的手段。目前中国国家汉办招考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时,文化技能也是必考的科目。

文化技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工具和手段,掌握几项必备的文化技能应该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的基本功。当然,中华文化技能纷繁复杂,每个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了中华书法、中华戏曲、中华手工制作、中华武术等课程。我们认为这是几项最基本常用的技能,实用性强,而且教学所需条件简单。中华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尤其配合汉字教学很有帮助,做文化展示时也很吸引外国民众,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须学习的重要技能课程。中华手工制作、中华武术和中华戏曲都是技能大类,各自包含众多不同技艺。我们选择了手工编结、剪纸、折纸、刺绣作为中华手工制作的课程内容,选择了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课程内容。因为地处浙江,在中华戏曲课程中,除了介绍京剧之外,我们特地选择了越剧作为学习内容。目前,我们正考虑增加茶艺课程。

与文学文化知识课程相比,技能课程基本属于操作性课程,传统的授课法就是老师、学生进行实际操练。我们认为,虽然中华文化技能属于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重在展示,但文化内涵才是技能表演的生命力。在展示技能的同时介绍相应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传递出技能的魅力,吸引外国民众,配合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因此,我们在课程中特别注意相关背景知识的讲授。在讲授中华手工制作课程时也把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因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源极早而且极为成熟,中国曾是历史上最富庶繁荣的国家。这不但为各种手工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富庶的社会才有欣赏制作工艺品的兴趣和追求,而各种手工制作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中华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变化。我们的目的是,即使是技能课,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技能背后的内涵,使学生能从更高层面理解技能。

3 课程实践:打造“汉语+”的应用平台

“汉语+”模式中的文学文化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使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既可赴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交流传播,又在国内就业甚至自主创业,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而这一目标是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来实现的。高校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越来越重要,实践是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结合的唯一渠道,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知识建构和知识转换的必要途径。我们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并设计了有目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有目的,就是一切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多方位,就是不仅从不同课程角度设计实践活动,即使同一课程,也设计安排不同角度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就是随着课程的发展,学习的延伸,实践项目也从简单验证向综合性、创造性发展。这些有目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活动都有序地安排在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验证性实践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体系中。

课内实践是围绕具体课程进行的实践作业,属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安排,实践成绩计入该课程的期末总成绩。这种实践作业属于验证性实践活动。一般是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理论或重点内容,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通过实践作业促使学生理解领会相关课程内容,用实际材料验证相关观点或完成相关内容展示。例如:语言与文化课程的一个实践作业是举例说明汉语词语命名所体现的汉民族文化内涵。作业要求为:1)要说明相关理论;2)要自己收集语料例证,不能用教材上列举的;3)要根据理论对语料进行分析说明。

与课内实践相比,课外实践更强调综合性和创造性。课外实践是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不受具体课程限定,而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运用。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搭建更大的实践平台,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提高。

课外实践包括必须完成的实践和自由参加的实践。必须完成的实践是列入教学计划,有学分规定的实践。如语言调查、留学生教学助手、留学生语伴等,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必须自己确定具体实践主题,列出实践计划并实施该计划,最后上交实践报告。例如:在留学生教学助手活动中,学生可以主持或参与设计实施面对留学生的中华文化活动。多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历届学生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面对留学生的汉字竞赛、留学生书法比赛、端午包粽子比赛、中华武术表演等文化活动。这些课外实践,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自由参加的实践是各种作为外围的辅助性实践活动,没有学分要求,我们也不强制学生参加,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竞赛、诗文写作大赛、中华才艺大赛、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等。它们是对学分规定的实践活动的补充,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有利于让学生更有重点的突出训练某一种文学文化技能。从实成效来看,学生也很欢迎这类自由实践活动。不少学生认为,这类活动提高了他们对毕业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信心。

从课程模块设置到课程内容实施再到课程实践体系,我们较完整地构建落实了“汉语+文学文化课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使“汉语+”模式的文学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如何设计和打造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参加“汉语+”实践活动以及更合理地考察学生的实践成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探索来解决。

猜你喜欢
汉语文学技能
学汉语
我们需要文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劳动技能up up!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