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35)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人。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职扩招共计116万人,其中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共52万人,接近扩招人数的一半。由于生源多样、学情复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着严峻考验。学业帮扶是促进学风建设,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难以适应高职扩招政策下学风建设的需要,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亟待引起高职院校的关注。
学业帮扶是指对被学业预警的学生学业进行全面分析、指导以及帮扶,以帮助其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业水平的制度。学业帮扶包括学业问题诊断、帮扶方案制定、帮扶方案实施、帮扶过程监督、帮扶效果反馈五个环节。学业帮扶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朋辈帮扶。可选拔成绩优秀、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与学业预警学生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学业帮扶[1],也可按课程组建若干学习小组,使学业预警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和进步。二是教师帮扶。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心理教师组成学业帮扶小组,发挥教师各自专业特长,共同分析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共同负责学业帮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学生联动机制,学校要及时将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在校表现告知学生家长,同时阐明学业帮扶的意义、具体帮扶方案、家长应承担的帮扶职责,并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帮扶方案的实施进展及学生的学业进展,家校合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 领导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开始实施学业预警与帮扶制度。但实践中发现,一些学校还处在散兵作战的状态,尚未建立起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这不利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利于调动多方力量对被预警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另外,相关学业帮扶制度不够健全,未具体规定学业帮扶的目标、流程、岗位责任、帮扶人员的资格、权限及考核办法等[2]。
(二) 跟踪监管制度不完善完善的跟踪监管制度有利于提高学业帮扶的实施效果,确保学业帮扶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学业预警制度,其中对学业帮扶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多数学校都停留在学业预警确认或学业帮扶计划制定阶段,对学业帮扶计划的实施情况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跟踪监管,也未制定具体的学业帮扶跟踪监管制度,致使学业帮扶效果无法保证。
(三) 帮扶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帮扶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学业帮扶工作的关键,但当前高职院校学业帮扶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队伍建设机制有待完善。一是缺乏稳定的帮扶队伍。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多方协作的学业帮扶队伍。帮扶工作多由辅导员承担,不仅要负责思想引领、心理疏导、与学生及家长沟通,还要负责与专业教师联系、学习计划制定及后期学习过程监督等,这一方面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发挥各方的帮扶优势。二是缺乏专业培训。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交流,有些帮扶人员在学业帮扶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业帮扶任务,无法实现学业帮扶目标。三是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把学业帮扶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和激励制度,这不利于调动帮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家校合作水平偏低家庭和学校在学业帮扶方面彼此互补又不可替代,当下较普遍的做法是学校将学业预警情况告知家长,但家长对学生学业帮扶和监督的参与度较低,导致家庭教育和学业督促的作用不明显。首先,家校合作意识不强。部分家长认为子女上大学后就完成了其教育责任,对子女的学业进展和在校表现缺乏关注,对家庭教育在学业帮扶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认知。其次,家校合作内容单一。学业帮扶家校合作的内容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日常表现,还应当包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最后,家校合作形式单一。目前学业帮扶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电话及信件沟通,缺乏经常性、灵活性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互联网技术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还不充分[3]。
(一) 组建帮扶组织机构,明确帮扶人员职责高职院校学业帮扶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层次的实施[4]。一是建立校级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督导处、教务处、学生处、心理中心及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门协调及对二级学院帮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建立二级学院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二级学院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副书记为组员的学院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业帮扶档案的检查、帮扶实施过程及结果的监督及对学院帮扶人员表现的考核等。三是建立二级学院学业帮扶小组。院级学业帮扶小组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及帮扶朋辈,负责学业帮扶计划的制定及具体实施。
(二) 强化帮扶督查和评价,提高学业帮扶效果要做好学业帮扶督查工作,需要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联合督查机制。一是开展定期联合督查。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督查,建立制度化、常规化的学业帮扶督查联动机制。督查内容主要包括: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与特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二是完善学业帮扶督查流程。定期督查流程主要包括拟定督查方案、听取学院汇报、交流讨论、查阅档案、学生座谈、督查组评议、总结反馈七个环节。此外,还要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调取档案、走访、联系家长等方式进行不定期抽查。三是建立学业帮扶评价机制。首先,将学业预警与帮扶实施情况纳入年度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校级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学院学业帮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其次,将学业帮扶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二级学院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业帮扶教师工作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 加强帮扶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帮扶人员工作水平一是明确学业帮扶人员的素质标准。学业帮扶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学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二是开展学业帮扶培训。首先,对帮扶人员开展学业帮扶业务培训,明确学业帮扶的相关制度、工作职责、流程和要求。其次,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业帮扶技能培训,包括沟通技巧、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网络技术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建立帮扶人员激励机制。出台学业帮扶人员激励政策,通过折算课时、纳入绩效、加大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措施,吸引更多师生加入到学业帮扶工作队伍中,提高学业帮扶人员的积极性。
(四) 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打造学业帮扶共同体家长是学业帮扶的重要主体,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一是提高家校合作意识。利用学校新媒体网络宣传阵地,加大家校合作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二是畅通家校沟通渠道。首先,建立家校沟通平台。除电话和信件沟通外,还可建立微信群、QQ群,通过开展与家长经常性的沟通和调研,掌握家长的真正需求,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学业帮扶制度,更好的配合学校实施帮扶计划,提高学业帮扶质量。其次,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校园活动直播,提升家长的教育参与感,有利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三是提高家校合作育人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家长云课堂,聘请校内外教育专家,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升家长家校合作育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