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淼
(亳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在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主要以思政相关课程和思想教育座谈会等方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这在全球文化不断交互融合的当今时代,是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需求的,这就要求高校加快进行从单独的“思政课程”到多维度的“课程思政”的综合教育改革。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西方知识和思想文化最为频繁,理应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英美文化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突出的知识特点和意识形态特点,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将爱国主义、文化自信等思政教育的重要元素融入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的三个课堂中,为该课程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和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英美文化课程是大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方面知识的重要桥梁,但也是大学生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冲击最多的课程。因为在此类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和了解到与中国在诸多文化方面不同的知识,使得学生在通过该类课程学习增强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会使得一些学生由于思想认识不足而产生崇尚西方文化、低判中华优秀文化的错误思想。此外,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鼓吹西方文化的电影和言论,许多大学生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或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英美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和文化观。这些都有悖于立德树人这一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的开展和实施。因此,如何在英美文化课程中进行文化对比,凸显中国文化优越性的部分,在英美文化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显得尤为必要。
英美文化课程的开设是让非语言国家学生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了解区别于母语文化的相应文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帮辅学生的外语学习。但语言文化的学习不是为了文化异化或文化异融合,而应是将英美文化工具化,成为传播和推广中国优秀政治经济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辅助手段。限制或制约学习者英美文化学习时产生文化异化或文化异融合的思想内涵便是爱国主义与文化自信。
1)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中嵌入爱国主义教育。“文以载道”是以文辅道,借助文实现道的过程,其中文是工具,道是目的。英美文化课程属于语言文学范畴,是诸多工具中的一种,学习和使用该工具是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违反外语国家的交际规则[1],形成交际干扰(communicative interference),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而跨文化交际在其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文化战略考量。所以英美文化课程作为以中华文化为沃土根基的跨文化交际的显性课程,应具有鲜明的中国地缘人文历史、地缘社会政治特色。
文化是民族语言张力的表现与传递,任何种类与方式的文化输入和文化学习都应是以弘扬本国、本民族精神为道的语言行为。“道”的唯一根本,就是爱国。爱国,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祖国。要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是一国人民文化价值观的立足点,是一切功能价值展现的根本。因此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契入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中载入文化自信。跨文化交际应坚持综合平衡观,即有利于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多元文化为原则。[2]综合平衡是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增强,我们应该自觉增强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增强“四个自信”。[3]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有着灿烂的古文化和现代文化,所以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国人跨文化交际的底气。英美文化课程是强化学习者文化意识和文化信息感应能力[4]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习者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碰撞最多,而产生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课程。“士以弘道”,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明明德于天下”。文化自信有利于学生坚定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契入点。
3)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中载入形势与政策认知。任何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与使用,都应该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与帮助,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英美文化课程亦是如此。该课程在向学习者展示异于中国文化的西方固有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文化的同时,也在为学习者展示实时变化的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在不同领域内,西方国家与我国的交流合作与矛盾冲突。时事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学习者将文本独立的知识综合化,也有利于将静态文化学习转化为动态认知,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用”起来,实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结合。文化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当今时代中西方关系错综复杂,形式与政策的内容载入,就成为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很好的契入点。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课程知识体系中贯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现“立德树人”、德识共进这一育人目标,合理利用和衔接三个课堂,是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得以实施的有效路径。
1)英美文化课程第一课堂的“课程思政”融入。第一课堂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英美文化课程是二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英美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文化的课程。其课程知识体系包括英美国家社会文化、文化语言、文化心理,这种异域文化的输入与学习者的文化本位之间产生的文化视差(cultural parallax),就需要在第一课堂进行必要的双语文化转换分析。双语文化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与阐述,就需要典型的文化形态作为桥梁媒介,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教学与探讨。这也正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方法论的支撑。
社会文化内容包罗万象,蕴含这各种典型文化形态,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唯利益驱动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差异的文化比较,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国家荣誉感,提升爱国热情;将英美国家在多国或多民族战争后形成的文化非融合性共存与我国经历五千年历史沉淀产生的当代大国文化崛起的文化比较,能够加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等。
将二语习得中的非语言能力和交际规则转化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规则所用,是英美文化第一课堂的另一个特色。该过程需要学习者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认同,最终形成跨文化转换解读。以文化本位为基础的跨文化解读,亦是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意识的转换方式,需要二语学习者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与了解,爱国思想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与根本,在英美文化课程第一课堂中融入正当其时。
2)英美文化课程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融入。第二课堂的特点是将第一课堂知识内容以灵活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拓展与延伸。该课堂是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自主地、有目的地结合,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化课程可以凭借第二课堂进行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训练。让学生以英美文化知识习得为依托,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运用跨文化的知识分析及解决时事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对多元文化具有良好的认知。因为在文化的转换交际中,不同民族文化具有的特定意识形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语言的形成。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是学生对英美文化课程文本知识的运用转化,将中国文化进行的跨文化语言知识与文化的思维转换过程。说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对根植于每一个优秀故事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与解读,也是对孕育出这种优秀文化的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心灵认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文化自信。如用英语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提升了学生对中国文化延续与发展的认知;用英语讲好中国好人故事,提升了学生对中国伟大文化在每位普通人身上得以光彩绽放的情感认同与心灵契合。用英语说好一系列的中国故事,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运用跨文化知识分析及解决时事问题,是英美文化课程工具性(instrumental)的体现,也是跨文化交际赋予该课程的任务,这也是在第二课堂将形式与政策融入英美文化课程“课程思政”的优势所在。
3)英美文化课程第三课堂的“课程思政”融入。第三课堂,即利用网络空间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并借此来提高高校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正被愈来愈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实验、论证、研究。5G时代的来临及快速发展和互联网AI技术的广泛研究与应用,改变了传统英美文化课程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所以第三课堂的应用的重要性愈发的突出。如何在英美文化课程第三课堂融入“课程思政”,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避免学生由于分辨能力差和认知局限性所带来的知识获取失误问题,应要推荐选用正规的涉及时事信息的英语网络平台,如People’sDaily,ChinaDaily,News等。一方面使学习者能够借鉴和学习专业的语言语用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能够以深入了解我国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在与日俱增的国家地位变化中,领悟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其次是利用一些适宜的学习应用软件,进行定期的任务发放,让学习者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了解书本之外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思想意识。如通过对英美国家原生家庭网络视频学习网站与网易公开课中英美高校专家对其自身文化的解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对有益于中国文化部分的文化对比分析,是让学习者在非情景语境下二语习得识与德共进的良好过程。
最后是在英美文化课程第三课堂的应用中,学习者不应该是完全脱离管理的无拘束状态。由于网络信息来源与内容的存在复杂性,需要介入课程思政来改变和扭转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介入应具备及时性、适当性和适度性等特点。
在英美文化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从路径研究到实践教学,从检验反馈到改革完善,需要长时期的坚持与锤炼。研究该课程的“课程思政”,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英美文化课程教学体系,更是将德育融入英语教育教学的三个课堂改革,完成对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认知的思政教育,为高校英语教育“立德树人”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