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林/
明朝吕坤在《呻吟语·治道》中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官之所居曰任,此意最可玩。不惟取责任负荷之义,任者,任也,听其便宜信任而责成也。若牵制束缚,非任矣。”运用现代白话文,可以作如下翻译:“官所在的位置叫任,其中的含义最耐人寻味。不仅含有责任、负荷的意思,任,还有听任、信任之意,即听任你按照适当的方法去做、信任你责成你来完成。如果对所任者一味地牵制、束缚,就不叫任了。”毋庸置疑,吕坤这段话应该是有感而发的:面对当时君猜臣疑、互不信任的现状,当事之人想要有所作为却又力不从心;回顾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君主充分信任臣下,而臣下也拼死尽忠回报朝廷的和谐时期,令人唏嘘与怀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单单依靠法令规章去规范约束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制度往往带有滞后性。尤其是在事业草创期或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担负重大责任的股肱大臣更需根据君主意图,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行事,否则很容易缩手缩脚,乃至将事情彻底搞糟。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君仁臣义似乎并不存在多少问题,而在真实历史当中,君臣彼此信任、相得益彰的情况其实非常少见,能善始善终的就更为罕见了。举例来说,刘邦与萧何算得上一对配合默契的老搭档了,但两者在相处过程中,刘邦曾多次怀疑过萧何,而后者也屡屡耍小聪明以求自保。当然,他们还是保全了交情,最终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理想案例虽少,但历史上还是存在的,也正因为少之又少,所以更显珍贵。
最为典型也最为有名的,可能算得上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君臣了。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众多人才当中,诸葛亮算得上是杰出代表之一。诸葛亮年轻时博览群书,但从身份上来讲,应该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耕田种地,农活之余喜欢朗读《梁父吟》。尽管诸葛亮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心气也是高得要命,常自比于管仲和乐毅,但基本上也没人把他当回事。不过凡事皆有例外,他有两位好友崔州平与徐庶,他们认为诸葛亮确实才华卓异。
后来,徐庶投奔刘备,得到重用,被拜为军师。徐庶趁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引起主人重视,他特意渲染了一番:“在距襄阳城外二十来里的隆中,有一位奇士叫诸葛亮,别人都称他为卧龙先生,其才可经天纬地,您何不请他来辅助您呢?”刘备一听,大为高兴,赶快要求徐庶去将他叫过来,面试成功就录取。徐庶却说:“此人可去拜访,不可屈其志节叫他前来。您应该诚心诚意,亲自去邀请他。”刘备求才心切,第二天就动身了,还将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带上,以示隆重。结果不巧,那几间茅草房是找到了,但主人出去了,刘备三人只得空手而还。过了几天,刘备得到消息,说诸葛亮回来了,他带上两位兄弟再次赶过去。当时正值隆冬季节,雪寒风紧,三人吃了不少苦头才到达卧龙岗。但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竟然又同朋友外出了。刘备想想不能又白跑一趟,于是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才不无遗憾地离去了。后来,刘备回到新野,但时常惦记诸葛亮一事,不时派人去隆中打听。第三次时,刘备更加尊敬,在距离草房还有半里地就下马步行。诚心可感动天地,这回算是遇上了。但出现了个小插曲,诸葛先生在家中睡得正香。刘备心想都来了三回了,还差这么点时间吗,于是毕恭毕敬站在草堂台阶下面静等,让关、张二人在柴门外候着。诸葛亮见到刘备之后,也深受感动,于是不再有所保留,畅谈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与战略方针,由此诞生了著名的“隆中对”。听完诸葛亮对时事的分析以及夺取荆州、益州的战略建议,刘备感觉茅塞顿开,力邀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遇明君,不再推辞,跟随刘备开启了称霸一方的事业。其实,当时诸葛亮不过27 岁,一位半耕半读的居士,在此之前也从未有过实实在在的业绩。只是通过一次谈话,他就获得了刘备的重用。而且,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比一天亲密,将关羽、张飞都摆到次席了。二位自然相当不高兴,免不了或明或暗地进行了情绪表达。刘备的态度倒是很坚决,说:“自从我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两位兄弟,希望今后不要再这样啦!”关羽与张飞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刘备与诸葛亮合作得确实很好,刘备对诸葛亮可谓言听计从,诸葛亮也是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加以回报。建安二十六年(221 年),臣下都劝刘备即皇帝位,而刘备心有顾虑,不肯答应。诸葛亮前去劝谏,说该当皇帝时就要当啊,不然大家看不到希望,就各自散啦。刘备听后,就不再坚持,即位为皇帝。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一直到死,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都没有改变过。章武三年(223 年)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危,赶紧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刘备最为放心不下的,当然还是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禅,他坦诚地给诸葛亮留言:“如果我这个儿子可以辅佐,就请您辅佐他;如果他没啥才能,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不由得触景生情,泪流满面,说:“我愿意全力辅佐,忠贞不贰,一直到死。”刘禅即位后,也完全按照刘备的要求,像侍奉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大小政事,全由诸葛亮决定。事实上,刘备之后的蜀国,诸葛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人。当初,诸葛亮在一份奏章当中向刘备描述过心迹:“我在成都有一些家产,大约有800 棵桑树,15 顷薄田,也足以供我的后代吃穿了。至于我本人,长年随军在外,开销都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别的开支。我也不会经营其他产业,以增加自己的家财。我将一直保持下去,直到死时也不会让我家中有多余之物与多余之财。”诸葛亮享年54 岁,死后家里的情况与其当年的承诺并无两样。
宇文泰与苏绰的合作旧事,也是相当让人动容。南北朝时期周太祖宇文泰很有才能,雄心勃勃,在得到苏绰的全力帮助之后,事业越做越大。宇文泰想要干一番大事,非常注意网罗天下人才。苏让即将到汾州当刺史,宇文泰摆下酒席,隆重欢送。临别之时,宇文泰还不忘咨询苏让,说您家子弟中有没有比较突出的人才,可以让他们出来做官啊。苏让想了想,将自己的堂弟苏绰推荐给了他。宇文泰马上召来苏绰,让他担任了行台郎中。事情进展得并没有那么顺利,一年过后,宇文泰并没有对苏绰产生多少特别的印象。苏绰确实是一块金子,只是还需要时间才能光芒四射。在行台内部,大家对苏绰非常认可,凡是遇上疑难之事都找他商量,各种公文的格式也是由他来制定的。再往后,时机终于成熟了。宇文泰找行台尚书仆射周惠达议事,周惠达一时回答不上来,说出去找人商量一下再说。没多久,周仆射回来了,干脆利索地给出了答案。宇文泰颇感惊讶,说您刚才找了谁呀,这么厉害。周仆射老老实实地说,此人就是苏绰,他确实是辅佐帝王之才。宇文泰本来就认识苏绰,在周仆射大力肯定之后,立马将苏绰任用为著作佐郎。
宇文泰前往昆明池看捕鱼,来到长安西边一个地方,该地在汉朝叫仓池。他问随从,谁知道仓池啊,没人能回答。有人提议,苏绰很博学,让他来回答吧。苏绰来了,立刻一五一十详细陈述。宇文泰很高兴,于是与苏绰海阔天空地聊起来:天地是怎样开辟的,万物是如何初生的,历朝历代为何兴起又缘何衰落,等等。苏绰口才非常之好,对每个问题都作了很好的回答。宇文泰越发高兴,同苏绰信马由缰,一路交谈。到了昆明池,竟然捕鱼也不看了,调转马头往回走,继续交流。晚上,宇文泰特地将苏绰留下来听他谈话。宇文泰累了,就躺下来听讲。苏绰谈到帝王之术,陈述了申不害、韩非等法学家的观点。宇文泰忍不住坐起来,整理好衣衫,愈发端正,听着听着,双膝不时向前移动。天不知不觉亮了,但两人的谈话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早上,宇文泰向周惠达表明态度:苏绰确实是当世奇才,本人将让他执掌大政。苏绰随后担任了大行台左丞,开启了辅助明主的政治生涯。
苏绰果然没有辜负宇文泰的期望,毫无保留地发挥了他的智慧和才华,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成绩。他撰写的《六条诏书》,颇有见地。宇文泰极为重视,将之置于座位右边,随时翻阅,同时命令官员们学习背诵,刺史、太守与县令等倘不通晓《六条诏书》,则不能做官。苏绰以天下为己任,广泛搜求人才,与他们一起探讨治国理政的方法。遇到心仪之人,苏绰就积极向宇文泰推荐。宇文泰也是来者不拒,真心实意地任用苏绰引荐的人才,从来没有向苏绰表达不满。宇文泰有时去都城之外游玩,担心自己不在会影响苏绰工作,经常会提前给他预留一些空白纸,上面签好名字。如果苏绰需要处理一些事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事后告诉宇文泰就可以了。苏绰为人朴素节俭,视金钱为浮云,家中无余财。他一门心思扑在政事上,与公卿们谈论公事,常常从早到晚。所以无论事情大小,苏绰都了然于胸。他长期操劳,身体透支得厉害,患了支气管炎。同时用脑过度,精神也日益损耗。后来,苏绰49 岁死于任上,差不多就是累死的。对于苏绰之死,宇文泰深感惋惜,悲痛之极。
此外,明成祖与三保太监郑和之间也是深信不疑,至死不渝。郑和年轻时就跟随朱棣,时间长了,朱棣对他也是相当信任。在靖难起兵之后,郑和更是表现突出,立下战功,被提拔当了太监。朱棣成功升级为明成祖之后,一直有块心病难以祛除,那就是不知惠帝的下落。他怀疑惠帝已经逃到了海外,想派人去追查。与此同时,成祖也想向外炫耀武力,显示富强。如此秘密且重大的事情该派谁去呢?必须是最信得过与能力高超的亲信,成祖最后选择了郑和。看一看当时船队的规模,就会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单看大船吧,长44 丈、宽18 丈的就有62 艘。人数也是相当惊人,士卒足有27800 多人。随船所带的黄金、丝织品等,更是难以数计。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出去之后,基本上是没法监督和遥控的。成祖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信任郑和。当然,成祖没有看走眼,郑和非常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惠帝虽然没有找到,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后来,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成为明初最为盛大之事。
回顾上述几例君臣互信的历史事例,可以给当今某些深刻启发。上下级之间的互信是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面临急难险重任务之时,上级更要充分授权,下级则要承担责任,排除万难,取得胜利。当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检查、视察与考核等都是管理科学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刘备对诸葛亮,宇文泰对苏绰,朱棣对郑和,并不是监督缺失,而是基于长期考察结果而采取的特殊措施,相当于非常罕见的“免检”特例。而这些股肱大臣之所以能够取得君主的完全信任,也是他们躹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态度与卓越能力使然。苏绰就强调过,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善待百姓,要像教师对待学生一样严管子民。对于苏绰这些言行一致的君子,当然要信任,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