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商丘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桐柏县位于河南南部,隶属南阳市,为淮河的发源地,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源文化。桐柏皮影戏就发源于此,它是河南现存形式最古老、唱腔最原始、伴奏极富地域特色的豫南代表剧种。2011年6月1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355 项中,河南省有13个项目入选,桐柏皮影戏就是其中之一。
皮影戏的由来是依秦朝时期遗存的民间传说故事而延展开的:秦始皇的儿子自打出生之日起日夜哭闹不止,但自某日因看到窗户上表演的人影就不再啼哭,秦始皇便遣人找到民间艺人用纸剪成不同的人形在灯前的窗户上表演,这就是皮影戏最初的表演雏形。随之带有伴奏、声腔的影戏是出现在汉朝。皮影戏的繁盛时期是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皮影戏在当时的繁荣景象,此时皮影的制作与演出也已日臻成熟,剧目、班社较多。据《都城纪胜》记载:皮影戏是宋仁宗犒赏当时在战场杀敌取胜后的勇士们的唯一的戏曲形式,并以此鼓舞将士们的士气。明末清初时皮影戏艺人的选材由纸张逐步改为驴皮。皮影戏的普及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皮影制作也更精细复杂,在表演上也增加了一些动物的动作,皮影戏的声腔音乐丰富多彩,皮影戏班有120多个,根据神话、历史故事编写上演的剧目如《大闹天宫》《武松打虎》等在清朝中叶红极一时。慈禧太后过寿时,就召有皮影戏班为其贺寿。
桐柏皮影戏始于南宋,据史料记载,到清朝康熙年间处于繁盛时期,皮影戏共发展到120余班,演出较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皮影戏班仍有百十个,在桐柏县及周边的村寨,布满了皮影戏班演出的足迹,热闹红火。十年动乱时期桐柏皮影戏遭到了严重摧残,影人、剧目、戏台被毁之一炬,班社被迫解散,但一部分对皮影戏有着炙热情感的艺人隐姓埋名在城镇、山村的角落里默默为群众演出,对皮影戏进行传播与传承。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皮影戏也获得了新的生机:艺人们重新装裱皮影、置办道具,纷纷奔走于桐柏各地演出,人们争相观看,集镇村落也活跃起来。1983年7月河南群艺馆主办的《豫苑》杂志刊登桐柏皮影戏照片予以宣传介绍;1984年年底桐柏皮影又去深圳、香港展示,深受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与赞赏;2001年8月20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叶明子,为写中国民间文化、民间艺术专程来桐柏采访观看皮影戏的演出和影人雕刻艺术,颇具影响。
皮影戏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演员一面演唱一面挥舞着影人,表演出生动感人的戏剧故事。它的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它集表演、音乐、美术等各种元素于一身,有着多层次的艺术内涵。就表演来说,它包含了唱、念、做、打四大方面;从音乐来说,它涵盖了多种声腔、板式、乐器;从美术角度来说,它又是民间造型图案、符号乃至观念的整体融合。
皮影戏根据影人造型和表演技术的不同,分为掌中影人、提线影人、杖头影人等。表演者用右手操纵,拇指与食指夹住一组,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一组,通过“拨、拉、提、抖”等的表演手法,以达到灵巧自由、随心所欲。在表演武打动作时,影人骑在马上,还要携带兵器、马鞭等,表演者的手中握着六七支杆;有时在表演几个影人的转身、奔跑、对脸、跳跃等动作时,操纵者要两只手操纵数条杆子或线。皮影戏表演者两只手十个手指的操纵非常灵活。诚如皮影戏表演老艺人蔡正祥所言:学习操纵艺术的艺人必须做到“杆不离手,曲不离口,走道画路,吃饭画布,睡觉画肚”,要时刻揣摩、学习,才能达到操纵时张弛有度、快慢合宜、千钧握力与动如鸿毛的表演技艺。
1.制作艺术
皮影是用驴皮制作而成的,首先把精挑细选的驴皮浸泡三天以上,再用专用的刮刀把驴皮的两面刮净,即“刮制”。而后分成薄、中、厚三个部分,经过绷直晾干后再放入矾水缸里泡两三天即为“浆皮”。浆好的皮子再着底色(以防虫蛀)后即为“影皮”,这是第一阶段。把影皮撑平后进行绘画雕刻,这是影人制作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为施色与罩油:首先要在影人的各个部件用非常浓重的颜色均匀涂抹,以使造型更形象,这叫“平涂”工艺;在给影人染色时按颜色的深浅层次均匀地分别着色,称为“分染”,以使造型栩栩如生且更具立体感。第四阶段是阴干:罩油完毕便将影人部件架在竹筐上,直至阴干。放竹筐的地方既要通风又要无尘,不能沾尘土,更不能用烈日晒。第五个阶段是安装操纵影人的手杆、主杆、副杆,这一步骤一定要把各个部件在阴凉干燥处彻底晾干。操纵杆高25~35cm,直径0.6~1.6cm,一般用竹棍或高粱秆制成,用细铁丝连接影人。主杆直接连接影人肩部或胸部、颈后部位;连接在影人手中的是副杆;手杆是演出时套在影人手部的细铁丝。
2.造型艺术
民间流传的“柳叶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揭示了桐柏皮影戏“生旦丑净,形容酷俏”造型艺术的真谛。
桐柏皮影戏中生、旦的脸部造型一样,都是细弯弯的柳眉,额头与鼻梁连成一条直线,称“通天鼻”。鼻翼与人中区域的线条既清晰又逼真。细长的凤眼略微向下直视,上下眼睑各画有两条眼线,颇为写实。无论生还是旦,都是紧抿鲜红的小嘴唇。文、武生造型基本一致,只是眉毛有区别,武生的眉型是英气的剑眉,而文生的眉型是一般的弧形。老生与小生的造型也一样,年纪大点的角色则在额和脸颊处画几道黑色的弧线,表示皱纹。净角造型的眉型又直又粗,大致为火苗状的风火眉。鼻型特别夸张,又鼓又大,神似狮子与牛的鼻子。最夸张的是鼻梁最上方与额到鼻头的凸起。脸部外侧、下巴、脸颊都涂上一块相同的色块,红净涂红色,黑净涂黑色。面部整体显得粗犷。丑角眼睛四周、脸颊画上一些黑花点,意为“麻子”,强调其丑陋之貌,在雕刻眼睛时要显出其呆滞的眼白。妖怪的造型多采用去线留皮的雕刻方法,圆眼狰狞,巨齿獠牙,用“口似血盆牙似钉,两目炯炯赛铜铃”来形容恰如其分。为了突出文、武行当的不同,艺人别出心裁地创造了“文手”与“武手”。“文手”的食指与小指无论是旦角还是生角均略向上翘,与戏曲中的兰花指相同。“武手”又称“拳手”,即手是握拳之形,表示武将。
皮影戏台四周都可供观众去欣赏,在布置影人演出舞台时设观赏区和表演区,在表演区设一道帷幕(戏台表演区的核心部位)以遮挡操纵皮影的演员,帷幕位于前墙的正中间,平常多用木板并排封,演出时取下中间的木板,装上演出用的帷幕。帷幕的大小由影人的大小决定,以突出影人的表演。帷幕两侧多有圆木柱,柱上有楹联,如“百万世事三星月,千古风流一世间”等,专用于迎神赛社的皮影固定戏台。不同村落戏台大小也不同,主要是与当时兴建者的经济实力、对皮影戏的关注度有关。现在这些专用戏台多已停止使用,各地都在演出前临时搭台。现在的皮影戏台汲取其他艺术之长,不断改进和发展舞美的各种新技术表现手段营造表演氛围,设有边幕、沿幕、天幕等幕位,组成一种轻便灵活、适应多种表演形式的皮影戏舞台结构,使皮影表演艺术效果更具综合性。
1.演出分工形式
皮影戏存在一套内部运作、交流协作的机制,戏班成员各司其职,并进行紧密、默契的配合,确保演出顺利进行。人们通常用一副对联“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来形容桐柏皮影戏艺人。艺人人数一般在1~10 人,大都是多才多艺的,既能操纵、说唱,又能伴奏。
皮影戏演出分为“前场”与“后场”。伴奏细分为武场与文场。艺人在演出时表演与伴奏是互为交叉的,既是表演者又是伴奏成员,同时,在表演上艺人可以一人同时包揽所有的角色行当。负责操纵的艺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而这些艺人有时还要和其他艺人一起承担唱念、伴奏职责。除了操纵者,负责唱念的艺人因其嗓音条件不同按生、旦、老生、净等来分工。这种分工的细化使行当的艺术特色得到了体现与区分,桐柏皮影戏的演出分工也达到了相对完备的阶段。
2.演出人员收入分配形式
由于唱念艺人的作用重要、地位高,过去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分配收入的时候,唱念艺人所得收入稍高。据皮影戏艺人介绍,一个5人的戏班,如果一场演出戏价是500 元,一般艺人最多拿80 元,而唱念艺人可以分得150元。戏班演出时一些额外的收入,如红白喜事所拿的红包、喜钱,过去常规是给唱念的主要演员,现在演出市场凋零,从业艺人大量减少,组班愈加困难,唱念的主要演员戏份儿还是最重,收入却和大家一样。
皮影戏剧本是由民间艺人创作的,都是用于实际演出的脚本。从构成上说,它由唱词和念白两大部分组成,唱词主要用于抒情,兼有叙事的功能;念白主要用于叙事,兼有插科打诨之调剂作用。在演出上也体现为边说边唱、说唱结合的形式。有以口述形式存在的剧本,即“无本之本”,它完全依靠艺人的记忆来口头传承;还有以书面文字抄写的完整剧本,有完整的唱词与念白,有的还标有简单的人物(舞台)提示。口述本、提纲本与书写本在唱念运用上有很大差异,口述本—提纲本—书写本,是皮影戏剧本从动态到静态、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转变,实际上便是唱词和念白的运用从随意到稳定的变化过程。在口述本与提纲本中,艺人们随口说唱,每一次演出唱念内容不一定相同,全由艺人临场组织,长短自由控制,但容易造成忘词、衔接不上的麻烦。采用书写本后,艺人照本宣科,唱念内容固定不变,即兴发挥少,把艺人从临场编造说唱故事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从强调故事性到讲究艺术性,用更多精力、心思来丰富提高唱念的艺术技巧。
1.唱词
桐柏皮影戏的唱词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基本单位,多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本句式。有一部分唱词是由这些句式变化而来的八字句、九字句等,也有一小部分是吸收民歌小调的长短句。在具体运用中,艺人们还会随兴添加衬词,使演唱更为顺畅。如,七字句《孔明出祁山》中“可恨孔明智谋多,夺取三郡真可恶,曹真领兵将贼破,但得一着满盘和”。桐柏皮影戏唱词都有着严格的韵辙要求,唱词合乎韵辙,即同一段唱词的最后一个字押同样的韵脚,一韵到底,这样唱起来顺耳、动听。唱词中还经常穿插衬词,桐柏皮影戏中衬词的作用:一是表达唱词句意的需要,起补充与连接作用,便于行文演唱;二是为了在演唱时更方便行腔转调而添加。如“料着不能回家去,(你)老爷可怜发善心”,这两句本是七字句,添了衬词“你”后起了连接与补充的作用。
2.念白
念白又称“道白”“说白”,它在皮影戏演出中具有叙述情节、塑造人物、活跃现场气氛的突出作用,与唱词抒情功能相辅相成,形成说唱结合、边说边唱的风格。从内容上分:上场引子(皮影戏开场时,人物临上场前所念的与开场相接的内容)、上场诗(主要人物念完上场引子后紧接着所念的四句诗,而次要角色只需念两句)、定场白(主要人物念完以上两种后的一段独白,用于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世等)。从口音分,桐柏皮影戏中的念白又有韵白与本白之分。韵白是带了韵的念白,读音咬字从一声到四声,语调层次分明、顿挫之中又不失铿锵;本白即“方言白”,是根据地方语音语调来说白。桐柏皮影地方语言丰富,还有不少黄河流域豫、陕、晋三省的民间口语、方言,艺人们善于利用这些说白,表演时生活化又很随意,并着力渲染以增强演出的趣味性。
在皮影戏行内流传着“可以唱几千遍的戏文,却不愿说一句道白”的谚语,强调了念白的重要性及难度。
桐柏皮影戏的剧目多样、题材广泛,产生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剧目,其历代相传的剧目有一百多个,保留剧目有《杨家将》《隋唐演义》《雌雄剑》等。取材于民间故事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取材于发生在民间的事,以影戏格式来编写;二是根据流传的神灵鬼魂故事或其他史事来编写。在大量的台本剧目中,除可以归结成故事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地域性特点突出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约定俗成的剧目结构框架形式。
这些基本的框架套路,戏路大体一致,具体情节多有差异。在缤纷繁杂的情节中,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每部戏中均有山大王的设置。作者通过山大王之口,抒发胸臆,曲线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二是每部剧目中必有神仙下凡、妖魔出现,双方斗法,神仙取胜,以表达美好愿望的寄托:邪不胜正,奸不胜忠,恶不胜善。但有些剧目受时代的限制还是较明显的,如对下层人民的揶揄鄙视、对愚忠愚孝的肯定与张扬、对妇女的歧视、对低级趣味的迎合、对因果报应的教化等。当然,桐柏皮影戏绝大多数剧目的主导思想和故事情节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些剧目是民间百姓获得人文历史知识的通俗读本,是民间百姓安身立命的生动教材。
皮影戏的唱腔起唱部分的头两句叫曲头,唱腔的最后两句称曲尾,中间大部分唱腔叫曲身。声腔中多结合道情、蒲剧和眉户。道情戏唱腔最大的特点是在结尾时有众人相和的拖腔,场面非常热闹,其声腔悦耳、细腻,所唱的内容大体都是道家的故事情节;蒲剧唱腔一出口就起于较高的音区,中低音区用真声,高音区一般都用假声位置唱,声音洪亮、高亢,富于激情,其演唱的音域非常宽广,主要流传于山西省南部的蒲州地区,故而得名“蒲剧”;眉户擅长表现悲愤、凄凉、低沉的音乐情绪,有着较优美、细致婉转的唱腔色彩,它主要流行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域。
皮影戏的板式主要有慢、中、快、散四种。此外还有叫板、摇板、散板、回龙等。伴奏乐器丰富多样,早先的影戏中文、武场伴奏只有两人专司,即一个掌鼓板,负责鼓、钹、板、锣,另一个拉四胡,其他较为次要的打击乐器如小钹、手锣等则由其他唱念艺人兼职。条件好的戏班,在武场中出将入相、升殿坐帐等大场面除了用到较多的打击乐器如鼓、钹、锣等,也用到了唢呐。在这些乐器中,四胡音色明亮、和谐动听,用于拖腔保调是极好的乐器,属文场主要的伴奏乐器。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皮影戏班或原有的戏班精简时,二胡、钹、锣之类的乐器常被省掉,而四胡是不可缺少的。
皮影戏中影人的服饰冠戴与履在古代还是不同地位与官职的代表,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地域色彩也非常鲜明。“服”,指的是衣服,“衣裳”的学名;“饰”是偶人佩戴的装饰品;冠即为帽子;“履”俗称鞋子。影人由头与身子组成。头分生、小、大、髯、丑等,其造型各异,冠履与服饰也各有讲究。
各类造型的装饰图案不仅细致且很有规矩。蟒袍饰有蟒龙、云片、江水、海崖。桐柏皮影戏中影人还有荷包、搭包、腰带等多种饰物,独具特色。
桐柏皮影戏影人的冠履服饰,除了演绎清代故事特殊外,其余各朝代人物的服饰冠履大体是基本相同的。以简洁替代繁杂,犹如在祠堂庙宇中的雕刻或壁画,采取不分朝代的办法,都是桐柏皮影戏艺人雕刻制作的生动具体的原型。
皮影戏是一种高度综合又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与丰厚的文化艺术积淀。皮影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地方特色戏剧艺术的奇葩。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多种音乐文化元素不断充斥着整个市场,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等种种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皮影戏的对外传播。
以桐柏县为例,如今的桐柏县内只有几个皮影戏班子,却已趋向饱和,艺人们不得不把触角延伸到邻近地区。曾经繁盛一时的桐柏皮影戏,观众日益减少,前景堪忧。若要让这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还需要新的故事剧本、新的人物形象,并与现代科技与网络平台相结合,融入时尚音乐和现代舞蹈艺术,尝试在影视、广告、周边产品等领域拓展舞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
皮影戏历史悠久,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载体,它蕴含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基因,彰显着独特的精神特质,反映了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态度与娱乐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又是一项新兴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皮影戏演出等的经济收入及以此带来的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收入,在河南未来经济文化发展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它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与欣赏价值、文学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桐柏皮影戏保留的大量艺术作品,是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创作的,反映了人们的艺术才能与创造力;其剧目中含有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其中包含着很多传统文化内容,是社会价值、民族凝聚力认可的能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桐柏皮影戏的对外传播,必须逐步加强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皮影戏部分资源的留存一方面是靠延续的民间风俗习惯,例如过年过节等传统习俗约定俗成的表演;另一方面还要借助人们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才能实现皮影戏对外传播的具有可持续保护与传承的可能性。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及一些老艺人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桐柏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蔡正祥、彭大义、蔡正伟、岳有峻、李光红等非常热爱这门技艺,受家传影响或是师傅的传授,熟练掌握了皮影戏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他们中多数人已从艺30 多年。为了顺应新形势、新市场的需求与挑战,针对当今时事整编戏曲剧目、利用现代科技声响与舞台设计,融入了一些时尚的音乐等,不断对皮影戏进行整合与尝试,力求旧貌换新颜。他们根据皮影戏的表演特点“以影像人”,结合当地多种戏曲表现形式,其操纵技术、结构装置、造型艺术也日臻完善起来,并经常带团巡回城乡进行传播与传承的演出与宣传,深受群众喜爱。2017年5月23日至25日,央视7套《乡土》栏目摄制组来到桐柏县,在县委宣传部的组织协调下,深入吴城镇王湾村、月河镇林庙村进行了取景拍摄;2017年6月22日,央视7套《乡土》栏目于当日12时27分首播来自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喜欢皮影戏的人们》,并于23日14:13分进行重播,在桐柏县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央视7 套播出的《喜欢皮影戏的人们》是对桐柏皮影戏一次很好的展示和宣传,进一步提高了桐柏皮影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8年4月为期3天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第三期讲习班开班授课,桐柏县文化馆馆长满歌、民俗文化专家李修对为讲习班授课。通过培训交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的传播工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后继有人。在政府与皮影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作为一门古老的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皮影戏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和日本学术界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桐柏皮影艺人也曾多次受邀到香港、深圳等地展演……
面对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文化多样性趋势的推进,为了避免桐柏皮影戏这样靠口传心授的模式来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衰退,避免一些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皮影实物、优秀的传统剧目和高超的表演技艺被逐渐损毁或遗失,我国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目标,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对外传播工作也提到了日常的工作与会议议程。2011 年6 月1 日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政府和法律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外传播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现实性也进一步增加。桐柏皮影戏老艺人蔡正祥所说:“谁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进行保护与宣传,谁就是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及从事皮影艺术行当的艺人们来说就是个功德无量的人啊!”
“三尺生绢做戏台,能复幻千年陈迹,全凭十指逞诙谐,可聚万古奇情。”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地方特色曲艺——桐柏皮影戏,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对外传播的路径上,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定会让地方特色文化走出中原、走向世界,让中原地方特色曲艺之花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