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楠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电视民生新闻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已有十多年,它以其特有的贴近性、服务性、实用性,以及关注民生的独特视角,成为各地电视台的收视担当。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例如,内容片面缺乏深度,形式上有庸俗化趋势,舆论引导水平有待提高,服务性实用性不足等。因此,如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合理构建民生视角,延展报道内容、拓展报道形式,就成为众多电视媒体当前以及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成为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自身价值的新路径。
本文主要以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630 公开课周末版》为例,结合作者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和思考,尝试进行总结、梳理。
《630 公开课周末版》是重庆广电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的子品牌,主要依托栏目自身海量新闻素材,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聚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播信息、寓教于乐,达到普及知识、普及法律、生活提示、行为指引的目的。
选题内容大都来自本地新闻,天生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对内容的二次加工,也绝非简单的1+1 炒冷饭,而是要从中寻找共同点、关注点,确定方向和主题,让新闻内涵和信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拓展和丰富。
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加工,可以把个体事件、个案,延展到公共领域去,提升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从而对公众的道德观念、健康观念、消费观念、娱乐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公众的法制意识。同时,这样的整合加工,也让《630 公开课周末版》更具有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更能体现“天天630 贴近老百姓”的栏目宗旨,体现节目的实用价值,让人明白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值得注意和警醒的地方。
例如《630 公开课:理性“追星”》,就是对天天630 曾经报道过的、一帮年轻粉丝盲目追星、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这一新闻事件的回顾、梳理,同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新闻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解析、解读,引导广大粉丝理性追星,明白行为边界在哪里。
和常态新闻相比,《630 公开课周末版》更加体现手法上的变化,内容上更具有方向性、目的性,每期节目要表达什么主题、要传递什么信息,都清楚明了,观众接收起来更轻松。
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和样态,《630 公开课周末版》更加注重表现手法的创新,更加注重角色化演绎、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呈现、趣味化展示。
作为整个版块的“主角”,《630 公开课周末版》固定了一名主持人。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主角”实际上被赋予了“老师”的角色化形象,其话语的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固化和肯定。
主持人的播报,和观众惯常看到的新闻节目相比,更加强调故事性。把故事讲精彩、把故事讲透彻、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是最基本的要求。新闻内容故事化,可以让版块传播更生动,更具有可看性。
《630 公开课周末版》的节目包装,强调了场景化特色。为了让观众认真“上课”,更加有代入感,主持人出像时专门采用了虚拟化手段,把环境打造成“课堂”;需要着重强调、需要敲黑板划重点的时候,“粉笔书写”的内容,会适时出现在虚拟黑板上,观众的“课堂”体验更强,更加身临其境。
节目展示趣味化,是增强传播力的路径之一。后期制作上,编辑会更多采用新媒体传播的表达元素,更加注重短视频传播技巧,让大屏节目展示,更能符合当下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习惯。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融合传播成为大趋势。《630 公开课周末版》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630 公开课周末版》在选题、主题确定阶段,就充分考虑社会热点和网络传播特点,力争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向而生,彼此促进,扫清大小屏之间的障碍。
2.《630 公开课周末版》除了在大屏电视端播出外,还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进行剪辑,加工成符合新媒体使用的形态,并同步在自有新媒体平台和多个商业平台实现精准传播,形成“共振效应”。
3.广泛意义上讲,大多数新媒体虽然形式新颖,包装华丽,但内容空洞、哗众取宠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而“出生”于传统媒体的《630 公开课周末版》,却具有追求严谨、真实的先天优势。这样的优势,让节目本身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更容易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与时俱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节目形式,不仅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且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实践来看,《630 公开课周末版》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创新,无疑在发挥节目粘性、巩固收视基本盘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