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视野下鲁迅宗教思想研究

2020-01-18 06:07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鲁迅精神思想

蔣 丽

(铜陵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鲁迅思想的研究朝着更加纯粹、深入的方向进展,研究的视角也更为多元化。

一、鲁迅宗教思想研究的背景价值

鲁迅出生于宗教氛围浓厚的浙江绍兴,少时命途多舛,家道中落,从富贵之家到靠典当为生,饱受冷眼。时又值多事之秋,家国荒矣,后辗转海外求学,寻救国之法,从学医变为从文,思想震荡,决定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尤其对文化宗教等相关问题涉及颇多,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涉及其宗教思考的文言论文,对宗教,尤其是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回国以后,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影响,饱受压抑,孤独和寂寞在一段时间里笼罩在鲁迅的身上,使其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佛经等佛教思想文化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又不可避免地让他对佛教的思想文化有所涉猎。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前期积攒已久的思想正式爆发,鲁迅发出一系列呐喊。本着改造国民性的目的,鲁迅深入思考当时的各种文化现象,上下求索,总结历史文化特点,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人传统的性格特点,思想特点,行为处事特点等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进行地毯式、追踪式的探索,结合当时光怪陆离的现实情状,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传统的道教和儒教对中国人性格、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辩驳和议论。受到当时历史现实的局限,鲁迅所发表的言论,所形成的思想观点或许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可避免的偏颇,但是其中却不乏真理的成分,不乏宛若明珠般的存在的思想,直至今日仍旧熠熠生辉,仍旧有着丰富的价值和内涵。

在倍受屈辱的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基督教等西方的宗教思想随着坚船利炮一起闯入中国的大地,对当时的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巨大影响。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鲁迅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以拿来主义的眼光,深入彻底地分析基督教,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批判的同时也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缺失的部分融入到自身的思想文化意识中去,融入到自己创作的文学世界中去,以此开启了他的古今中外宗教思想大融合的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上海度过生命最后十年的鲁迅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长为一名左翼作家,并成为了左联盟主,顺应了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全民抗战的历史潮流和人民的呼唤,积极地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改造自已的思想,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历史现状进行揭露和批判,而这些揭露和批判,不仅是在思想的层面,也在丰富的现实层面呈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点,其文化战线上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国共产党的武器批判的立场,成为了一名民主战士和中国共产党可靠的同盟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批判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价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伟大的英雄人物也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命运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命运的沉浮和民族历史的沉浮紧紧绑在一起。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将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在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和学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导,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对民族的命运都做出了认真的思考,形成其特色鲜明的宗教文化思想。鲁迅的宗教思想并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宗教文化思想,同时也反映着当时其他学者的思考,代表着当时有识之士的深思。从鲁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思想文化特征,观察到当时的历史情状。因此我们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史,以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作为指导,对鲁迅的宗教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不仅对于认识鲁迅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加深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当时的历史使命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鲁迅宗教观概述

鲁迅自始至终都不是哪一种宗教的信徒,面对诸多的宗教现象,在宗教问题的思考上,鲁迅始终都坚持无神论立场。宗教学认为,研究宗教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证明宗教信仰的命题是真是伪,而是希望通过对宗教的现象的探索和研究,去认识人和人生存的社会,而这与鲁迅的宗教观和宗教学的观点不谋而合[1]。在宗教的立场上,鲁迅始终都坚持着无神论的立场,而正是这种无神论的立场使得鲁迅在研究宗教现象的时候能够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而鲁迅的无神论立场的形成离不开其家庭出身、求学之路和个性特点。

(一)鲁迅的家庭出身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曾经历巨大的家庭变动,而其作为家族的长孙,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用年幼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经常和外人打交道。在“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的同时,也养成了注重现实的人生价值取向,现实的苦难的磨炼又使得鲁迅养成坚忍的性格,这都为后面无神论立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求学之路

鲁迅的求学之路在其世界观的形成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鲁迅的求学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历经坎坷:在幼年时期,鲁迅的家庭还未衰败之时,周氏家族中自设有私塾,而鲁迅正是在自家开设的私塾中启了蒙。家里长辈思想上较为变通,并不像某些老夫子一样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希望学生将知识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记忆。其父亲思维灵活,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并不守旧,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鲁迅在其幼年时期,除了学习四书五经之外还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培养起广泛的兴趣爱好,思辩能力也得到了培养[2]。然而不久之后,鲁迅求学之路就经历了第一个转折,即放弃科举,到新式学堂读书,这为鲁迅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在新式学堂里,鲁迅开始接触算学、地学、格致、矿物学等西学课程,西学中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地对鲁迅的世界观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1902年,鲁迅去日本留学学习医学,在这一时期,鲁迅进一步受到科学的训练。和科学亲密的接触,为后来鲁迅崇尚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无神论立场埋下深厚的根基。

(三)个性特点

鲁迅是一位个性突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其出名的名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3]胡适曾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在物质和意识的问题上,鲁迅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更看重的是人的生存的问题,因此当鲁迅在面对屠杀时并不曾妥协,也使得其不主张学生进行请愿活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这些个性特征最后就形成了他在看待宗教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时,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客观的态度来观察,其宗教观是包含冷静的现实主义和热烈的人道主义情感的宗教观,是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的无神论的宗教观。

三、鲁迅对宗教现象的早期理解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此后的十几年,鲁迅一直在以笔为刀枪从事文学创作,而其宗教思想正是以《狂人日记》的发表分为了前后两个阶段[4]。在此前,鲁迅也陆陆续续地写作了很多的文章,其宗教思想则主要体现在1907年-1908年期间写的一系列文言文中,如《人间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虽然鲁迅的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但其思想并不是割裂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前后延续的。

(一)宗教起源的论述

宗教是对“无限绝对之至上者”的追求,是鲁迅对宗教起源的最简洁表述。鲁迅在《破恶声论》中对宗教的起源进行了大致的叙述,在文中,鲁迅写道:“夫人在两间,若知识混沌,思虑简陋,斯无论矣;倘不安物质之生活,则自必有形上之需求……”,鲁迅思考问题的前提在于其承认人既有精神追求也有着物质追求[5]。鲁迅清晰地看到了宗教的产生除了有认识论的根源,还和人的形而上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而所谓的形而上的需求就是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外,还有探求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义等方面的需求。此外,鲁迅也看到了自然力量作为人类原始社会中异己力量被神化的现象[6]。鲁迅关于宗教起源的论述也涉及到人和自然界这两个维度,人类具有“形而上学”的精神需求,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对事物的原因、本质、意义上的追求和探索,但是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讲,自然力是强大的,千变万化的,难以把握的,这时候,做为宗教最为重要的神灵观念就顺应地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产生了,只因当时的人类力量和自然的力量相比太微不足道,而宗教信仰能作为人和宗族之间的连续纽带,为各种现象和反常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使得自然崇拜自然而然成为最原始的宗教起源,这和麦克斯等宗教学者的观念是一致的。

(二)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对于人文科学的重要性鲁迅是在日后的现实生活中逐渐认识到的。原本鲁迅的抱负是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鲁迅逐渐认识到光是救了人的身体并没有用,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由此,文化和文艺在鲁迅心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其最终的人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鲁迅除了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再次的选择,也对科学和宗教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把握和了解[7]。而正是鲁迅在对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鲁迅对宗教总体上的看法和评价。鲁迅一方面认识到宗教的进步作用,宗教迷信的威胁之处,同时鲁迅也认识到人类的精神文明、精神生活需要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鲁迅对宗教思想又有着一定程度的回护。在鲁迅早期的相关文言文文章中,鲁迅对宗教和科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在1907年发表的《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释》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科学崇拜的思想,而后,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对科学和基督教的关系进行了表述,并在《文化偏至论》中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道德、精神、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已成为鲁迅研究的主导思想,与此同时,鲁迅也在文中对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三)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鲁迅对宗教的阐述是鲁迅在对社会的观察、对宗教的起源、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对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的深入探索后,鲁迅形成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这构成其对宗教问题的独到见解。鲁迅首先对宗教的信仰问题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尤其强调个体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正是在这里,鲜明地体现了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认为,人必须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人能独立思考的前提就是人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人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信仰,所以才会“立”起来,在这方面,宗教体现着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宣扬灭亡迷信的行为,鲁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多数宣言要灭亡迷信的“志士”真正关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迷信本身,而是将消灭迷信的行为作为显示自己是一个“进步人士”,将灭亡迷信作为自己成为进步人士的敲门砖,其实质是一种谋取名利的手段。多数的人宣称要用科学来消灭宗教,而实际上对科学根本就不了解,对于科学的问题并没有自己的理解,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其次,鲁迅为中国的传统宗教进行了辩护。在当时,中国传统的宗教被当做迷信而受到人们的批判,但是鲁迅认为,“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万物为文化根本,敬天礼地,实与法式,发育张大,整然不紊”,这充分表明了鲁迅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看法。在鲁迅看来,中国的传统宗教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中国的宗教实际上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休闲方式,不应该被废弃。鲁迅认为,当时的重点不是“破迷信”,而是“去伪士”。

四、鲁迅对宗教现象的后期评价

鲁迅对宗教论述多集中在早期,而在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后,鲁迅很少再对宗教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对于鲁迅不同时期的宗教思想,学界有很大的分歧。王家平认为,鲁迅在前期对宗教的评价以褒奖为主,但是后期应该是持批判反对的观点的;而在曹振华看来,鲁迅对宗教的看法从始至终在本质上都未发生改变,只是假借宗教的名义对社会进行批判罢了。鲁迅不是专业的宗教学者,在后期研究宗教的文章较少也无可厚非,而且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鲁迅自然有充足的原因更多地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对鲁迅宗教学的研究有点困难,但需要明确的是,鲁迅看待宗教问题时还是坚持其特点的,即“不问思想之新旧和左右,唯问精神态度之真伪,有无自己能创造新事物的精神。”[8]由此,对鲁迅后期宗教问题的阐述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一)信仰层面的评价

在信仰层面上,无论是前期的宗教思想观还是后期的宗教思想观,鲁迅始终都对宗教持正面的态度,均为认可的态度。宗教作为一种维系人和氏族的纽带,作为人们情感宣泄的方式,作为对社会和制度的解读方式,在客观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方面能让人们虔诚地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也使人们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抚慰。鲁迅认为,宗教能在信仰上给予人精神上的安宁,这一点对现实社会有积极的意义,并引用了唐朝诗人李贺的故事加以阐释。鲁迅认为,“这些信仰,也许是迷信罢,……也还是不无裨益……”,这就是明确地从精神生活层面肯定了宗教的作用。

(二)对巫术层面的批判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鲁迅对于宗教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但是这个肯定态度只针对于宗教信仰、精神生活层面的积极方面,而对于宗教巫术,鲁迅则持鲜明的批判态度。针对宗教宣扬“爙灾祈福”的巫术功能,鲁迅持坚决地反对态度。这一点在鲁迅早期的宗教思想中也可以看到。在早年间,鲁迅曾写过一系列的杂感,在文中宣扬科学,并对打拳、扶乩等迷信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当时许多迷信活动都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对科学的名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鲁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迅速的捕捉,并立即进行批判。认为这些迷信思想只能在表面上起到麻醉百姓的作用,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却无一点作用。在具体的宗教种类中,鲁迅也表现出明显的批判思想。他认为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国民性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鲁迅指出,儒士和方士都是中国特产的名物,方士的最高理想就是仙道,儒士的最高理想则是王道,但可惜的是,这两样追求“中国都没有”,并进一步否定了隐士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其无助于社会的进步,提出宗教在现代社会终将会被边缘化,只是历史上存在的东西,“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永不会复活了。”

五、鲁迅宗教思想中立人与立国的逻辑关系

鲁迅年轻的时候认为宗教的存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信仰,有了信仰人才有了在黑暗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勇气,因此鲁迅认为宗教的存在发展是有必然道理的。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没落,缺少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神,那么这个民族走向没落是迟早的事。鲁迅在早年时期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人信仰中所出现的不“坚定”的问题,一个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坚定的教徒,不应该是儒释道三家的信仰者。因此,鲁迅为了打破由传统宗教思想所塑造出来的国民性格,他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政治思想斗争,参考了当时的资本主义文化,依据以反民主主义和反物质主义两种姿态出现于人民大众视野之中的尼采“超人”哲学,深受尼采影响的鲁迅提出“立人”思想,并阐释了欧美各国之所以强盛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他们的国民强。我们要想实现民族复兴,摆脱侵略者对于中华民族的压迫,就必须打破根植于国民思想中的传统封建思想,揭露国民性中存在的劣根性,从而进行疗救。只要国民精神得以武装,将国民的精神立起来,那么一切都将变得容易达到和完成。“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9]在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虽然国人精神上的病我们看不见,但是发作的症状却使人异常清楚。在鲁迅思想中,宗教与立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于道德和文化两方面宗教有着促进作用,鲁迅曾将宗教拔高到与人的道德和文化等同的地位。如果说衣服、食物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物质方面的需求,那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必然是宗教、道德以及文化。尤其受到其老师章太炎的影响,鲁迅对于宗教在增强国人精神,立人品格方面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过借助宗教来塑造国民人格精神在鲁迅自己的立人思想中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鲁迅的“立人”观点是通过人自身的特点来加以分析,因此人想要自立,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理性精神,但是宗教发展的前提要义就是压抑人的本性,消磨人的理性精神,因此依靠宗教来实现“立人”和解救国民性格上的劣根性,并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必衰”。作为《论语》的至理名言,不管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还是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下,都具有深刻的道理和含义。实际上宗教与信仰之间并没有内在相连的关系,宗教信仰固然属于信仰,但是信仰却不局限于宗教信仰。

六、结语

鲁迅宗教思想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话题,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对于正确认识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对宗教的态度,还是探索新文化运动都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深厚的学养基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基础,对鲁迅的宗教观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不仅梳理了鲁迅的无神论宗教观形成的背景和原因,还对鲁迅的宗教思想进行了分期探索,对于鲁迅每个时期的宗教观的特征都进行了细致阐述,并对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鲁迅宗教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鲁迅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