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嘉麟,徐惠娟
(吉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长春 130117)
我国国际商务专业自2003年开设以来,已由最初的十几所院校扩展到现在的250余所。对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发现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导致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于是转而走向其他专业领域就业,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可见,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全球化、“互联网+”、大数据及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
面临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严重脱节的现实,只有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充分高质量就业。产教融合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目标是分析国际商务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深度调研企业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实际需求,与企业进行积极合作,优化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建设,并形成与之匹配的系列课程、系列教材,打造出能够胜任新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同时,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据开展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应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立足产教融合,确定新时代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优化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以行业需求为指引,构建省属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四是全面开展国际商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社会发展需求及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应到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办学传统和基础来寻求高校国际商务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最优耦合状态,提出新时代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明确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与国际商务相关企业合作,形成与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打造能够胜任新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且能满足国内乃至境外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构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专业限选三个层面来加强专业知识体系构架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保证学生具备较高的国际商务专业素养。应构建国际商务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并与知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创新应用水平。
实施国际商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突出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包容性、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与课程评价的时效性。可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推进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录制,打造“金课”,消灭“水课”。要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更新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应用,可灵活运用小组学习、案例式、讨论式、辩论赛、慕课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使教师和学生获得崭新且有获得感的授课体验和上课体验。
国际商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双语型”、“双师型”国际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支持一线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流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性,一方面,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训练或轮流到企业参与实习;另一方面,引进有业务经验的教师,以便将实践融入课本,更专业化地传授理论知识。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业界精英来校授课或开展讲座,让经验走进课堂。学校应打造“双语型”师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满足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有系统科学的质量保障措施作为前提。可通过校企合作制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包括知识结构与要求、能力结构与要求、素质结构与要求三个部分。高校可与企业沟通合作,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来对三个质量标准进行逐一细化。国际商务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重在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运行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重视过程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督导、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评教、企业评学等信息反馈手段,完善了教学工作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价、优质课程评比、教学成果评比、教师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竞赛等奖励机制。高校可依据社会调查结果、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企业评估结果来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建立校内外质量评价互通机制,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