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路径

2020-01-18 06:07田恒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职业素养

田恒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务处,武汉 430205)

201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要求“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在推进实施中,需要对专业调整机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有效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

一、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择”的专业准入,引导学生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确定学习专业

目前,高校招生采用的是“总分匹配”[1]模式,根据高考成绩,学生首先被定格批次,然后按照批次选择学校,再在学校里选专业,学校在对应批次里录取选择本专业的学生。

专业关联职业,专业所学课程是为未来职业打基础。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而言,未来准备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并没有思考清楚,“74%的高中生从没接受过职业规划辅导”[2],高考生填报志愿多依从于社会宣传、父母愿望和环境影响。到了大学,学生才开始认识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如果不喜欢这类职业,自然就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很多学生便寻求转专业。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专业调整机制,建立“按学校录取,按学科培养,按专业发展”的供给机制,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更好满足自主择业的需要。

1.按学校招生,满足学生择业身份需要

我国坊间流传一种经验:“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这种说法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也表明:“一般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显著低于重点大学毕业生”[3]。因此,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学校的层次和社会影响力,选择“自己中意的学校”是学生填报志愿的首要动机,“进入理想的大学”是很多学生的“初始梦想”。很多学生为进入理想的大学,会选择填报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或者服从调剂,“服从调剂”正好反映了学生首选大学而非专业的心态。为此,高校应该适应学生的需求,采用学生先填报学校92个大类专业,按学校大类录取。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在大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再进行专业选择,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和选择的缓冲区间,让学生能理性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2.强化通识教育,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高考改革后,录取专业受文(历史)、理(物理)限制,高校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划分的92个专业大类进行课程设计,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大学一年级按照专业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完成思想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的学习,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到大学二年级以后,再进行专业选择并学习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方向课程,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年的缓冲。

3.灵活专业调整,满足学生二次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在70%左右[4],而“专业领域是影响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5]学习专业关系到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行业和职业对于学生未来收益影响很大。研究显示:“在19个行业中,平均起薪最高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起薪为5386元,后依次为金融业5098元;最差的是批发零售3255元,住宿餐饮2854元,行业间的最高与最低之比1.89:1,是非常大的差距”[2]。一项针对31个省市175所高校的新生调查显示,61.0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未达到满意度”[6]。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允许学生适度转专业,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一些冷门专业、基础性专业的基本生存需求,学校对学生转专业做出了一些限制条件,尤其是指标限制,这种人为限制无益于学生发展,也无益于专业发展,因为专业必须因应时代发展而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学生的自主选择是促进专业自觉改造和发展的动力。

学校录取学生有分数限制,学科学习有高中学科背景要求,专业选择不宜再设置门槛,而应服务学生的从业意向。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习与就业的关联度,还可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专业内容,建设一流专业。学生灵活选择专业,学校不设门槛,但需要严格学业水平要求,改变高校“学习无动力,人人能毕业”[6]现象。

二、规范“综合素养+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支撑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与可持续发展

大学课程设置既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也要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更要关注学生为人处世的素质,学生完成学业后,基本建立了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支撑未来职业的适应与发展。

1.夯实基础课程,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

大学培养的是有知识有素质的高级人才,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强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非常关键。大学生对于职业既需要知道“怎么做”,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会更好”。“怎么做”的课程就是职业技能课程,“为什么这么做”则需要强化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拥有本领域的基础知识,达到大学生应有的理论水平,“怎么做更好”则是研究创新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应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重点在于把握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课程着眼于本行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要在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培养中找到平衡点,不能因为应用型定位忽略了基础理论学习,尤其要避免把大学办成职业训练所。

2.强化技能课程,适应岗位的应用能力

据统计,应用型大学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达到51.7%,选择升学和出境的学生为29.8%[4],由此,需要对课程进行应用型价值取向的调整。加强“授业”课程,准确定位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职业需求倒推课程设置,以作业流程构思课程体系,以职业需要建构课程内容,把“实用性、有用性和技能性”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基本思路,强调“精讲多练勤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重视素养课程,提升学生处世本领

素养课程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要设置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尽力拓展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涉及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升学生身心素养;加强中外语言、计算机等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工具运用能力。

三、实行“数字化呈现+伴随式学习”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自主能动学习

身处的时代在变迁,培养的目标在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当前的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信息化世界里,已经习惯了运用电脑、手机等设备终端来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ppt的简单授课模式,采用学生习惯的信息化手段。高校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移动计算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利用数字图书、数字教材和数字影像等资源,积极开发和建设在线课堂、微课、MOOC等数字化网络课程,综合运用多媒体、全媒体和自媒体等媒介,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雨课堂”、“专递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以及人机对话、无纸化考试等,以多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

2.伴随式学习

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和实体学习空间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云端服务,动态更新,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学习资源推送、学习生涯记录、学习随时指导、学习效果考评等,确保学生“混合学习”、“泛在学习”,建立“伴随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7]的生活化学习状态。

鼓励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自觉开展听课、阅读、作业、自测、设计、交流等,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习惯,建构一种自助式学习模式。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和内容。

3.发展性评价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已经不再是知识记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融通、运用和创新。大学的考试、考核和学业评价,应该从鉴定性、等级性演变为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更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节、成长的变化、问题的诊断、个性的差异和达成度的判断。其基本标准为学生学会—会学—会用—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完成了整个流程,学生才能完成学习并达到发展的目标。

大学的人才培养包括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过去我们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试评价就是最为公平和简洁的评价方法;当下人们更关注技能的培养,一技之长关乎学生的谋生手段,关乎职业;未来社会,在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人们将更为关注个人的核心素养,尤其是人类意识、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个人言行,而这些不是简单的考试可以度量的,需要我们重新分析和建构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四、实行“学生为中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服务,引导学生自主成就未来

高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学生缴费接受服务理当享受服务的品质。高校本就应以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优化服务品质,满足学生自主成就未来的需求。

1.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提供服务

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教授,教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习,学了还要学会,学会还要会学,学会是当下,会学则指向未来。传统的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只管教,教师会什么教什么,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教了学生就应该学,学了就应该会,显然,这种思路是一厢情愿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尤其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紧紧围绕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习效果如何?怎么学得更好?来设计我们的教育。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识规律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编排,而不是仅仅依赖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自己学,能互助学会的就小组学,能动手学会的就实践中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导的教师,则主要为学习提供服务,设计学习、组织学习、教会学习、帮助学习、引导学习和巩固学习。学习的内容则以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学习、人际交往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学习等。

2.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提供服务

学习的目的在于成长。学生的幸福成长,是教育的终极关怀,也是教育自身的价值本体[8]。成长就是逐步长成。长成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的过程。学生在学校必须成长并走向长成,大学是学生走向长成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段,具有很大的定型功能。成长的关键就是促进学生的变化,促进变好的是好教育,促进变坏的是坏教育,不叫人变或者叫人不变的都不是教育。促进人变好的叫成长,促进人变坏叫堕落,教育既可能促进人成长,同样,不好的教育也可能叫人堕落。科学可以造福人类,科学同样也可能祸患人类,关键在于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并运用于什么。高校提供的教育必须是促进学生变化的教育,否则便是无效的教育。而学生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向而行,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如果教育促进学生的变化与社会的期待背道而驰,这样的教育是负效的,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只有促进学生与社会相向的变化才是成长,只有促进成长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把那些不能引起学生变化的,以及引起学生不好变化的教育进行甄别和去除,留下那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社会期待的教育服务。

3.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提供服务

成长的宗旨在于发展。成长是当下,发展指向未来。学习是学生今天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更是为未来发展奠基,因此,大学教育不能简单着眼于当下,而应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目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中,有两种现象值得警惕:一是将读大学的目的简单定位为“就业”,“就业”需要文凭就降低标准发文凭,“就业”需要资格证就全民去考资格证,“就业”需要技能就抛弃理论学技术,“就业”需要入职考试就将课程变更为入职考试课程,这种倾向有违大学初心。

大学生与工厂学徒不同,学徒是为了学技术谋生,大学是教授理论文化和修养,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大学生而言,首要的还是学习学科理论,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甚至思考“怎样做更好”。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仅仅有知识、技能是不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要,娴熟的技能重要,核心素养更重要。因此,对于大学教育而言,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应加强理论修养,更要提升综合素质,尤其要涵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以学生的社会化为重心,主要是将社会规范和文化常识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乐群适群的“群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高等教育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重心,注重个性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关注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学生最为需要的服务。

猜你喜欢
大学职业素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