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经济是驱动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因素。就目前来说,我国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显著成效,包括研发投入增加、新产品市场效益提升等。同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在各方面的创新力度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突出位置,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加,并成为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支撑。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凸显出来重大优势,在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进一步促进了民营产业结构调整,凭借着产业创新优势,俨然已经成为了驱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内容,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没有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不断改革和优化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这使得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类型之一。现如今,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民营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对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政策需健全,优惠政策效用低。现如今,我国财税政策中的双重征收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根据现有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规定,在扣除国有企业一样所交纳的25%所得税之外,民营企业还要额外交纳20%个人所得税。这种双重征税的方式打击了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利于其稳定、长期发展。此外,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现有财税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基本上都是根据大经济环境制定的,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企业的要求,但对民营企业来说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税收征管需规范,影响纳税积极性。现有税收政策在征收民营企业所得税时,还存在税收征管不规范,在企业财务情况混乱、财务账薄缺失甚至没有提供相关纳税资料的情况下对企业开展核定征收。一些基层税收部门为了简化税收流程,不会核定企业的各项申报资料是否完整,从而进行统一核定征收,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其他诚信经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一些执法机关在进行税收执法时存在不公平现象,这使得民营企业财务受到挫败,再加上大多民营企业内部财务机构不够完整,不了解这些执法行为,很容易置身于不公平税收环境中。
(一)不断完善财税政策,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我国财税部门要想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良好发展,就应持续完善财税政策,并以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加大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起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发展的各项财政补贴,以此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大支持工业绿色环保以及转型升级发展。通过整合各项财政专项发展资金,对工业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性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掉落后产能,鼓励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引导现代服务业建设,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省、市、县政府共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持续深化管理改革,规范税收征管体系。不断深化财税管理制度改革,为开展财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完善财税制度体系,提高民营企业财税管理和法治水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目的是详细记录每一项税收执法行为和相关内容,以供税收管理人员的查阅、审核和整改,这对提高税收执法行为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在对民营企业进行税收政策执行时,应遵循“国民观”,对歧视民营企业纳税服务的现象进行监管和惩罚。一方面,持续为民营企业创造出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另一方面强化各机关部门税收服务意识,在有效落实税收政策的同时,认真落实相关减免政策,从而帮助民营企业更好的转型升级。
(三)增强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我国相关财税部门应依据目前宏观经济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合理性的产业税收政策,从而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创新。例如,针对高新技术型民营企业,可以适当降低所得税适用标准,这对激发企业创新核心技术有着促进作用;针对从事国家鼓励行业的民营企业,可以加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财政的支持,并向企业投入必要的建设费和资产购置费用;针对创新型民营企业,财税部门应适当给予财政资金贴息补助,对处于中小型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制定一些减免税收费用等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民营企业受到市场、转型、融资等方面的影响,其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加上自身资源禀赋弱、资金少等因素,严重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财税部门更应从财税政策入手,通过给予民营企业适当的支持,健全企业财税政策和机制,最终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