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总目录

2020-01-16 20:56
关键词:文化研究

·中国农村研究·

乡村治理现代化(笔谈一)

任剑涛,姜晓萍,贺雪峰,宋亚平,项继权,陈文胜,唐 鸣,吴理财(1,001)

乡村治理现代化(笔谈二)

安明友,贺东航,刘 伟,蒋英州,崔 晶,袁方成,李荣娟,罗 静,马奇柯(2,001)

·民族地区治理·

青年返乡服务型精英:乡村治理权威结构的新变化

李雪萍,吕明月(1,024)

断续型治理:可持续性维度下基层治理模式的困境研究

——基于武陵山区R镇的基层治理实践

徐 娜(1,031)

精准扶贫背景下村级公共物品管护的实践逻辑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

方 帅(2,028)

精准扶贫中村干部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

许 晓,季乃礼(2,035)

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机制、关键领域与经验供给

——第四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陶珊珊,肖 凡(2,044)

我国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智能化路径选择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角

高向东,高鹏飞(3,001)

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市民权益保障研究

朱 军(3,008)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研究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李晓婉(3,016)

靶向治理:中缅边境社会风险治理模式创新

马光选(3,023)

论边境治理中边民角色的转换与重塑

夏文贵(3,031)

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阈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宋才发(4,001)

我国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立法建构

——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立法调研的典型经验

李 勇,冉艳辉(4,010)

“智能+”场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创新研究

何继新,何海清(4,017)

数字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基层治理逻辑变革研究

刘 凤,杜宁宁(4,028)

社会转型、农业革命视角下的群众工作与乡村振兴

——以武陵山区基层实践为例

谭同学(5,001)

基层流域治理的制度密码:围绕江汉平原河湖治理的讨论

李松有(5,008)

大数据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创新研究

马伟华,兰金奕(5,020)

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评估的实践反思

田 铮(5,027)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及新时代重点内容

李增元(6,001)

公信力重建:从扶贫困境破解到村级治理创新

徐晓军,袁秋菊(6,011)

嵌入式治理:国家政权建设与村落自主性关系模式的再审视

徐 琴,叶娟丽(6,019)

论我国边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朱碧波(6,027)

新时代文化戍边的理论意蕴及实践

吕朝辉(6,034)

·民族区域发展·

旅游产业依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门槛效应

——基于75个民族自治县的实证研究

张大鹏,涂精华(1,038)

民族地区农户土地依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基于巴东县的实证研究

邓苏玲(1,046)

精准扶贫:地方经验、现实困境与实践反思

——以贵州省苗县为例

郭儒鹏,周冬梅(1,05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重构

陈学兵(1,063)

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陶小龙,余 虹(2,050)

促进还是抑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研究

闫海春(2,06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民族地区减贫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2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实证研究

赵周华,霍兆昕(2,068)

工业型乡村的集中居住:演化、价值及其限度

申端锋(2,077)

中国农村土地功能更迭的表象、本质与未来

易忠君,王振中(3,039)

武陵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走马镇的调查

高元武(3,046)

新型城镇化对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

王 凯,林 惠(3,056)

区块链视域下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及破解

——以云贵川地区为例

吴黎围,熊正贤(3,064)

脱贫攻坚背景下驻村干部的“诉苦”研究

——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X县的考察

方 菲,吴志华(4,034)

互动式治理及其实现路径

——L县政府的扶贫工作调查分析

田 丹(4,043)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产业化的活力隐忧与路径选择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调查

周冬梅,张文明(4,051)

民族地区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

——基于湖北星斗山的实证研究

王孔敬,高梦琪(4,060)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测度与提升策略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的实证研究

杨宝强,钟曼丽(4,069)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高校实践理路

严 瑾,黄绍华(5,034)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

邓小海,肖洪磊(5,042)

湖北武陵山片区产业结构协同测度与演进趋势研究

李俊杰,谢宜峰(5,050)

民族特困地区旅游减贫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武陵山片区的证据

张大鹏,涂精华(5,058)

松绑、赋权、引导: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建设路径

——杜润生农民主体性建设思想的启示

李卫朝,荆玉杰(6,042)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社会支持研究

卢俊阳,邓爱民(6,051)

·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从“臭鸡枞”到“神菌”:物的流动、价值链与文化研究

郝国强(1,072)

身体语言表达、族群记忆DNA与族际文化互惠

——赛罕塔拉裕固族“赛马”的意义

刘茂昌,祁进玉(1,080)

音声中的心理灵活性:帕米尔人“玛度”治疗仪式的效用

郑艳姬(1,088)

中国民族志实践的当代进展与文化自觉

徐良梅(1,096)

实践、展演与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黄剑波,李 静(2,084)

民族志博物馆如何“翻译”物质文化?

——以美国拼布(Quilt)为例

罗文宏(2,09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创新

——以乱针绣为例

姚紫薇,狄 静(2,101)

窑神崇拜的“不定性”解释

——以景德镇风火仙师崇拜为例

崔 璨(2,107)

反思与展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30年

陈兴贵,王 美(2,114)

民间组织与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

——以中国第一农民诗社秭归骚坛为中心的考察

曹大明,李 阳,肖 竹(2,126)

“族格”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唐 鸣,牟成文(3,073)

民族政策多维分析框架的尝试性构建

赵志远,刘澜波(3,079)

增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三维路径

何 为(3,086)

共享与凝聚:数字“中国聚落”在海外留学者中的跨国构建

陈 雪(3,095)

圣—凡—俗:斯里兰卡康提“寺—城—乡”的民族志

余媛媛(3,102)

文化融入与族群认同:以欧洲苗族节庆活动为例

石 甜(3,10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

徐杰舜(4,077)

交通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以贵州省为例

吕 超,李臣英(4,087)

梯田观光、稻作农耕与民族文化的互利共生

——基于龙脊梯田“四态均衡”模式的考察

冯智明(4,096)

技术、权力与主体:医疗场域的孕产主体性分析

甘代军,李银兵(4,104)

跨国网络与中亚离散群体的认同建构

——以新疆乌孜别克族的跨国实践为基线

唐淑娴(4,113)

鸟居龙藏与西南中国

——以其著《西南中国行纪》为中心

杨志强(5,068)

僧侣的流动: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的族际关系重构

张振伟(5,076)

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悖论逻辑

李文钢(5,084)

结构、实质与哲学:人类学礼物研究的三种路径思考

张 爽(5,093)

家庭企业、熟人网络与市场机制

——对广州中大布匹市场的民族志研究

田絮崖(5,102)

在穗经营型少数民族移民聚集区的形成及其社会融入

杨小柳(6,061)

“活在脚下”:重庆F区街头修脚女工的自我认同建构

王文涛(6,068)

国家的具身与搬取

——对闵氏宗族祭祖活动中“仪式国家”的考察

杜 靖,李 娟(6,076)

政治人类学的三个里程碑及在中国实践的三次接力

李何春,张劲夫(6,089)

“采集民族志”在中国的实践

——以吴泽霖、林惠祥为中心的考察

张福强,高 红(6,098)

·民族民间文化·

国家在场、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以明清江南城隍庙为中心的历史透视

刘玉堂,张帅奇(1,107)

边境贸易史视角下的国家认同研究

——以云南为例

吴 曼(1,116)

体国经野:汉赋中的国家认知及其书写

赵金平(1,123)

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对佛山醒狮习俗的历史考察

谢中元(1,133)

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的传播困境及其对策

——以重庆走马民间故事传播传承为考察中心

徐金龙,曾晓梅(1,143)

清代满族说部的市民文化特征

苏 静(2,131)

八部大王传说与祖先记忆

——以酉水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为中心的考察

徐 媛(2,139)

中外文化中的血亲复仇现象研究

陈 红,岳小国(2,145)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论研究述论

胡建次(3,117)

地缘视野与文化安全关系研究

——以宁夏文学为例

车凤成(3,124)

民族文化仪式中的美学问题研究

——以道教斋醮科仪为例

刚祥云(3,132)

苗族信仰与其生计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以《苗族古歌》“蝶”“鸟”为研究中心

杨敬娜(3,139)

粉丝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以德云社相声为例

游红霞,田兆元(3,146)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力的因素与提升策略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孙传明,李浩(4,121)

新媒介语境下民族非遗的品牌叙事与传播取向

白志如,苏士梅(4,128)

精准扶贫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平衡机制研究

崔 磊(4,136)

空间位移:闽南民间信仰宫庙的城镇化变迁

郑容坤(4,14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新解

——中国古代交往行为美学的理论进路

曾仲权(5,110)

士人山水美学:晋宋山水文化的四重维度

程 磊(5,123)

重构:文化产业中的儿童与儿童文学

杰克·齐普斯,刘思诚,张举文(5,133)

乡村振兴视野下家风文化治理的演变逻辑及体系重构

刘 建(5,145)

明代汾州地区乡贤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影响特征

黄永林,任 正(6,106)

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隐喻

——以范庄龙牌会仪式为例

张 洁(6,114)

·民族民间文学·

朝鲜时代《燕行录》与清代满族女子的域外镜像

姚晓娟(6,124)

中国民间叙事中的美女蛇形象演变研究

刘俊妍,向柏松(6,135)

鄂东民间机智人物陈细怪故事的喜剧性文化审美特质

万桂红,胡可益(6,145)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
文化与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