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目前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鉴别以及术前评估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方案各具其优势,各项成像技术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相关研究也十分成熟,但关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临床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各类影像技术具有的功能成像方法与参数以及多种成像方式和参数的联合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评估中或成为日后研究的重点及方向,且能谱CT的产生与应用也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分析提供了更多定量信息,现阶段已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诊断和鉴别研究中。
胃肠道间质瘤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同时该疾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根据其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和核分裂象数等又可分为高、中、低、极低危险度[1,2]。现阶段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多倾向于免疫组化、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影像学诊断和鉴别等,随着近年来临床影像设备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获得了较大的突破。本文旨在针对胃肠道间质瘤近年来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X钡餐造影检查具备操作便捷和费用低廉等优势,目前仍是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的常规方式。此类患者胃肠钡餐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呈现腔内外生长型,其胃黏膜存在受压和推移情况,同时部分表现为黏膜破坏且产生溃疡,而胃腔内较为狭窄局部胃壁呈现柔软和扩张状态,且无显著的梗阻征象,患者钡餐排空情况正常[3,4]。然而肠管存在受压推移情况,其肠曲间距相对较宽。如若为腔内型则集中体现为半球形隆起或者球形隆起,存在黏膜破损、黏膜平坦征象。而腔外型如若肿瘤体积较大,其包块诱发的外压性变化,可通过X射线钡餐造影得以发现,而较小腔外型病变情况则显示效果不良。
通过应用超声可实现动态化和多角度对病灶大小、内部回声、轮廓以及血供情况等观察,可实现对肿瘤良恶性的有效判别。然而胃肠道属于空腔脏器且存在潴留物以及气体填充,受到内容物影响和蠕动影响,因此经腹壁行常规超声检查,其图像质量相对较差,在对于胃肠道肿瘤的鉴别和发现中能力相对有限[5,6]。但该检查方式也具有禁忌症,例如胃潴留、幽门梗阻、胃肠穿孔和肠梗阻等患者则不宜接受该项检查[7,8]。超声内镜也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的诊断方法,超声内镜是指通过超声检查和内镜两者相结合的科学检查技术,通过内镜的辅助应用,对于源自于患者胃肠道黏膜下处的病灶,其检出率得以显著提升,超声内镜经由嵌入至常规内镜的超声探头辅助观察,可观察到患者胃肠道内五层回声,同时还可以发现源自于患者胃肠道内的病灶,可实现对组织样本的有效提取,这对于确定病变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10]。
通过应用CT检查,可实现对病灶部位形态和大小等情况的直接观察,并且能够观察患者远隔部位存在转移性病灶情况与否,通过运用三维重建等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现阶段也是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案,同时对于患者是否可接受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评估和指导价值,特别是CT平扫与增强技术相结合,进行多平面重建其定位准确率高达90%甚至更高[11,12]。
通常胃肠道间质瘤在MRI中呈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的肿块,其中T1W1呈现为低信号或者稍低信号,而T2W2则呈现为高信号或者稍高信号,同时直径相对较小的病灶多数呈现为均匀的等信号,且轮廓较为清晰[13,14]。但MR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也会受到胃肠道运动伪影的不良影响,并且该检查方式的扫描速度相对较慢且患者的耐受度较低,而检查费用也相对偏高,因此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大部分的肿瘤存在供血血管的增粗情况,同时走向异常且粗细不均匀。通常危险度较高的胃肠道间质瘤与良性肿瘤相比,其出血倾向明显增高。而通过运用血管造影技术能够对出血部位的有效判断,并且在诊断中还可采取动脉栓塞来控制患者出血量以及采取介入治疗方案等,这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并发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CT检查可反映出患者病灶形态、内部结构和范围等情况,而MRI通过观察信号变化可反映出病灶成分,特别是在对于坏死囊变病灶的检出效果好于CT检查[15,16]。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运用影像学方式对其疗效予以观察和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治疗有效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来说,通过CT检查可提示病灶囊变以及强化显著减弱,而通过MRI检查可发现病灶的T2W1信号显著上升,而对于治疗无效患者来说则未有明显变化。
目前,关于能谱CT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还鲜见报道,但可以预见,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影像学技术的完善与成熟,能谱CT在肿瘤性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以及预后评估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