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言, 高卫国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5年对第1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提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期望和要求。这里的“忠诚”是指政治忠诚。忠诚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忠心诚心,始终知行合一。它既是一种价值认知,又是一种践行之道。忠诚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更加凸显其特殊且重要的价值意蕴。周恩来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精神的突出代表,是中华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完美结合。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评价周恩来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等六个方面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共产主义事业表现出无限忠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研究周恩来的忠诚精神并探讨其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周恩来忠诚精神,可发现其形成基础主要有如下方面。
周恩来在青年时期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对周恩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的过程中,科学地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内在地包含了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等思想。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凝聚和领导工人阶级的坚强核心。无产阶级只有在政治上忠诚于自己的政党,才能保证革命最终取得获取胜利,共产主义才能得以实现。列宁指出:“必须把欺骗分子、官僚分子、不忠诚分子和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以及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里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忠诚的阐述是周恩来忠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为周恩来毕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
忠诚,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忠”历来被看成是人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列中国传统文化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之首。它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要”,而且是“天下之纪纲”。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江浙两地丰厚的乡土文化底蕴,以及淮安、绍兴诸多古代先贤思想风范、民俗民风是其忠诚精神形成的最早影响因素。周恩来在《射阳忆旧》中记载了一个“忠仆”的故事,并加了令人深思的议论:“某仆安在!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负所托也。”“因特书之,以风天下之公仆。”[2]周恩来是最早使用“公仆”这一概念的共产党人。他认为执政者应当是全国人民的公仆,忠诚的表率,并表明自己要追求这种高尚精神的志向。周恩来通过对中国传统“忠”文化精华的吸收,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忠诚精神。这种忠诚精神是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相融的结晶,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民族道德精华的高度统一。
“忠诚”的实质就是一以贯之的行动。“一以贯之”之“贯”就是从上到下、由里至外。周恩来用一生的实践生动地诠释了对信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一以贯之”地忠诚。他在《诚能动物论》中阐述了他“守真抱璞”“感人以诚,秉天道,尽人事”的实践之道和报国理念。他曾说:“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制定了“十条家规”,这十条家规虽然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每一句话都体现着周恩来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杜绝特权、私利、奢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堪称严家规、实家规、铁家规。这十条家规,从周恩来进北京城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一以贯之地坚守。周恩来的忠诚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他坚守朴实、脚踏实地、维护大局、自我约束、不懈追求、提升修养、逐渐养成的。
201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指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这一重要论述既凸显出宏观的“忠诚视角”,也诠释出具体的“忠诚坐标”,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忠诚”的科学内涵。周恩来的忠诚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是一座精神宝藏,要不断挖掘,从中汲取力量。
周恩来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任何时候都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挑战,他始终把维护和巩固党内团结、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始终初心不改。早在旅欧期间,周恩来就认真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并深刻领会了其中的精髓。通过学习研究,他发现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并最终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俄国革命者严格遵循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发动了以广大劳动群众为主的革命运动。俄国革命的成功,使周恩来真正看清了马克思学说的真实价值,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921年春天,在张申府、刘清扬的介绍下,23岁的周恩来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他在给觉悟社两位社友的信中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4]从此,周恩来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遇到多少困苦,都坚定地忠诚于他的革命信仰。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一文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理愈明,信愈真,感愈切,革命的精神遂能愈久而愈坚”[5]。周恩来对党忠诚还体现在他的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上。在遵义会议中,周恩来“全力推举毛泽东来领导红军的今后行动”,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1943年延安整风运中,周恩来连续在中央党校作报告指出:我们党的发展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贯串着整个党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路线!”“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路线,就是中国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6]138周恩来在遵义会议后长达4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直忠诚地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是如此。当时的周恩来只有一种选择:“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用卓越的斗争艺术,同林彪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的阴谋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全面维护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国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1910年初,刚满12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来到东北铁岭,进入银岗书院读书,后在奉天(今辽宁沈阳)第六小学学习。读书期间他仿杜甫的《春望》写了一首《村望》:“国破山河在,村残草木深;感时勿落泪,誓叫寇惊心;烽火连三月,捷书抵万金;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表达了少年周恩来驱除鞑虏、救国救民的坚定决心。在奉天学习期间,校长问他学习的目的时,周恩来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从小就展现了伟大的爱国情怀。1917年夏,19岁深忧国运的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毕业后决定东渡日本,苦寻救国真理,看看这个也曾受过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邻邦怎样通过明治维新日渐强盛起来的,以获得救国之道的启示。临行前,他充满激情地给同学赠言,抒发自己的抱负:“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924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这为他后来的救国生涯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1927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举世瞩目的“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军队,为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在位26年,紧紧围绕如何使国家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之崛起”的这一目标殚精竭虑、忘我工作。
认真研究周恩来生平,不难发现,周恩来突出的特点是对人民无限忠诚。他常说:我是人民的总理,“是人民的勤务员”[3]39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3]421。周恩来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始终不渝的追求。他心中永远想着人民,急人民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他总是感同身受、体贴入微。1966年3月8日凌晨,地动山摇,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发生6.8级大地震。周恩来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白家寨村,一边走一边不停握着群众的手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那天刮着强劲的西北风,正在讲话的周恩来发现群众都是迎风而坐,马上说:“起立!就地向后转,坐下!”刚开始大家还没明白,后来才发现,周恩来让大家背风而坐,自己却绕过去迎着风继续讲话。1973年,周恩来重返延安视察工作,亲眼目睹了部分群众仍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极度贫困的情景,当场潸然泪下,极度自责,称对不起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老区人民。1975年,在刚经历癌症手术的周恩来,在病床上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直到1976年逝世前,他交代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7]为了人民的幸福,周恩来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不仅自身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还不断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深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来自普通民众最深情的称谓,就是对周恩来忠诚于人民由衷的评价。周恩来一生始终与人民打成一片,倾听人民呼声,时刻心系人民,以广大群众的安危为重,充分体现了他执政为民、为了百姓甘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体现了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
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周恩来谈及自己革命生涯时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8]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以高超的领导艺术推动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有力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关系人民生计粮食出现了巨大问题。在危难时刻,周恩来挺身而出,亲自担任全国战胜灾荒总指挥。经过努力,国家粮食产量终于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59%。1972年,周恩来罹患膀胱癌,但他依然工作在第一线,直到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他才住进医院。1974—1976年,他平均40天做一次手术,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勤奋努力,拖着病躯会见外宾、找人谈话、商定四届人大组阁名单等。他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6]215周恩来用一生的实践来诠释,不管环境如何险恶,斗争如何尖锐复杂,都能置个人的荣辱得失、安危挫折于度外,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以上四维内涵中,“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是根本和灵魂,“忠诚于党”是主题,“忠诚于人民”是核心,“忠诚于国家”是本质。四个方面交叉联系,集中地反映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体现了周恩来忠诚精神政治性与科学性、人民性与党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周恩来忠诚精神具有三个层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坚定性。周恩来革命生涯历尽艰难险阻、白色恐怖、生死抉择,但他从未动摇过,直至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在吟唱《国际歌》。他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充满信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二是持久性。周恩来1927年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直至1976年逝世,长达半个世纪兢兢业业、鞠躬尽瘁。面对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周恩来总是以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参与领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三是纯洁性。周恩来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政治忠诚。
历史规律表明,忠诚与否始终关乎国运兴衰、政权更迭。加强共产党人忠诚精神的培育,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我国正面临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展开。学习弘扬周恩来忠诚精神,对于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周恩来认为,忠诚于党,就是要时刻维护党的权威,就是高度自觉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是党的最高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历史证明,不论国内国际局势如何变化,只要党的领导核心坚强不倒,就不会面临“亡党”的危险。周恩来几十年“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对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观念淡薄、功利主义作祟等现象,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从事结党营私、团团伙伙、谋权篡位的政治阴谋活动,给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016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标志着全党对“核心意识”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最终都要落脚到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像周恩来那样发自内心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没有革命战争时期的党所面临的枪林弹雨,也不像新中国成立之初时的百废待兴、千疮百孔。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现在的少部分共产党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针对这种情况,共产党人只有自觉、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政治站位,才能永葆对党绝对忠诚。习近平提出:“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9]政治站位的高下,是衡量一名共产党人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具体来说,政治站位首先表现为政治意识,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执政能力的意识,政治上要坚定性、敏锐,辨别力、执行力要强。其次表现为站位意识,是否能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形势、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否跳出个人和部门等小群体利益的角度思考、看待和解决问题。周恩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遇到过许多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理想信念,都在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反对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他认为:“小资产阶级极端自由的思想,可以把党的组织打得粉碎,以至于消灭。”[6]9“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是检验每一名党员政治可靠性的试金石。当下,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各种反华势力日益猖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要以周恩来为楷模,学习他的忠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面对复杂形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态度坚决,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决抵制、严厉批判各种不良思潮,深刻领会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中坚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0]13周恩来的一生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生。周恩来在1954年9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一概念,并载入八大党章中。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讲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时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底,他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布国家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正是以毛泽东、周恩来等共和国的开创者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规划为基础,逐步构建起“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首先是邓小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随后是江泽民和胡锦涛将小康社会的内涵,丰富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台阶,并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愿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作了初始奠基。热爱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这对于每个公民特别是共产党人而言都是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周恩来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忘我地投入本职工作和社会实践,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学习周恩来忠诚精神,就是要从思想上解决好“服从”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个人和集体的一切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国家的利益就是最高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挺身而出,坚决开展斗争。同时,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尊严,始终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结合起来,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起来,在爱国敬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绝对忠诚,来聚合无坚不摧的圆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