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情绪的影响:心理健康服务视角
——本刊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国良

2020-01-16 08:40杨大威,俞国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绪新冠心理

釆访者:《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杨大威

受访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1.心理学对情绪和社会情绪是如何理解的?社会变迁中的重大社会生活危机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又是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社会情绪的,通常有哪些特殊症状?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日常生活总是充满着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的情绪。情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密切相关。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家对情绪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科学探索,但由于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情绪的本质至今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詹姆士-兰格从情绪活动的生物基础出发,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是内脏活动的结果。此后,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分化理论,将情绪定义为“神经过程的特殊组合,引导特定的表达和相应特定的感觉”。受情绪生物学观点影响,过去人们一直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情绪的生物、生理因素方面。

现在,心理学研究成果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情绪无法脱离个体生存的社会环境。情绪是人与社会事件关系的反映,与人的动机、需要、人格等紧密相连。由此,情绪的社会因素得到重视,社会情绪成为人们探索情绪问题的新视角。区别于以往生物学视野的情绪概念,社会情绪是指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孟昭兰,2004)。事实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一出生便体验到的所有情绪,均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和环境的烙印。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不断地从与周围人的交往中习得或学习如何表达和体验情绪。在这一过程中,人所在的社会环境、文化规范和道德信念等,均成为情绪表达与理解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附加到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中,形成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这就是社会化的情绪。可以说,人的情绪就是社会情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情绪的社会化过程。

有鉴于此,重大社会生活危机事件作为人们遇到的无法按照通常方法应对的严重紧急事件,特别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都会对社会情绪产生深刻影响,譬如此次新冠疫情。此次春节前后开始的重大“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情绪状态带来了巨大冲击。以北京市为例,曾于1月24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直至4月30日从一级下调至二级应急响应,6月6日由二级下调至三级应急响应,但在连续一周出现多例确诊病例后,又于6月15日宣布提升社区防控措施的应急响应等级。在这艰难的半年多时间里,居家隔离时的情绪低落,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无助,生病不适时的焦虑不安,朋友亲人住院、离世的悲痛欲绝,无不给人的精神、心理、情绪蒙上一层阴影。在这个意义上,重大社会生活危机事件本身就是“应急病”“心理病”,这表明人类已经从“传染病和躯体疾病时代”跨入“心理疾病和后精神病时代”。

在“心理疾病和后精神病时代”,突发的新冠疫情作为重要“导火索”,无疑大大加剧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心理病”,并使人们的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逐渐由内化转变为外显。在心理学家看来,所谓心理异常包括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过程、心理能力和个体心理特征的异常。它既可由生化、心理、社会、文化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重大社会生活危机事件直接激发。具体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注意障碍、心境障碍;感知觉、思维、情感情绪、意向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异常;记忆和理解、道德判断等功能缺损以及人格和性心理变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心理发展偏离常轨。心理异常发展的直接结果便是心理疾病,这是一种病,但并不是一种灾难。这意谓着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焦虑紧张和心理困扰,而使自己思维、情感和行为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正常轨道的现象。包括无聊、拖延、浮躁、郁闷、抑郁、焦虑、自私、贪婪和缺乏耐心等轻度的个体心理问题,也包括行为问题、品行障碍和自杀、酗酒、吸毒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冠疫情下人们的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头痛,嗅觉和味觉受损,焦虑不安、神志失常和极度兴奋等。为此,联合国5月份曾警告:新冠疫情可能造成严重的精神健康危机!科学家们则在3月份就发出警告,新冠疫情或造成空前规模的心理创伤、持久的情感创伤。研究表明,随着疫情变化和时间持续,首当其冲的是神经官能症。它是由大脑机能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的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痛、腰痛,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等各种表现所组成。在新冠疫情时期,又以情绪失调和疑病性强迫观念最为明显,具体症状为:一是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居家生活时烦躁不安、紧张焦虑,主动收集和讨论疫情进展,随时关注和分析疫情信息来源,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二是恐惧情绪。主要表现为对“病毒”“疫情”和“肺炎”的恐惧,进而扩展至社交恐怖、动物恐怖、疾病恐怖等。三是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四是疑病性强迫观念。以强迫性情绪为主,主要表现为对新冠疫情的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苦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并伴有强迫意向、强迫洗手、强迫性仪式动作等。如疫情期间有人强迫自己每天洗手500次以上,总觉得任何物件都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需要消毒。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负性社会情绪中类似抑郁、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病机率大大增加,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一些特定文化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各种心理疾病尤以抑郁性神经症简称抑郁症为重。这是一组以情绪、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或心理疾病。据相关资料,目前抑郁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疫情期间它更是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心理障碍。抑郁症患者中50%的人有自杀念头,这50%的人里又有15%~20%实现了自杀。著名诗人叶赛宁和画家梵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和川端康成等因此自杀身亡。

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据研究,全世界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10%,西方略高些为13%~20%,终身患病率为3%~5%。在美国,9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5%患有抑郁症;而7个成人中大概就有1个患抑郁症。巴西是7%,德国是10%,土耳其是4.2%。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患者比例在逐年上升。我国发病率没这么高,在20世纪90年代有个统计,发病率是5%左右。这和中国人的内化情绪表达方式也有关系。至于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常把“郁闷”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抑郁”。

抑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情绪低落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具体心理表现是对事物失去兴趣、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和反应比较迟钝,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内疚感很强,对正常时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严重时会想到自杀;生理上则表现为经常失眠、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丧失、浑身乏力、头痛头晕等。这些症状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就是抑郁状态。

上面提到的“郁闷”则是一个生活概念,而抑郁是个科学概念。我们常说我很郁闷,不会说我很抑郁。郁闷可能持续时间较短,几个小时、几天就过去了,抑郁则一般要持续两周以上,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分清楚抑郁和抑郁症。两者的区别在于抑郁是一种心理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神经症,一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症状轻重不一,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人们一般说的抑郁症以轻度、中度为主,它的很多表现和抑郁有类似的地方。情绪低落是抑郁和抑郁症的共同特征,如果这种情绪低落至少持续两年、间隔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才能诊断为抑郁症。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都会有,但抑郁症的比例则低多了。

新冠疫情期间,有人认为情绪低落就是患了抑郁症,害怕得不得了。其实,没这么严重!就像崔永元在给王安忆所译的《我的抑郁症》一书推荐序中所说:“抑郁症也不是谁想得就得的,不高兴不一定就是抑郁,看个笑话,如果还笑就没大事。”引发抑郁症有多种原因。第一是遗传因素。研究者发现同卵双生子抑郁同病率为46%,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20%;研究者还比较了患抑郁、未患抑郁的被收养者的亲属患抑郁的比率,前者是后者的8倍,而试图自杀的比率为后者的15倍。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也与抑郁的病因有关。最重要的病因是个体自身的原因。例如,疫情期间的居家“上班”,使部分人觉得工作负担较重,任务压力很大,加上形形色色的各种检查,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从而产生自卑、沮丧、无助、郁闷、焦虑、绝望等消极情绪,就会逐步滑向抑郁症的陷阱。

还有人际交往上的困难。以青少年为例,研究表明,40%的学生感觉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紧张。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该怎样和人交往;而且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疾风骤雨期的危险过渡期,加上自我封闭,情绪不稳定,与人沟通不畅,跟父母亲之间价值观有分歧,兴趣、学业存在冲突等,这些都是引发抑郁的因素。此种情况,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各种亲子冲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就是人格特征,如性格内向、自卑、耐挫力弱、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对困难、失败的错误归因,很容易造成抑郁。如果把失败总是归结为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运气、家庭背景等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因素,就会影响其情绪适应,使其体验到更多的无助感与挫败感。

当然还有生理原因。首先,缺乏睡眠。在疫情期学生心理咨询中,抑郁症比例是较高的,这和居家“生物钟”混乱、睡眠无规律也有关系。研究表明,学生连续两个星期的睡眠混乱,可能会大大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再者就是和自身体质有关。随着消极情绪占优势、抑郁情绪的常态化,对生活的兴趣减少了,身体健康水平也随之下降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一项对1146个抑郁症患者的国际性研究中,大约70%的患者有躯体上的症状。在严重的抑郁症中,生物和遗传因素占到50%以上。

最重要的原因,跟社会文化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许多社会压力都会增加患抑郁的可能性。贫困人群、留守儿童、流动少年以及缺乏社会和婚姻支持的人群患有抑郁的比率相对较高。比方说家庭的经济条件两极分化很厉害,如果哪个学生家里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及其他各种读书所需费用了,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良。而且,贫富差异增加的同时,学生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重,这导致其心里总会有种失落感。家庭背景中家庭的完整性、单亲家庭以及父母亲关系紧张的隐性离婚家庭中,家庭的人际沟通是否畅通等,都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特别是这次新冠疫情,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确实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压力。如果没能正确对待,没有正确归因,就容易产生抑郁。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抑郁症患者没有确定的发病原因。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抑郁症。许多有才华的成功人士也有抑郁症。历史上的伟人如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等都患过抑郁症。抑郁与正常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与其他不愉快情绪体验如焦虑、厌倦、强迫、孤独、敌意之间的区分也很困难。因此,对待抑郁与抑郁症,更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在您看来,所谓“心理病”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对人们的社会情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积极地加以应对?

世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整个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这是我们面临的宏观时代背景。而今年我们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停工停市停课停学,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人们普遍体验到了生活、就业、生存等宏观时代背景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带来的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便是所谓“心理病”产生的微观时代背景。联合国5月13日发布的公共卫生摘要就指出,新冠疫情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同时增加了人们的心理痛苦:失去亲人的悲伤、失去收入来源的震惊、隔离和社交疏离措施的限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等等。这些“心理病”之于社会情绪的影响,以抑郁或抑郁症为例,诚如《人最高的是头颅——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前世今生》一书作者加雷斯·奥卡拉罕所言:“抑郁症本身并不是致命的,但它使正常、快乐、有益的生活成为不可能,并可能会促使我们自杀。”可谓一语中的。研究表明,92%的抑郁症患者对生活中的主要乐趣失去了兴趣,62%的抑郁症患者不能享受与他人在一起的快乐。可见,这种以抑郁症为典型代表的“心理病”的危害可想而知,而这种危害的大小则取决于压力的程度。

诚如前述,无论宏观时代背景还是微观时代背景,其“操纵变量”或“一双看不见的手”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压力。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和药物滥用部门负责人凯斯特尔5月14日曾表示,全球多国的调查均证实了新冠疫情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其增加的人群比例在中国为35%、伊朗为60%、美国为45%。心理学专家称,这次疫情危机将多种心理健康压力源结合在一起,它们此前曾在其他灾难中被人研究过,但人们从未见过它们在一场全球危机中整合起来。众所周知,压力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涉及生理、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我把压力理解为,人们面对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构成压力状态的因素,一是存在威胁性情境或事件,二是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会对人们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适度或中等程度的压力对他们有积极作用,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苹果”,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另一方面,压力过大或过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降低他们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力,干扰其短时记忆,并且限制其问题解决能力。因为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环境中有太多的压力,而又无法回避和解决这些压力时,就会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反应,导致职业倦怠、工作焦虑、人际冲突等,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挫折感、失败感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可见,压力过重或过轻都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发展,只有在中等程度的压力下,才能激发他们较强的成就动机,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面对压力积极应对的能力,进而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与此相伴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心理学者有各种答案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方法。但我以为,首要且能有效应对压力应以信仰为基础。信仰是什么?信仰可理解为人对于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观点、思想或见解坚信不移的看法。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推动力和激励力量,也是人类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是由信仰或信念所组成的一定的体系。信仰一旦确立后,就会给人的心理与行为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决定着人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果;同时,某种信仰一旦动摇或瓦解,便是人的精神崩溃和行为退化的开始。试想,一个人缺乏理想追求,没有信念信仰支撑,如何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如何直面人生旅程中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住现在;若把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生活历来是智者的游戏,而理想和信仰则是人生的导向标。在走向远方的征程中,理想的力量在于不会迷失方向,信仰的魅力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找到隐藏在我们内心的烛光。诚如泰戈尔所言“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忧郁》一书作者安德鲁·所罗门先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作为一名艺评家和《纽约客》《艺术论坛》专栏作家,他曾是一名三度饱受重度抑郁症困扰的患者。在历经数次崩溃,并努力探寻解决之道后,依靠信仰的支持,他写了这部集医学、心理、文学、历史、政治于一体,全面观照抑郁症的著作。他曾说:“抑郁也许是人类无可逃避的恶魔,但爱、智慧与意志的伟大力量,可以帮你走出绝望之域,那永远是神奇的一刻,美丽得不可思议。”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4.从心理健康服务视角,抑郁症、焦虑症等所谓“心理病”的治疗途径是什么?或者说现代人应该怎样走出这些心理困境?是时代改变还是自身调节?

我国已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吃饱了撑着”患“心理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以抑郁症为例,因缺乏各种准备下的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大约95%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一般情况下,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主要依靠心理治疗。目前,心理治疗方面主要有支持疗法、认知疗法、人际疗法和精神动力疗法等。对已经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治疗药物首选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嗪、阿米替林或多虑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三种。心理治疗则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支持。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面对抑郁,学会情绪调节、积极乐观的心态最为重要。比如面对仅有的一片面包,有人说“我只有一片面包了”,而有人说“我还有一片面包啊”!这种乐观情绪很重要。再就是面对压力、面对挫折,要能够适应环境、调整心态。一般地,人们面对挫折的抵抗力较低,这方面需要培养;同时要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人格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临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在遭遇疫情、灾难、伤残、死亡等重大生活事件时,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烦恼、郁闷、愤怒等消极情绪,此时如能得到有效的情绪调适,将使这些紧张或痛苦情绪得到舒缓。因为人的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它对人的行为往往具有促进或干扰作用,既可使人精神振奋、干劲十足,也能使人无精打采,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同时,还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忧虑、郁闷、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就会下降,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病”。

值得重视的是,青少年的抑郁主要通过心理治疗,而成年人则要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两者的结合。其中,重度抑郁更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因为青少年通过老师、家长的心理教育,有可能情绪好转,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而对大学生或成年人来说,别人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效果有限,这时候就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因此,有抑郁症状时及时向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求助,特别是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时,仅靠心理治疗是不够的,积极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至于现代人应该怎样走出这些心理困境?是时代改变还是自身调节?我认为走出这些心理困境除倡导全面的健康观,依靠媒体的积极引导,向公众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由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干预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心理调适。心理调适可分为自我调适与他人调适两种,其具体方法有生理调节、认知调节、行为调节、语言调节、人际调节,等等。

生理调节是以生理过程为基础,利用生理和心理彼此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理改变、调节心理,进而使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松弛的办法。生理调节可分为三类:一是由身体至心灵的放松,即以身体松弛为手段,最终达到心理放松效果。像“呼吸调节法”“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训练”等,常用于抑郁、焦虑、恐惧心理的治疗和矫正。二是由心理至身体的放松,即以心理放松为手段,最终达到身体的松弛。三是身心锁链法,即利用自我意识,指示身体作出松弛反应,如“意念体温调节法”等。

认知调节是通过改变认识或认知而进行的心理调适。人的认知与心理状况存在密切联系,心理状况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此事件的认知或解释所引起,人对不同情境存在不同的认知,因此,通过某种心理体验引起某种认知,或通过某种认知激活某种心理体验,就可以对心理进行有效调节。尤其是人对事件产生的不合理或不现实的归因往往会导致不良心理体验。要消除不良心理状况,就必须借助认知调节。认知调节的具体方法很多,有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换脑”——换一种认知来分析人或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重新思考、阐释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便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是“升华”——以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积极心理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消极心理认知固着。例如,人们常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从消极因素中,认识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因素,从而使之成为奋发图强、取得成功的动力和契机。

什么是行为调节?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很多失去亲人的志愿者、医务人员投入到营救他人生命的工作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是人们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实现心理的改变。而注意转移则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调节。当人心理高度集中在某一问题上并可能导致不利影响时,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从事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通过散步缓解紧张心理,在余怒未息时,去打球、下棋、看电影,以此来舒缓紧张心理。尽可能地回避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对恐惧心理的克服或对悲伤心理的排遣,变换一下生活环境,人就比较容易摆脱意外生活变故带来的重大心理打击。还有反应调整,同样是很好的行为调节方式。反应调整是指心理被激发后,对外部行为的控制。例如,疫情期间“勤洗手,戴口罩,保距离”,就属于这种心理调适。

有人说,在紧张心理状态下,心中默念“不要怕”“我能行”“相信自己”等,能使人心理放松。上述做法叫做“自我暗示法”,其实就是语言调节。实验表明,语言活动既能唤起人愉快的体验,也能唤起痛苦的体验;既能引起某种心理体验,也能抑制某种心理反应。例如,人们在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时,总说悲伤、悲观的话,就很难从不幸带来的痛苦中走出来,而有意识地多说些高兴、乐观的话,则有益于尽快摆脱心理阴影,去迎接新的生活。此外,当处于抑郁、焦虑、烦恼、失落、孤独等不良情绪状态时,家人、朋友、同事和老师主动与其沟通和交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的心理调适效果。

5.希望您有更多反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情绪百态的案例,乃至推广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社会情绪困境、心理危机困境方面的表现和做法,与我们一起分享下。

实际上,新冠疫情所导致的社会情绪百态,已成为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心理状况的最佳实验对象。这里以人们的社会情绪困境、心理危机困境为例,仅谈三题。

关于无聊。新冠疫情期间,“我很无聊”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用来表达自己无所事事、对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无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活动缺乏和兴趣丧失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谈论的无聊主要包括空虚、郁闷以及使人无聊的状态。无论如何,无聊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主要由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所造成,即人们由于无法得到所需的满足,进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负性的综合情绪。它可以划分为状态性无聊和特质性无聊。前者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短暂无聊体验,是一种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多由单调重复的外部刺激或者认知能力缺乏所引发。后者是指人们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的稳定无聊倾向,是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质,如作业、运动、比赛等。自身调控能力、人格特征、内在动机以及价值观等重要因素与这种特质倾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具有较高水平无聊倾向性的人们会报告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或其他高水平的负性情绪,如焦虑、强迫、敌意等。此外,高水平的无聊倾向还会对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如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增加工作倦怠感、降低工作绩效以及增加冲动攻击性行为等。我们对409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无聊倾向会降低主观幸福感,降低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特别是会降低对抑郁情绪的调控能力;他们对于自身的情绪状态知觉较差,而且倾向于作出外部归因。显然,无聊状态就是抑郁或抑郁症的前奏。

关于浮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对“视频会议”“线上课程”乃至“外卖点餐”,都表现出“不管过程,只要结果”的浮躁情绪。而现代社会中房价、股市、基金的涨落,假新闻、假论文、假著作的曝光,编剧、演员、歌手、艺人的吸毒……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背后,可以隐隐感到一股急功近利的风潮。实际上,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它由个体通过群体发生,再由群体到个体不断整合。表现为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可以“总结为飘、急、虚、粗、傲,即飘忽不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粗心大意以及桀骜不驯”。从个人来看,心浮气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价值观混乱,对诱惑缺乏自制力。其次,个人面对的机会多、选择多,生活就容易失去重心。最后,攀比心理作怪。如今那些靠走捷径获利的明星、土豪,更容易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这也导致了浮躁。浮躁,让人们注重的只是当下。这种心理会使一个人的创造力下降。如研究一个新课题需要花很大气力,可有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就去模仿或剽窃他人的成果。甚至有的大学校长、一些教授的论文、著作都存在严重抄袭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浮躁还会催生一些违法违纪现象,而个人行为一旦渗透到社会中,对整个国家、社会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要想摒弃浮躁心态,首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更了解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摆脱“浮躁”。其次,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自己教育、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立一个更加实际的生活目标。最后,注重心理和谐。人们还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时代潮流。大多数时候,人们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接受现实和自我调整心态。

关于耐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别是居家隔离,明明有大把空闲时间,但人人显得很忙碌:“忙于不停刷手机、通宵看电视和整天玩游戏”。现实生活中,“我很忙”并不只是借口或口头禅,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的确让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禁不住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于是,人们开始习惯了“预订”,厌倦了等待。其实,人们变得缺乏耐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浮躁心理、社会压力、慢不下来的生活节奏固然都是助力,但毕竟只是外因。从内部因素来说,人们生活态度的转变才更关键。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几乎抽不出时间来修身养性,在他们的生活格言中,永远都是“追追追”“快快快”,像被鞭子抽打着,似乎想停也停不下来。说得严重点,与现在人们道德素质的普遍滑坡也脱不了干系。例如,在红灯前依旧横冲直撞的人,你可以说他是在赶时间,但藐视规则、修养缺失也是原因。另外,不耐烦有传染性。比如,当一个人等不及开始催促服务员上菜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效仿。或许他们只是处于无意识的模仿,却极易造成群体效应,互相追赶中,让人们可以等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心理暗示和换位思考可以培养耐性。当急脾气上来时,说句“慢慢来”;当菜迟迟不来时,安慰自己:“别人先吃又怎样?”如果诸如此类的心理暗示还不足以平心静气,那就再试试换位思考。“你在等,别人也在等”,学会坐坐冷板凳,“如果我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这样,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培养耐心与定力,学会理解与包容,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大道至简,理应如此!

猜你喜欢
情绪新冠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心理小测试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