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饲养活动中发展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2020-01-16 07:40金丽婷
黑河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能力兴趣

金丽婷

[摘 要]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最终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结合《饲养小蝌蚪》,阐述了在饲养活动中教师如何顺应幼儿的兴趣,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支持幼儿自发生成探究活动。

[关键词]饲养活动;科学探究;兴趣;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园的饲养活动中隐藏着很多教育价值,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饲养活动时应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顺应幼儿的兴趣,抓住饲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有效的教学活动基于幼儿的兴趣,幼儿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应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生成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关注谈话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饲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参与饲养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在饲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交流中的有效信息,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带领幼儿开展探究活动。比如,幼儿在自然角初次观察小蝌蚪时,自发讨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在随后的交流中,个别幼儿提出问题:“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什么时候开始变?”的问题,教师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带领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进行探究。在发现小蝌蚪四肢发生变化后,教师听到不少幼儿提出这样的疑问:“小蝌蚪为什么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的?”教师随即将这个有趣的问题和幼儿一起探讨,幼儿大胆提出猜测,最后,教师带领幼儿查阅资料一起验证猜想,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2.捕捉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戲和偶发事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饲养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偶发事件,教师要当一个有心人,善于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幼儿,对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敏感捕捉饲养活动中隐藏的教育资源,生成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科学探究内容。例如,在给小蝌蚪换水时,幼儿偶然发现篮子上出现“尸体”样的不明物,这让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奇怪的现象给饲养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有趣。教师将篮子上的不明物收集起来,并且组织幼儿对不明物的外形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幼儿一边观察一边热烈讨论,有些幼儿提出这个不明物是死掉的小蝌蚪,有些幼儿则认为可能是小蝌蚪蜕皮的产物。为了找到真相,师幼一起分析并查阅资料,最终发现小蝌蚪原来有蜕皮这一生理现象,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3.把握时机,促进幼儿有益经验的发展

在饲养活动中,教师应把握时机,支持和推进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在接触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例如:幼儿在换水时发现了蝌蚪的蜕皮产物,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个别幼儿忍不住用手捏起产物想瞧个仔细,看到幼儿对产物如此感兴趣,那何不把握当下时机,丰富幼儿的知识呢?于是,教师将产物取出和幼儿一起探究。教师鼓励幼儿先自己观察,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触觉,发现产物的基本特点——摸起来软软的、滑滑的,外形和蝌蚪一样。细致的幼儿还发现,产物里面有像大肠一样一圈圈黄色的东西。“老师,这是什么?是蝌蚪的大肠吗?”幼儿好奇地问道。最后,大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圈黄色的东西叫卵黄。小蝌蚪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的卵黄供给营养,当蝌蚪慢慢成熟时,它开始蜕变,蜕皮,从而长出四肢。幼儿在饲养活动中,积极参与每一环节,教师把握教育契机,通过与幼儿一起探索,能使幼儿掌握丰富的知识,促进幼儿有益经验的积累。

二、鼓励幼儿的持续性观察,做有深度的探究活动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

1.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支持探究活动的开展

在饲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活动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其观察与分析的能力。例如:在观察小蝌蚪蜕皮产物时,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功能观察小蝌蚪蜕皮的产物,幼儿通过乍一看、仔细看、摸一摸、闻一闻等观察手段,概括总结出产物的基本特征,并发现产物中含有黄卵的成分,使探究活动更加科学精准。幼儿通过观察,进而感受,再深入思考,只有这样,其观察才是真正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才能更加深入。

2.引导幼儿在持续观察中推动探究活动的开展

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随便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观察事物,并且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持续性观察,从而推动科学探究活动的进程。例如,幼儿通过为期一周多的持续性观察后总结生长变化过程:小蝌蚪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尾巴缩短。从只有一条尾巴的小蝌蚪变成有四肢的小青蛙大概持续1周多的时间。通过这种持续性的观察,幼儿能很好地感知事物的前后变化,也使探究活动多了一份期待。如果没有持续性的观察,幼儿不可能发现小蝌蚪的变化规律。可见,鼓励幼儿对某一事物进行持续性观察,对于科学探究活动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幼儿发现事物规律和获取有益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支持幼儿的推理与验证,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己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分析和验证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1.重视幼儿的猜想,为幼儿的验证提供支持与帮助

幼儿的猜想假设是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前提,幼儿只有带着自己的猜想进行探究,才能真正进入探究的状态。在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材料和工具,以支持和满足幼儿科学验证的需要。例如,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小蝌蚪的产物总在变少,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大家觉得产物被小蝌蚪自己吃掉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最后,按照幼儿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将1个产物放在一个小水缸中,并放入5条小蝌蚪,等到明天早上再来看,如果产物没有了,说明就是被小蝌蚪吃掉了。幼儿最终发现水缸中的产物被咬剩下一点点,实验证明,小蝌蚪会吃掉自己蜕皮的产物。又如,当幼儿发现水缸中很多小蝌蚪离奇死亡时,他们主动猜测蝌蚪死亡的原因。很快,幼儿通过观察4个水缸中蝌蚪的死亡情况,推理判断后发现其中规律:死掉的都是长出四肢的蝌蚪,没有长出四肢的小蝌蚪都还活着。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推理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开始主动思考——如果要继续饲养小蝌蚪,应该如何为它们打造适合的生存空间呢?为此,幼儿又提出很多猜想,并尝试给小蝌蚪改造生存空间,通过自己的猜想——操作——验证,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2.有效的师幼互动,为幼儿后续探究创造机会

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教师应给予幼儿合适的操作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要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迅速获得有益经验。“小蝌蚪变青蛙”的课程故事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师幼互动。在这里,看到的是师生间创造的互信合作的关系,为幼儿后续的探究活动创造了机会。

在“饲养小蝌蚪”整个活动中,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入手,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和实验等形式,完整呈现幼儿在饲养蝌蚪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在饲养活动中,教师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推理并设法验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激发幼儿的探究興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梅宝.浅谈基于生活开展的有效教学[J].幼儿教育研究,2018,(04).

[2]何仲娥.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5,(03).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探究能力兴趣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