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及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
——以《青藏高原》为例

2020-01-18 06:07赖才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性青藏高原民族

赖才芳

(龙岩学院 师范教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影响下,作为一个民族不断传承和发扬所能得到的一种文化特性,民族性及文化元素一般意义上就成为了这个民族的内在本质特性,其核心内容就在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等方面。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民族性文化源远流长,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逐渐成为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标志之一[1]。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进步,民族性及其相关文化元素也是得到大力继承和发扬,从而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音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表达方式深刻蕴含着民族性文化元素,探究现代音乐民族性相关的评价体系指标,也是在新时代文化转型的社会影响之下,从崭新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民族性文化的考量,也是现代音乐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内在的实际要求[2]。作为具有价值和一定审美的音乐作品必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朵美丽的浪花,其必然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特色但又完美继承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性文化,融合运用民族传统的音乐元素,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应充分结合思想先进性、艺术领先性和娱乐放松性等特点,能够为后续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

如今很多学者都注重对民族性及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研究,比如吴茜研究了民族性音乐元素在声乐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中的应用与融合,以期能够使民族性音乐元素在声乐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中得到更好地体现和融合[3];刘捷从电影音乐的本质特征与民族性出发去分析国产电影音乐创作,首先利用电影音乐基本属性分析了传统音乐与电影音乐写作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使用电影化的音乐语言来进行电影叙事的观点[4]。此外,其针对当前中国电影配乐中普遍存在的过分重视民族性表达的现状,提出应正确认识电影配乐的民族性问题,并认为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交响化配乐方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丁晨和王志军分析了影视剧配乐中古筝元素的应用及文化导向作用,认为古筝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性更好地渲染了影视画面,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民族元素的音乐形式,而且古筝元素在影视剧配乐中的运用可以有力地向人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提升我国优秀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国际影响力[5]。

如今民族性及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青藏高原》为例探讨音乐艺术的起源及内涵,分析民族性及文化元素的影响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借鉴的参考体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彰显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音乐艺术的起源及内涵

(一)音乐的起源发展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是人们社会生活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加上兴趣爱好存在诸多差异,也就导致音乐发展出不同的流派。我国最早的音乐出现于周朝时期,在春秋时代得到大力发展,其中尤其是以汉朝时的乐府诗歌最为典型,乐府诗歌从社会文化的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6][7],受到了当时上流阶层的喜爱。唐宋时期,随着众多优美诗词的面世,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随后又经过明清时期的沉淀,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大力传播,我国音乐逐渐受其影响,开始带有西方音乐的一些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音乐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大量民族性文化元素得到运用,产生大量的经典之作,譬如带有强烈西部少数民族色彩的《信天游》等。进入新时代以来,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元素更是得到弘扬,歌词也大力引用传统的诗词歌赋等,使得音乐得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青藏高原》旋律深情优美,带着对青藏地区藏族人民的喜爱,同样也吸收了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唱腔,在保留了西藏民歌原本的质朴清新韵味的基础上唱出了对青藏高原和藏族人民的赞美,令人回味无穷。

(二)音乐的基本定义

音乐大多具有通俗易懂、结构清晰、方式灵活多变、富有情感等特点,因此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得到广泛的传播,极为优秀的作品甚至能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文明世界,促进音乐事业的后续发展。音乐大多是以社会民众的生活为创作源泉,因此也被称为大众音乐。现在我国的音乐大多是以流行音乐为主[8]-[10],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且不断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通过长期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其中既带有欧美流行音乐的元素,也传承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民俗音乐。加上音乐创作人唱法独特,发声各不相同,产生了更多新的审美方式,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心情感,更加容易得到世人内心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受人民群众的青睐。曾传唱大江南北的《青藏高原》就以其独特的藏民族嘹亮唱腔直击听众心灵,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心灵震撼和听觉享受,至今仍是一首难以超越的经典歌曲作品。

(三)音乐发展的基础

音乐作为一种杰出的艺术表达方式,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色彩,其能够利用通俗易懂的歌词、简洁明了的结构、饱满的内心情感,令人产生思想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实现了在社会上大范围的流传,并且深受劳动群众的喜爱。这是因为音乐主要是以基层劳动大众的感情作为创作的基础,呈现出的也是基层劳动大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汇集了全社会的精神成果,含义极其深刻并富有内涵,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11][12],及时吸收外部先进的理论思想并加以运用,从而使得音乐旋律更加优美,能够令听众的感官感受迥然不同,为人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听觉感受。正如《青藏高原》以“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为开头,简单易懂,充斥着对青藏地区的眷恋情感,并且在十分简单的结构中将极为充沛饱满的情感宣泄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之感,一经面世,便引起轰动,这便是《青藏高原》这首音乐的魅力所在。

二、民族性及文化元素的影响意义

(一)民族性文化元素的语言特色

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文化作为一种典型表现会形成一个坚固的文化共同体,进而产生统一的民族个性,这种民族个性,换个角度来讲就是民族化元素,成为本民族特色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13]。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清晰看到民族化元素更侧重于声乐曲调的共同发展,同时由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多民族混居的国家,我国每一种民族语言都各具特色,有着本民族特有的魅力,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曲调色彩。比如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的众多劳动歌曲以及生活歌曲,这些歌曲以青藏高原特有的山川风景、人文景观等为基础,以嘹亮的歌声将人的心灵带回到广袤的大自然之中,《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更有部分民族语言还涵盖着自身独有的地区方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音乐方言。例如《青藏高原》中不断出现的“呀、啦、索、哎”,这种极富民族性的字音给人一种极为独特的民族审美听觉感受。而且从全国音乐发展来看,不同的民族之间语言的共同性越小,二者的音乐差异就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使用民族性的语言进行音乐创作就能够更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更大的共鸣。在这个层面上讲,《青藏高原》的成功绝非是个偶然现象。

(二)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地域个性特征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地理环境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决定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影响了民族的个性特点。简而言之就是环境造就了人,人影响了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居住民族存在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民族在环境的影响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特征[14][15],譬如北方人粗犷豪迈,南方人细腻温婉等,这也间接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西北地区地广人稀,造就民族的质朴单纯,他们的民族音乐就在悠远深长的语调中透露出一种苍茫的感觉。《青藏高原》不断给人一种豪迈空灵的感觉正是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样貌所赋予的。而江南地区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环境宜人,使得民族气质也是温柔灵秀,形成的民族音乐就带有一种细腻委婉的表达,整个曲调都十分美丽动人,同时,其他地区也是各有特色,这种特点无疑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模式。

(三)民族性文化元素的音乐特征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在民族性音乐形成过程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历史传统的关键地位。历史传统不仅能够影响民族音乐的外在气质表现,还能在经过心理沉淀的作用后,间接地影响到本民族所能创作的语言和音乐特征。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查阅到,在不同民族聚居区域的音乐就有着不同的特征。从大体上来说就是音乐的旋律节拍跨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北方音乐的节拍跨度明显就要比南方音乐的跨度要大,叙事性更强,南方则是以抒情性音乐为主。这种带有特点的音乐形式使得音乐在表达上既能表现出紧张性的感觉又能带有自身的民族性色彩,从而达到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青藏高原》独特的文化特点,令青藏高原那“蓝天”“无言的歌”“一座座山川”都散发着令人心悦神往的魅力。

三、 民族性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

正是因为民族性及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如今很多歌曲都在借助这一形式实现歌曲的创新和突破,创作出许多流传甚广的知名曲目,例如,曾唱遍大江南北的《青藏高原》,接下来我们以歌曲《青藏高原》为例,探讨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表现及运用。

(一)民歌曲调的运用

随着民族性越发受到重视,在各种音乐种类中民歌曲调的运用更为丰富起来。在音乐创作中大量使用各个民族传统民歌曲调的形式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成熟,运用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上个世纪流行的西北风音乐潮流中,将陕北民歌的高亢豪放的民族曲调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鲜明的豪迈曲风。其大多数是以一种近似于呼喊的方式来体现出浓烈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16]。在新时期流行的音乐曲目中,应用这种方式的音乐创作有许许多多,像创作发行于1993年的《青藏高原》,就是由著名音乐家张千一作词谱曲,结合藏族民族文化和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的曲调特点,并且带有独特的藏族色彩创造得到的。《青藏高原》一开始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以极具特色的山歌音调将人们带入那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独特意境之中,接着以其极富挑战性的高音部分将全歌表现得气势磅礴,充满力量感,令人听后热血沸腾,展现出民族曲调在现代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二)民族性戏曲元素的应用

民族性戏曲元素同样也是如今在很多歌曲创作中经常运用的成分。在现阶段流行的众多音乐曲目中,大量的民族性戏曲元素在音乐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引用最为广泛的民族戏曲涵盖京剧、黄梅戏以及昆曲等艺术形式[17]。这些民族戏曲元素都各有特色,譬如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曲艺剧种,昆曲演唱时则是比较婉转缠绵、气韵悠长;京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音调高昂但是又十分的婉转细腻;黄梅戏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戏曲艺术,十分通俗易懂,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演唱技巧。如《青藏高原》融合了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民族戏曲“花儿”的特色,描绘了一个集纯净、圣洁等特点于一身的雪域高原的瑰丽景象,使歌曲高亢嘹亮、婉转悠扬,带给人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令被世俗生活缠绕的心灵得到了极深的触动,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受。通过那一句句融合了民族戏曲“花儿”特色的歌词让人见识到了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雪山以及青藏高原清净透明的空气,那是一种接近于生命真实的精神内涵,令整个音乐风格气势磅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这便是加入民族性戏曲元素的强大魅力。

(三)民族传统优美诗词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青藏高原》等诸多流传甚广的曲目中都能感受到民族传统优美诗词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运用,正是由于在歌词中加入了极具民族传统的优美诗词文化元素,才使得很多歌曲有了经久不衰的感染力。众所周知,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留下了大量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情境优美、瑰丽典雅的古典诗词作品。其之所以具备如此特点,是因为我国的诗词要求整篇的语句平仄对仗,以及汉语固有的语音四声规律,使得古诗词朗诵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一种诗词的韵律美,这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18]-[20]。这种独特的韵律美也被音乐创作加以合理运用,使得现代音乐中充满了古典的诗词美。同时,音乐创作者还对这种形式进行升华,将现代流行的音乐歌词进行诗词化改造,在本质上改变了流行音乐的通俗特性,使得音乐歌词变得更加文雅,尤其是《青藏高原》歌词,“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这些歌词对仗工整,语调平仄变化十分符合诗词特点,因此使得整个歌曲给听众带来一种非常诗意的艺术美感以及朗朗上口的轻松愉悦感受。此外,《青藏高原》无论是在曲创作上,还是词创作上,都渗透着独特的韵味,“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这种以长调为主旋律的韵调,通过“呀、啦、索、哎”等叹语词展现了藏区人民对高原的热爱,同时,还表达了意味悠长的意境。同时还通过歌声将人们带回到那个纯洁无瑕的高原圣地,一朵朵轻盈的白云,一座座相连的山川,将远古的呼唤带到人们耳中,带来一场超越千年的跨时空情感沟通和对话。而这种特殊的情感表达及表现无疑是运用民族传统优美诗词文化元素带来的一种惊喜和感动。

四、结语

音乐创作要以民族的变迁为背景,结合传统的文化元素,发扬出民族特有的艺术性,促进现代音乐与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共同融合发展。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民族性文化源远流长,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逐渐成为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在文化意识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性及文化元素将是现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民族性及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音乐创作中,应合理应用民族性及文化元素,以此提升音乐品质,树立良好的音乐形象。本文以《青藏高原》为例探讨音乐艺术的起源及内涵,分析民族性及文化元素的影响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借鉴的参考体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彰显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猜你喜欢
民族性青藏高原民族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我们的民族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