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威 江苏师范大学
三餐,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缩影,是古老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吃,是一种艺术,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中国人的精神文明,是在食物中寄托的种种情感,是爱与希望。正如影片中一名上海普通的中年妇女所说:“美食是一种温柔的武器。”是美食让这些人殊途同归,心系一处,这也是导演传达的美好的情感。
影片一开始画面便呈现满目的“中国红”,配以笛子悠扬的音乐,开头即泼出了一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面条、筷子、煎饼果子、咸鸭蛋……这些一出生变被贴上“made in china”标签的特色美食,在影片中屹然化成一种民族的符号,一种心灵的归宿,也会接下来的叙事奠定了基调。影片多次运用快、慢镜头的切换作为对比:在大城市里摸爬滚打的技工徐磊吃着便捷却乏味的盒饭与老家亲人慢悠悠运用老土方制成咸鸭蛋的对比;城市中数以万计的快速移动的人流与切换至大山里小溪缓缓流动,虫鸟振翅高飞的特写作对比,无不流露出本片的主题:发展与民俗,美食与人性。色彩的选择与镜头的运用特别独具匠心,影片着重表现了食物的色彩,极其鲜艳明亮的颜色给予了观影人极大的冲击力与吸引力,尤其善用特写镜头,将这种冲击力放至最大,鲜红的辣椒在捣盆里四散飞舞,迸发出一种积极热烈的生活态度,厚黄的盐泥在封盆里流动,又寄寓着生命的厚重与不息,食物放至嘴旁的慢镜头与口腔嚼动食物的特写,导演极擅长用这种镜头来表现食物的美味,含蓄却总让人印象深刻。
《舌尖上的中国》在音乐方面的应用也令人拍案叫绝。因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文菲夫妇只能通过每日一个视频与儿子团圆时,哀伤又抒情的音乐缓缓流入人们心房;高考终于结束,同学们近乎疯狂地将书撕扯洒出教学楼时,又配以轻快节奏的音乐;影片的后半段,那仿如溪水倾泻的山歌声,更是民族的声音,是纯朴农民未经城市浊染的声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喜静乐悠”的声音。开场神秘而空灵的乐声,平添了几分高雅,纵观整部影片,大多充斥着或急或缓的音乐,而每当乐声响起,总有几分深意待人发觉。影片采用画外音独白的方式,来向我们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每一道不同的美食之间镜头过渡的异常自然,有理有据,借助地域与地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美食娓娓道来。人与人之间同时也借助美食联系在一起,中国各地不同的文化风俗也以美食的方式借助人来传播、联系,各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各地不同的文化风俗,由美食连接,由美食表现。影片想要表达的也就是人本身及由人产生的文化与联系。
《舌尖上的中国》会在影片中暗示性地向我们诉说了两种事物——“朝菌午食”的见手青与骑着单车一跃而下的北京青年。影片中说,见手青是一种带毒性的野生菌类,可即使含有微毒,阴气鲜美异常的口味,又迎来无数人的热衷。这里多像如今挣扎在大城市里为了追求梦想而献身的“北漂一族”,明知是巨大的漩涡,也终其一生无法匹至于内心的向往。而天生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北京户口青年却弃于繁华与物质于浊物,一心与妻子寻求内心的安逸与空灵。色彩纷呈、令人垂涎的画面,也有助于纪录片主题的表达。一张张吃饭时焦急、垂涎、笑意盈盈的面孔,表现了吃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人们生活的希望与源源不断的动力。简单美味的早餐能够真正唤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吃的力量之大,它蕴涵着无尽的能量。
本片的主题是以三餐体现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导演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思考。在重庆,早餐的节奏非常之快,而重庆人也同样适应这样的节奏。而在广东这座一边托举发展,一边托举传统的城市中,年轻人没有时间像他的父辈那样享受食物,他们为了生计而与美食擦肩而过。而在户外打工的人们也只能依靠食物与故乡相连。在中国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里总有人为了各自的理由,以不同的方式诠释对食物的意义,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境,但都可以找到方法使自己找到与美食相连的方法,从而找到家的记忆,从而为整个中国的美食画幅添上最美丽的一笔,这就是中国人对食物的态度。
张爱玲说:“我们每一人,都住在各自的衣服里。”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世间冷暖,感情即是纽带,亲情、友情、爱情,极像是陈列开的美食。分离正如黄连之苦,愤怒好似重庆之辣,忧伤恰为武汉之咸。影片毕,留给人们深刻的思考,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接踵而来的,却是民族手艺的失传,人们日益接近自己的梦想与理想中的好生活,却忘却停下匆匆的步伐,坐下来好好品尝一碗充满家乡味道的面。影片以火爆的中国红开头,又以之结尾画上一个句号,可人文风俗的遗失却仍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