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自1999年以来,国家就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近年来,由于贫困生面对的社会压力以及自身个性等原因而导致资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绝大部分的贫困生都来自苏北的农村地区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多子女的家庭。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分为三种贫困类型,即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农村务农家庭。通过与他们进行交流发现,这些学生不仅生活费较低,而且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些学生在入学时通常自信心不足、敏感、自闭。
认定方法不全面。2018年,各高职院校认定贫困生是将学生当地资助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民政部门的公章来作为核查的主要依据。2019年,高校不再作公章的要求,其真实性难以保障。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只要学生申请后学院审核通过即可认定。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校一直给学生们灌输诚信为本的教育思想,但也不乏有人浑水摸鱼。在我校2018年的建档立卡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上交的帮扶手册没有任何的公章证明,由于当地的资助中心发放帮扶手册过于随意,高校和资助部门信息无法共享,难以准确进行学费减免。
信息更新不及时。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身份一旦被认定,在校三年期间,除了自己放弃外,助学金会一直发放。这意味着贫困生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只要自己不放弃申请,每年都可以被认定,对于此信息的更新高职院校无从了解。
操作制度不规范。高职院校通常将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学生。在入学军训期间,所在学院会将资助政策通知给学生,让有需要的学生自行申请,由班级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把控。在这一操作过程中,由于军训期间入学时间过短,学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加上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过少,民主评议只能通过粗略的观察来推断,原本公平的民主会变成主观。在这种情况下,人缘好的学生评议分就高,而自闭、自卑、默默无闻的学生评议分就低,这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性。
资助工作认定矛盾。贫困生心理较为脆弱,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而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又不可避免,这相当于将他们的伤疤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下,两者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有些学生就因此放弃了贫困生的申请,于是就出现了帮扶不到位的情况。
学生感恩诚信教育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助学贷款还款情况令人担忧,出现了逾期率高的现象,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班主任都联系不上。这种情况反映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忽略了个人征信。
勤工助学体系有待完善。刚入学的贫困生会选择在校内勤工助学,而高年级的贫困生则更倾向于在校外打工。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内的岗位一般都是图书馆管理员、食堂兼职、学院打扫卫生等服务型岗位,岗位人数有限,与专业脱节,缺乏对口性,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家庭关怀力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的关怀仅停留于表层,没有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环境、致贫原因、生活需求和内心想法。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寒暑假都会对每个学院的贫困生进行选择性走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育人平台搭建不够。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大多都来自农村,其受教育水平受到了一定限制。高职院校没有对这部分学生的衔接教育引起重视,贫困生在初高中阶段能接受到的英语教育少之又少,口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口音,这些弱势就像木桶的短板效应,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创业扶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内心较为自卑敏感,他们渴望创业成功却又害怕失败。高职院校针对这样的群体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为这部分学生解答创业问题的相关专员,为这部分学生搭建的校园创业基地较少。
现江苏省高校唯一的贫困生信息库就是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但高职院校只能根据学生入校后的情况来录入,真实性无法保证。这就需要当地资助部门和高校进行对接,通力合作,及时更新贫困生的实际情况。
目前,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方式大多都是无偿资助,受资助的学生无须付出任何劳动,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懒惰、依赖等不良意识形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一些欧美国家,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高校也应该相应改变资助方式,发挥勤工助学的主观能动性,可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进而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让学生从实际感受到所学专业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既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保障,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都是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由各学院辅导员负责开展工作。但由于资助工作繁冗,辅导员本身还有其他的常规事务性工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起一支专业素养过硬、对政策吃得透、有爱心、负责任的精准资助队伍。可以通过进行系统性培训来强化资助队伍的专业能力,然后再与班主任合力宣传落实政策,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资助政策。需要与贫困生户口所在地的资助部门取得联系,并通过走访的形式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和致贫原因。资助部门可以和就业专员取得联系,为贫困生提供安全、稳定、有助于专业提升的勤工助学岗位,真正做到不错一个,不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