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这表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条件下,边疆治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愈发突出。边疆治理是指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为核心的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地区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安全与稳定,依法对边疆区域内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活动及其过程。作为国家治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边疆治理既要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全局性、整体性、根本性、长远性利益,也要关照边疆区域特殊的治理需要和局部的治理目标。因而,迈向现代化的边疆治理既要高度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愿景和使命,也要充分体现边疆治理生态的特殊性。具体地说,边疆治理现代化主要涉及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治理方略科学化、治理制度及政策系统化、治理机制协同化、治理结构专门化、治理业绩高效化。(1)方盛举:《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戍边方略》,《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
新时代是全面建成社会小康的时代,是国家全面发展的时代,是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是大跨步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2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3)闻言:《坚持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6日,第7版。在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必将愈发凸显无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中国陆地边疆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境外文化的渗透性,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会滋生一些价值冲突、文化对立、心理隔阂,给边疆治理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与现实挑战,倘若一味依靠法律等手段的刚性运用,显然不足以彻底消除这些积淀于心理、文化层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所以,新时代条件下,从文化精神之维拓展与深化边疆治理方式方法,堪称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由此,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机理及其精神力量的文化戍边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引导、文明导向、行为规范、共识凝聚、社会动员、矛盾调适、和谐维系、利益整合、人格培育、精神塑造等多重功能,意味着科学设计和有效推行文化戍边,必定会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戍边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部分地区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文化及文化戍边做法的实践总结与经验介绍,对于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边方略的系统理论研究仍显不足。但也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戍边功能与作用的拓展深化研究。比如徐黎丽、杨朝晖等人从守卫和捍卫边疆地区国家安全的角度指出:“文化戍边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文化保卫边疆安全、发挥文化的非传统功能的一种方式。”(4)徐黎丽、杨朝晖:《论文化戍边》,《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再比如,方盛举从方法与策略视角审视文化戍边在边疆治理中的特殊功能,即“利用戍边文化所具有的‘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机理,对边疆各种社会主体复杂多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予以正确引导、合理疏导和有效规约,并以此达到守边、治边、护边、稳边、强边的功效。”(5)方盛举:《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戍边方略》,《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基于现有认识,本文试图从文化戍边适用的特定领域延伸到边疆治理的其他领域,并从价值内涵、基本要求、实践意义及推行路径等方面加以理论深化与实践拓展,以期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纵深推进有所裨益。
作为一种特别突出先进文化引领力、疏导力、规约力、内化力的文化戍边,必定有其建构的相关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文化软实力理论、文化软治理理论等。其一,文化软实力理论源自约瑟夫·奈提出的“Soft Power”概念。他认为,文化是展现“软实力”的首要资源,文化竞争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6)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1页。约瑟夫·奈提出的文化软实力理论,突破了过往国家治理一味围绕军事、经济打造的硬实力提升思路,为现代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其二,聚焦于文化本身特殊治理功能的文化软治理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调控导向功能、教育塑造功能以及传播辐射功能。(7)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44-46页。文化软治理中的“文化”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治理客体或对象,而是被视为一种重要治理手段加以运用,文化戍边的“文化”也是如此理解。
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是特定社会共同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慢慢积淀、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得到特定社会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和践行的价值观念、精神品格、行为规范、目标使命、理想愿景等的总和。特定社会共同体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共同体的所有成员产生引导、规范、控制、约束、凝聚、激励、动员等功能。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社会,小到一个事业、企业单位抑或一个社会组织,都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文化的工具属性及其治理功能,在其所属成员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构和积极传播所需的文化,建立起国家、社会或组织所期待的良好秩序。这样的过程,显然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绵绵用力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显然可以确立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或推进组织发展的良好文化样态或先进文明形态,并逐渐把其变成特定社会或组织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把文化作为治理边疆、巩固边疆、发展边疆和稳定边疆的工具和手段,从而构成文化戍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文化戍边,就是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边疆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推动作用,普遍而深入地在边疆地区传播、传扬、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释放并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力、规范力、控制力、约束力、凝聚力、激励力、感召力、协调力、动员力等,进而对边疆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导向、合理疏导和有效规约,广泛凝聚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借此达到守边、治边、稳边、固边的边疆治理目标。
作为一种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作用机理,凸显“中国之治”治边方略优势的文化戍边,至少体现出以下逻辑特征。
文化资源的整合性。文化戍边主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统领和整合边疆地区的一切内生性和形成性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文化资源的整合性,一方面,体现于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边疆地区具有民族化、宗教化、地域化和西方化倾向的政治亚文化力量予以正确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体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以及边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如此一来,既可以铸牢边疆长治久安的思想屏障和文化防线,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文化在边疆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治理机制的内化性。文化是一种社会黏合剂,它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而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8)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7版)》,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26页。文化戍边的内在机制,就是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内化力,对边疆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进行文明洗礼和重新塑造,进而平衡人们的心态、美化人们的心灵、优化人们的心智和塑造人们的行为。故而,文化戍边是一种依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驱动力的软治理做法。不论是社会风尚的弘扬、公共舆论的导向,还是道德楷模的示范、精神信仰的内化,均充分彰显文化戍边的软性约束及柔性治理特征。
治理手段的依附性。文化戍边往往需要依托其他手段的配合运用,才能有效发挥其应然治理效能。其一,培育民众的公民意识、重塑民众的价值观念、内化民众的行为标准、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文化戍边的许多核心任务,必须依附规制稳边(9)“规制稳边”主要指一种依托公共权力、强制力和规划力的治边方式。吕朝辉:《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规制稳边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手段的强力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其二,铸牢边疆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认同和自发性内化,首先要立足于从情感心理和物质生活两个层面最大程度地满足边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其三,文化戍边形成的文化认同效应是合力治边(10)“合力治边”主要指一种依托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的治边方略。吕朝辉:《合力治边:助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合力治边形成的互利共赢效应则是文化戍边过程的拓展和深化。
治理效果的持久性。相对于规制稳边治理效果的即刻性特征,文化戍边强调运用吸附和内化机制驱使边疆各族群众自觉认同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塑造国家文明形象、打造良好社会风貌、优化边疆民众心灵、引领边疆民众行为。这显然是一个绵绵用力的缓慢过程,也就意味着文化戍边的治理效果肯定不如规制稳边来得那么迅速和直接。但是,一旦文化戍边手段实施得当,就会在狭长的陆地边境地区形成一条固边戍边的文化安全防线,产生一种深入持久的固边戍边功能,同时还会极大地降低其他治理手段的实施成本、放大其他治理手段的实施成效。
治理效益的综合性。文化戍边能够产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综合效益。其所产生的政治效益具体表现在以普遍生成的文化认同铸牢政治认同、降低边疆治理成本、提升合力治边效能;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传承与创新具有边疆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族习俗和民间艺术,并与独特的边疆自然风光“合二为一”,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和边疆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和同步创收增值;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维持边疆社会资本存量和增加边疆社会资本增量,从而切实降低边疆社会的交易成本和治理成本;文化效益具体表现在满足边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作为一种体现“中国之治”方略优势,并主要依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内化力、影响力、感染力的治边思路与构想,文化戍边必须具备一系列契合其逻辑特征及作用机理的基本要求,方能成为新时代条件下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行动。
在我国边疆地区建立起对邻国的文化软实力比较优势,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边疆、文明边疆的核心要素,又是代表国门整体形象、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征,还是维系我国边民对国家身份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的有效举措。“在绵延万里的边疆地区打造兼具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强大文化软实力,关键是以各具特色的、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为目标,以戍边功效的充分发挥为依归,打造出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气派、边疆特色的文化样态。”(11)方盛举:《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戍边方略》,《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在边疆地区打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之“魂”和以“一体多元”中华文化为文化之“根”的基础上,打造一套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边疆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平台,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并以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戍边就是要依托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发适应边疆地区实际情况、边疆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平台和文化宣传机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治理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化中华文化对边疆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和塑造功能。
文化戍边强调通过宣传和传播反映国家利益、人民心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价值观念整合民意、增强认同、凝聚人心、规范行为,推动边疆各民族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和谐关系,进而铸就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各民族共同精神力量。以文化戍边构铸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特定要求。
首先,积极培育“一体多元”中华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时代要求深入挖掘和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价值、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规范,并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让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其次,在边疆治理实践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据此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边疆特点、民族特性的现代化边疆治理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和方向。文化戍边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在边疆地区形成有利于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边政策实践、国民系列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等边疆治理各个环节之中,转化为边疆各族群众普遍性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
通过持续有效的推行文化戍边,在广大边疆地区铸牢党和国家所期待的人心相齐、能量相聚、行动相向的统一社会共识,是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这样一种致力于铸牢高凝聚力统一社会共识的文化戍边,具有特定的行动逻辑。首先,通过持续传播传扬和熏陶培育包括“国家观、主权观、边疆观、周边观、国族观、民族观、宗教观、法治观、民主观、安全观、开放观、发展观”(12)方盛举:《我国陆地边疆的文化型治理》,《思想战线》2017年第6期。在内的正确价值观,逐渐使边疆各族群众普遍而深入地涵育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国家的忠诚感、对政府的信任感、对法律的敬畏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使命感、对边疆治理的责任感。其次,在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共同愿景指引下,根据边疆区域的民族文化特点、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以满足民生领域的重要需求为立足点,尊重各族群众的基本愿望和合理需要,顺应各族群众的思想情感和民心所向,集中力量谋划并推动实现科学合理化、具体明晰化、系统规范化的未来愿景和美好追求,以此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积聚起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边疆的人民精神力量。
文化戍边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推动边疆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对科学文化素养、道德文明素养、生态文明素养的自觉追求及其知行统一,进而实现现代公民的成功转型。其中,具备科学文化素养的现代公民标准:一不愚昧,即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广泛和深入的认知水平;二不偏执,即对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全面认识;三不迷信,即对待一切人、事、物能始终秉持一种较为理性的科学态度;四不盲从,即在做出判断、处理问题和应对危机上始终采取较为科学的思维方式;五不刻板,即具有运用科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道德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标准:在社会公德方面,自觉遵照“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行为标准和以此形塑自身的行为模式;在职业道德方面,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为标准塑造职业人格;在家庭美德方面,秉持“孝老爱亲、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行为准则来培植和维系亲情、爱情、友情;在个人品德方面,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标准:在认知层面,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生态恶化的现状与后果以及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战略及举措等基本内容具有较高的了解及辨识程度;在意识层面,对生态保护行动、环境友好行为、环保产品消费、环境法律规范均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在行为层面,自觉形成并普遍践行节约资源、理性消费、抵制浪费、主动宣传、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文化戍边是以文化为重要维度探讨和发掘推动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的方式方法和行动策略。相比边疆治理实践中最常采用的一种主要依靠行政和法纪强制力,突出原则性、严肃性、严厉性等“刚性”特征的规制稳边做法,文化戍边的实践机理主要依靠先进文化同化、软化、感化、内化之后的精神驱动力和行为导向力。为此,文化戍边对加快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必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和重大实践意义。
除了物质条件的支撑,边疆治理现代化更是一项需要精神力量驱动的活动过程。首先,文化戍边强调以符合现代化规律与民众利益诉求的共同愿景整合民意、赢得民心、凝聚人心。在中国梦统一引领下的这一共同愿景,具体包含安全立边、富裕强边、文明睦边、和谐融边、美丽筑边等基本价值与目标追求。通过共同愿景的统摄,必将充分发挥边疆各族人民在迈向边疆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必将使整个边疆地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源泉充分涌流、动力充分激发、活力充分迸发、资源充分整合、力量充分凝聚,最终汇聚成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内驱力和向心力。其次,文化戍边强调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案例启发式、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将先进价值观念灌输和内化到政府治理实践、社会自治实践及民众行动实践之中,扭转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边疆社会价值信仰弱化或异化态势,铸牢边疆各族群众坚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磁场和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根基。
迈向现代化的边疆治理行动及其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充分的物质条件支撑,而且需要足够的智力资源及其智慧创造力支持。就内部智力资源开发利用而言,文化戍边依托学校教育、社会引领、家庭熏陶和个人内化的综合正效应,持续涵育边疆各族群众的道德法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从而为边疆跨越式与和谐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高层次产业人才和高素质管理干部。就外部智力资源援边支边而言,“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内地干部援疆援藏”(13)“大学生村官”指在全国应届大学生中选拨大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挂职任职;“驻村工作队”指在全国范围内定期从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企业选拨大批干部下到农村基层一线任职挂职;“三支一扶”指动员大学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投身于广大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每年招募一批大学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基层工作;“内地干部援疆援藏计划”自1995年启动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内地干部自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艰苦地区挂职锻炼。等系列人才援边政策安排,本质上体现了新时代文化戍边的逻辑要求,不仅直接充实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人才队伍,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根本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批输送到边疆广阔天地的干部人才,大多具有较强的科学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能够给相对封闭的边疆基层社会带去现代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等,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播撒先进文化、植入现代文明基因。
边疆社会软环境指边疆社会成员切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到的社会风尚、舆论氛围等。营造良好的边疆社会软环境,离不开文化戍边的特殊功能发挥。持续有效地推行文化戍边,能够产生更为深远、更为有效、更为持久的价值吸引力、行为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压缩和排斥边疆社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团结、不和谐、不公平、不正义因素,净化社会环境、涵育社会文明、引导社会舆论、滋养社会正气,进而营造出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公平、正义的边疆社会软环境。一旦在整个边疆区域形成对良好社会软环境的深切体验及高度认同,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软化、同化、感化力量,驱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边疆社会成员达成思想观念基本一致、核心目标基本一致、重要行动基本一致、情感体验基本一致的价值趋同与文化认同状态。如此一来,按照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公平、正义思维及方式行事也将成为边疆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的普遍化思维和行为模式,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公平、正义也就成为规范边疆社会秩序、解决边疆社会问题、化解边疆社会矛盾、处理边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不断探索和开发一系列符合边疆治理规律,并在边疆治理实践中被证明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效益、增强效果的治边方略,显然是运用边疆治理体系促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媒介和必要手段。(14)吕朝辉:《合力治边:助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迈向现代化的边疆治理必然不能过于强调、过分偏重或者过度迷信某一种治边方略,而是应当依托多种治边方略的综合运用。迈向现代化的边疆治理实践中常常离不开规制、情感、合作三重之维,从而形成规制稳边、情感固边、合力治边等三种治边方略。相对于主要运用法纪、行政力量的规制稳边,主要体现倾斜、照顾、关怀的情感固边以及主要采取协同、合作、共治的合力治边,文化戍边主要是一种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化、同化、软化、内化的特殊治边方略。文化戍边方略的科学设计和有效推行,是依托规制稳边方略强化法治权威、依托情感固边方略牢固情感纽带、依托合力治边方略稳定合作关系的催化剂和黏合剂。文化戍边的效果体现,也必须依赖规制稳边的法治效应、情感固边的认同效应以及合力治边的共享效应得以强化和保障。
置于新时代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推行的文化戍边,需要探索和开发一系列符合其理论意蕴和实践逻辑的推行路径。不论是中华文化认同层面的全面教育路径,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传播传扬路径,不论是多元优秀文化的交流交融路径,还是健康民间习俗的特殊路径,抑或特色文化产业的拓展路径,本质上都属于文化戍边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性应用和常态化开展,并由此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的最大公约数,是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之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之根。通过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普及,从内部增强中华文化对边疆社会的聚合力、向心力和内附力,从外部增强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附力,无疑是推行文化戍边的关键路径。普及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内容上应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爱老品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一体情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崇高境界、“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言必行,行必果”的行为取向、“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团结精神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发展不同阶段所形成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优秀品质为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祖先与英雄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地域风情等民族符号与元素为有益补充。形式上应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重点;以通用语言教育为基础,以民族语言教育为重点;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时代精神弘扬为重点;以国家认同教育为基础,以知识技术教育为重点;以法治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重点。
缺乏先进、文明价值观统一引领的文化戍边过程,就好比缺少了“灵魂”或“主线”。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传播媒介,以及智能手机、互联网主导的现代自媒体等多样化文化传播手段和载体,在边疆地区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播传扬和熏陶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或“主线”的先进价值观念,是有效整合边疆社会意识、有效维护边疆社会秩序、有效促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按照这一实践路径推行文化戍边,重点要从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构建良好的人文道德环境、开展具有边疆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着手。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关键在于“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1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页。构建良好的人文道德环境,关键在于依托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挖掘守边固边英雄人物,讲好稳边护边安边富边故事。实践中开展的以文化艺术演出为内容的“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16)《云南“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五年走遍129个县区》,《云南日报》2015年4月1日,第1版。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覆盖辐射能力为旨向的“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17)《“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稳步推进》,《中国文化报》2013年9月6日,第8版。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容的“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18)贵组轩:《贵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凝聚正能量:春风化雨润心田》,《中国组织人事报》2016年12月14日,第1版。以增强国土意识和国家认同为旨向的“大美边地、国旗飘扬”(19)笔者2017年在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江自治县独龙江乡调研时,发现当地独龙族老乡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家家户户的屋顶上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形成了边境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此震撼场面启发,笔者将此命名为“大美边地、国旗飘扬”活动。等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大力传扬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今后应更进一步创新开发此类文化活动的固边戍边长效机制。
推动多元优秀文化的彼此尊重、包容、交流与融合,是文化戍边的重要路径。这一路径应包含三重维度。一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维度。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集中聚居区,边疆地区的多民族文化五彩斑斓,代表性的有内蒙古草原文化、西藏藏传佛教文化、云南民族习俗文化等。在多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吸纳基础上实现彼此间的密切交流和统一融合,既是增强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又是保持边疆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现实路径。比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举办的裕固族赛马已经成为周边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分享、文化互惠、文化交融的重要平台。(20)刘茂昌、祁进玉:《身体语言表达、族群记忆DNA与族际文化互惠——赛罕塔裕固族“赛马”的意义》,《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二是军地文化的交融维度。驻扎在边疆的军警组织与当地群众的深度文化交融,是充分体现军地文明和和谐边疆联创的特殊实践维度。一方面,驻地军警组织利用国庆节、建军节、党日活动等机会,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进军营参加丰富多彩的军警民联谊活动;另一方面,驻地军警组织官兵入村进户行好事、树新风,并积极参与当地民间活动和民族节日活动。这些实践做法既深化了军警民的鱼水情谊,又强化了边疆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境内外文化的交流维度。这一实践维度注重采取打通陆地边境口岸、适度放开边民互市、有序扩大民间交流等措施,打造边境内外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的双轨机制,以此增进双边或多边文化互谅、互信、互动,扩大边疆地区的文化安全场域。实践中,遍布边境地区的国门书店,(21)“国门书店”指设在中国边境地区为境内外读者提供学习和文化交流场所的书店。《中国边境美丽“国门书店”》,2016年4月23日,https://www.sohu.com/a/71146571_155403,2020年3月26日。风靡周边国家的孔子学院,(22)“孔子学院”指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亚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科伦坡召开》,2018年6月28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JPaKIqp,2020年3月27日。建在边境口岸的国门学校,(23)“国门学校”指设立在边境线上、以承担跨境民族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学校。王枬、柳谦:《在国民教育中强化国家认同——桂滇边境国门学校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均十分有效地撒播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种子”,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民间风俗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间日常生活的模式化总结。健康民间习俗可以发挥道德内化、释放情感、娱乐大众和陶冶情操等积极效能。地域和民族特色尤为鲜明的边疆地区,民间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又包含自身历史演变而来的特殊性内容。前者包括体现维系亲情、巩固友情、敬老爱幼重要纽带功能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的拜年、中秋节的团圆、重阳节的敬祖等。后者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藏族的沐浴节和望果节、瑶族的达努节、壮族的歌圩、苗族的跳花节等。这些节日承载着独具特色和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极大地丰富了边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的文化戍边,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边疆民间习俗的健康规范发展,坚决祛除残留封建遗毒和糟粕思想的旧风俗和旧习气,大力发扬健康、文明、进步的新风俗和新习气,充分利用民间习俗贴近民众生活的天然优势,有效运用民间习俗的柔性治理效能对边疆社会予以道德秩序规范和正确舆论导向。
大多数边疆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两种资源的“合璧”为边疆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比如,云南省打造的《云南映象》(24)《云南映象》是一部以商业品牌运作的方式持续发掘边疆少数民族艺术创造力与价值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楼艺婵:《从〈云南映象〉看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及“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25)“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是一种在实践中已经充分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旅游正效应的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品牌。杜筱莹:《云南少数民族节庆的品牌建设与品牌管理——以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就是边疆人文地理风貌和民族文化习俗有机融合的特色文化产业。以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戍边的重要实践维度,关键是开发与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中的独特治理功能及综合治理效能:一是整合边疆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凸显边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发挥显著改善边疆产业结构、促进边疆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治理效能;二是借助具有边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平台承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传扬传承,发挥特色文化产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三是依托特色文化产业生产和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对边疆社会成员产生净化浮躁情绪、熏陶人文精神、塑造良好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社会治理效能;四是建立成熟、完整、健康的边疆特色文化产业链条,发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国家文化安全需要的双重文化治理效能;五是宣扬和普及边疆特色文化产业体系的生态化模式,促进边疆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健康养生、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
综上,作为新时代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柔性”或“软性”治理力量,文化戍边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地引领与内化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治边方法和策略,文化戍边既有各种资源和条件具备时应然状态下的理想治理效果,也有各种资源和条件不足时实然状态下的局限性。因而,必须创设和优化各种支撑文化戍边有效推行的资源和条件,充分开发和发掘文化戍边的工具理性及其政策效应,以此持续助推边疆地区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概言之,新时代文化戍边的特殊功能发挥和治理效能体现,一方面,其运用过程和实施环节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种特殊治边行动,文化戍边同样必须全面体现落实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文化戍边的推行实践才能始终沿着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初心、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正确轨道前行。另一方面,其运用过程和实施环节必须被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之中,依法戍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文化戍边的设计和推行奠定价值取向、确立基本原则、把握根本方向、提供制度保障。再一方面,其运用过程和实施环节必须依靠多方主体角色的协同。其中,中央政府主要从宏观战略层面主导以及运用集中统一权威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传扬、传承;边疆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地方多样性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亚文化的健康规范发展以及特色文化产业的繁荣等具体任务,提升文化软实力、改善国门形象;边疆各类民间组织在文化环境净化、道德风尚弘扬、正确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独特的辅助功能;边疆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接受中华文化熏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全力构筑抵制外来消极腐朽文化侵染和毒害的铜墙铁壁般的全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