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力,杜为公
〔1.郑州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2.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富裕的治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后,激活我国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需要。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前,“重工抑农”政策导向使工业化以牺牲农业和乡村发展为代价。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业和乡村发展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理论、城乡二元化理论、可持续发展农业理论、乡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关注 “新农村建设”,主要关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乡村发展的作用[1]。21世纪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乡村发展动力理论、乡村经济理论开始关注“农业农村现代化”[2]及“新乡村”[3]问题。当前,学界对“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4]。然而,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后,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对实践的指导研究却出现弱化迹象[5],鉴于此,本研究将根据2000年以来不同状态的差异化乡村发展路径,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路径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我国乡村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路径经过了经济转轨期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快速发展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2016年10月,党中央提出《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旨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置于新时代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者都是旨在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但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发展重点各异,对三者进行比较,有利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和现实实践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方向。
1.“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路径比较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其联系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首位目标,农村经济必须优先发展,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化农业转型。乡村振兴政策是继新农村建设后提出的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物质、制度与群众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
其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发展层次不同。乡村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升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比生产发展的层次和要求更高,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农村产业发展多重路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响应;“生态宜居”包含了村容整洁,突出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乡风文明”要求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治理有效”同管理民主相比,内涵更加丰富,强调管理效果,提出建立德治、法制、自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拓宽了群众参与治理的途径;“生活富裕”是由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二是中心环节不同。新农村建设将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乡村产业兴旺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农村建设提出改变村庄面貌,通过对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治理,实现村容整洁,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态宜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乡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环节[6]。三是目标手段不同。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管理民主是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而治理有效是社会治理的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治理有效是五大目标之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软实力目标[7]。
2.“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路径比较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其联系在于:
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手段。两者在总体要求上具有相关性。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农村现代化亦是如此。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来改造和武装自己,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又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其一,两者提出的背景条件不同,“乡村振兴战略”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比,更加优越,其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形势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二,侧重点不同。“乡村振兴战略”更突出“人才”的重要性,其明确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更侧重于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其三,层次不同。前者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所处层次较高,格局较大,突出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联动发展。后者更着眼于农业生产自身发展,强调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现代化,而对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认识不足。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区别于“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特殊意义,除了原有的建设路径外,“乡村振兴战略”还应包括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资源集约和绿色发展等基本理念。
1.明确乡村规划与功能,促进村落产业集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规划先行。在自给自足的发展阶段,我国各地传统的村庄进行功能分区的比较少,村民的生产、生态、生活混杂在一起,发展养殖业、旅游业或者工业,势必在生产生活功能方面发生冲突,村庄治理的难度也会提高。按照产业集聚的村庄规划与功能分区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措施,可根据不同功能把乡村划分成若干集聚区,如工业园区、生活区、农业生态保护区等,把生活区与污染区初步隔离开,把工业与农业适当隔离开,对不同产业的村庄要进行分类管理,促进不同产业集聚,不搞一刀切,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和生态,留住乡愁。
2.促进资源城乡双向流动,振兴乡村科技
乡村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单向地向大中城市流动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农村大量的人、财、物通过年轻人务工、农村劳动力迁移单向地流向了城市(即乡城迁移),而城乡迁移的资源流动,除了国家的财政投入、数量极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外,与乡城迁移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为此,要制定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政策,吸引打工青年返乡,吸引社会资本在乡村投资和经营。农村不缺自然资源,关键缺乏能经营、懂管理、能干又会干的人才。应该创造条件吸引那些在城里打工见过世面、热爱家乡又有能力改变家乡面貌的人才回乡。要大力向村庄投资,促进产业扶贫。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规模呈递增趋势,但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大江大河的改造、各种高产稳产田的改造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上,针对乡村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投入较少。未来应该改变“三农”的投入方向,从过去大部分的资金和物力单一投入农业,到逐步转向村庄建设。
3.明确农民资产性权益,促进要素集约
赋予农民资产性权益,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始终是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最为艰巨的任务。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小、增长慢,抑制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能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关键在于土地等财产要素能否被充分激活和流动起来。城镇居民可以以首付加上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商品房,农村的宅基地改革也应让农民获得同等的权利。应该建立农村宅基地抵押担保制度,让农民以宅基地的不动产权证作为抵押获得抵押贷款,将农民的沉睡资产唤醒。
4.发展生态文明,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使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居工程、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有机结合,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在乡村绿色发展中,一定要示范先行、有序推进,避免陷入生态诅咒。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避免生态退化。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管并重,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提升乡村环境质量,确保我国乡村绿色发展平稳持久。
乡村振兴没有统一的路径可以模仿,每个地方在经济、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现在农村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选择更加合宜的发展路径来解决,必须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