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源头活水

2020-01-16 14:58谭吉华谭文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文化

谭吉华 谭文翰 白 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淀的重要精神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绵延不断的“根”与“魂”,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料、构筑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契合,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源头活水。

一、“大一统”历史传统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精神内核

“大一统”历史传统来源已久。“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来,各民族相互融合,周天子一统天下后,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周王朝,最先实现“大一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各学派都表达了渴望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一统”观点和主张:儒家学派提出“天下为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法家提出“道无双,故曰一”;墨家提出“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朝建立,实行秦制,废封建、立郡县、强君主、设官僚、建立并巩固中央集权,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上实现空前统一,进而开创了“大一统”的新模式;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理念,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封建正统思想,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中国的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与官僚系统相互连接,服务于“大一统”格局,中国大一统政治制度与文化形态最终定型与成熟;随后的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始终都以“大一统”思想作为治国理念、行动指南,先后采取实施了各种措施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度,促进各民族实现大融合,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统一。从整个古代中国历史来看,尽管经历朝代更迭、混战割据,“大一统”历史传统始终是“中国之轴”“民族之魂”,是中华文明的永恒主题。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结成的政治联盟。”[2]“大一统”历史传统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民族团结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精神内核。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判继承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历史传统,就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构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为新形势下推进党的统一战工作实践,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并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3]这一最新表述将统战工作的范围对象由“四个联盟”扩展为“五个联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空前广泛性与巨大包容性。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大一统”历史传统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维护祖国统一与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必将继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二、“家和万事兴”的和合文化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文化之根

“家和万事兴”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有诸多体现,“和合”思想最早萌芽于《易经》,在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成为儒墨道等各家各学派论述的重要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息息相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强调君主要以礼治国,推崇仁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合”理念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遵循,“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下》)表达的是一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的和平共处观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体现了贵和尚中的“中庸之道”,自此,“和合”文化成为历代君王治国理政所推崇的重要价值追求,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标识。

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浸润着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是以存在差异为前提和基础,在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基础上达到“和”的境界,实现内在的和谐与统一,“统一战线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就是“和而不同”思想在当代中国特色统一战线中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它表现在民族关系上即一体是和,多民族是不同;它表现在政党关系上即合作是和,多党派是不同;它表现在宗教关系上即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是不同;在一国两制上即一国的原则是和,两制是不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观,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贵“和”尚“中”,以中庸之道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在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工作中,则表现为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存异”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政党关系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最大政治优势,一方面要求其他各民主党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其特色,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职能,相互监督,共商大计,真正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就民族关系而言,推进统一战线工作要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认同,同时还要兼容并蓄,尊重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丰富性,保持各民族自身特色,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在开展两岸统战工作、社会各阶层的统战工作时,也应遵循“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方针。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4]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找到“最大公约数”的精神追求

家国情怀历史悠久,最早萌芽于先秦时期的“家国一体”思想,在秦汉、隋唐以及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家国情怀的内涵要义在王朝更迭、政治变迁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逐渐积淀成为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头,主要表现为捍卫国家统一,忠诚于君主和国家,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之心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崇高气节,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的民族大义,孙中山“驱除鞑虏,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恢复中华”的决心等都是对这种国家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的深切表达。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在当代社会发展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尽沧桑,家国情怀中所包含的“家国同构”“赤心报国”“先义后利”等思想延续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新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战略愈演愈烈,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我国的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妥善处理同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利益格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团结合作传统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同心圆”理论的文化之魂

团结合作传统由来已久,孔子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作用;荀子提出“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荀子·议兵》)强调民众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国家就会强盛;孙子曾言:“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谋攻》)意为在战争中,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就能获胜。还有体现民间智慧的谚语如“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党中央充分发掘中华优秀文化的统战资源,继续培育和弘扬团结合作精神,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的问题,是最大的政治,团结合作传统文化基因是统一战线本质要求的深层根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包容的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越大。”[6]其中,“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7]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必须继续发扬团结合作精神,不断赋予团结合作文化基因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探索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画好中国特色统一战线中政党合作、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五、“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历久弥新、一脉相承,贯穿渗透于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技术发明等众多领域,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剖析古代先贤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理念,其中包含诸多有关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例如:《礼记·大学》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认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发展进程,古代的唐诗、宋词、书法、绘画等文学文化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宝库。总之,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的优良精神使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8]审视当今世界格局,创新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直面多重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因此,必须充分汲取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统战智慧,将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贯穿于统战工作全过程,促进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实现全方位创新,指引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努力奋进,勇往直前。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中国共产党作为统一战线的创建者、领导者和实践者,要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永葆创新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其他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主体力量,更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开拓进取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理论、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齐心协力、携手共创更伟大的中国奇迹。

六、“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目标追求

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之际,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诸多关切民生、关注社会的民本思想、伦理观念,对历代帝王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主张统治者要通过实行“仁政”来取得民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意为人民的地位居于国家社稷和君主之上,他还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强调统治者要胸怀天下,为百姓为国家谋利。这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法家代表人物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意为政权兴盛或废弛,关键在于是否顺应民意;汉唐时期民本思想发展成为重要治国理念,唐太宗李世民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意识到了人民在国家统治中的根基地位,唐太宗在位期间非常尊重民情民意,将“利民富民”作为为政之道,着力改善民生、清明政治、繁荣经济,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最终取得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本固才能邦宁,统治者善待百姓、爱民如子是巩固其统治地位,实现国家安康繁荣的重要保障。“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与重大使命担当,为推进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努力,切实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宝。新时代统战工作是党的一项特殊而重要的群众工作,实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人民群众是构成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能否处理好“党群关系”赢得民心,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长期性的重要抓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获得长期的执政领导地位,关键原因就在于,党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遵循“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为民初心和复兴使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梦为梦,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向,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顺应民意、争取民心。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是最大的国情,民心向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从传统民本思想中充分汲取统战智慧和精髓,丰富更新统战理论宝库,扎实推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根本着力点和出发点,采取富有“人情味”的统战政策,团结引导人民群众共同构筑最大“同心圆”,共创复兴伟业。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的丰富统战资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加强和推进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共识、凝聚众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基石。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谁远谁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