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
【摘要】 《荷塘月色》文本结构主要表现为三部分,三部分联系极为紧密。从文本的行文意脉来看,从“寻找月下荷塘”的现实世界到作者联想想象中的“江南采莲图”正是作者对精神上的“桃花源”的尋求过程。现实与理想的连接点,正是“荷塘月色图”。
【关键词】 《荷塘月色》行文意脉 现实与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220-01
《荷塘月色》一篇作为高中教材名篇,通常的课堂教学往往只在进行结构特点的教学时点出文章的思路过程是“不静——寻静——得静——出静”,认为“荷塘月色图”正是作者得静之处,而作者的感情线索,也无非扣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知人论世,谈其“思乡之情”,是“白色恐怖下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是“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然而这都是读者主观上从“不宁静”三个字联想到的,只是对当时知识分子群体普遍心境的套用,而不能真正揭示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的具体情感表现。
《荷塘月色》分“寻找月下荷塘”“荷塘月色图”以及“江南采莲图”三部分。一般大家更注重第一二部分来照应上一段所表现的“主题”和思路,而笔者以为,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才是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桃花源,也正是作者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真正让他“出静”的地方。
第二部分“荷塘月色图”中“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看似作者寻求到了宁静,所以姚敏勇先生认为“现实中的清华园荷塘显然难以寄托作家内在心绪的需求……于是,他虚拟了一方‘荷塘”。在作者的笔下,荷塘月色是宁秀雅洁空灵静美的,这也是姚敏勇先生认为荷塘是虚拟的造景的原因,“据人回忆,当年清华园确乎有一个荷塘,可是其地杂草丛生,断砖残瓦,冷落凄凉,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美景判若两极。”然而我以为,正是因为心里不宁静,而主动寻求宁静,所以作者才来到这个荷塘。荷塘月色从客观上变成了作者调节情绪的载体,作者的负面情绪要经由这个荷塘散发掉,所以作者会主动忽略掉荷塘的平淡凄凉,只注意到荷塘更美的一面。而同时因为黑暗和月色凸显出的明暗浓淡的光影,荷塘的美丽动人更加突出;作者对驱散不宁静心情的急切,也强化了荷塘的美丽。然而作者的情绪并未真正完全抽离“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并没有继续在“不宁静”、“宁静”中纠缠,转而写起了“江南采莲图”。中国古代描写荷莲的诗赋何其多!为什么只选这两个呢?
《采莲赋》、《西洲曲》描写的正是古旧江南日常生活画面,此处作者摘取的两个画面,一是少年男女采莲场面,描绘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一是男女相思之情。此处情爱之美,不仅美在其感情的纯净热烈,美在相思的赤诚坚贞,更美在感情的自然而然的勃发。作者此时的心境,在《那里走》一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像钱理群先生所说“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这种彷徨和对前路的悚然,让作者更需要一个自然而坚定的世界和信仰,一个“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从眼前的社会现实联想到于此时社会现实颇为相近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相对平静安宁的环境下优美的江南想象带给作者一种精神上的宽慰。这种精神上的宽慰让他产生了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所以与其说他怀念江南,不如说他怀念的是处于文人想象中的优美的古旧情境,是知识分子审美意愿下的桃花源。
文章三部分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正是因为第一部分的“不宁静”,才有文章后两个部分的“寻求宁静”,然而我们一般认为,作者所获得的的宁静,正是从美丽的“荷塘月色”中获得,所谓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正是“荷塘月色”的梦的氛围和意境。然而从文章意脉来看,朱自清所说的“另一个世界”,恐怕不仅仅只是“荷塘月色”的世界,而更是“江南采莲”的世界。朱自清经过现实的“曲折的小煤屑路”,来到“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荷塘的梦幻的世界,排除掉所有现实因素的影响,最终进入到只有自由与美的江南采莲的场景中来,完成一次自我灵魂的解放。
而“荷塘月色”图,只是进入用自我意识构筑的桃花源的一个途径,只是吸引朱自清进入桃花源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同时,作者对桃花源古典母题的重新构筑,更好的印证了第一段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思乡之情”或者“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也不能用“白色恐怖下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简单概括。这就是外部世界和个体内心世界不能同步造成的对心灵的挤压,是一种不知道往“那里走”的彷徨之下的灵魂的喘息。同时,这种解放最终走向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图式中的江南,也表明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虽然受五四精神的哺育,然而从文化心理上讲,仍然不能摆脱中国传统。这样的理解,对我们为什么要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读者认为文章的思路过程“不静——寻静——得静——出静”只是一个和作者行踪相似的圆形路径,而笔者认为,作者的“不静——寻静——得静——出静”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式路径,作者对宁静的理解和追求,在“江南采莲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发。
注:本文系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YJ2015ZB03)
[ 参 考 文 献 ]
[1][2]姚敏勇.《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名作欣赏[J].名作欣赏杂志社,2003(4).
[3]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宁静》,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第179页,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