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迪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随着新世纪人们对语言多样性认识的提高,方言作为一种语言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方言保护问题成为2015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正式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或“语保工程”)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我国的语言生态看,方言保护不仅任务非常紧迫,而且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相对于“语保”专家的保存工作(语言资源调查、建档等)而言,学界更关心甚至担忧的问题是如何使语言生态健康地向前发展,有效地传承方言文化。
本文拟从大学生方言保护意识的培养这一视角来探讨该问题,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方言保护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方言保护意识培养应采取的措施,方言保护意识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长期坚持以推普工作为核心任务的语文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截至目前,除个别偏远地区外,普通话已达到基本普及的程度,不同方言区之间交流的障碍已基本消除。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去认识的偏差,一味强调推普而忽视方言地方文化载体作用的倾向普遍存在,导致大多数地区的方言面临迅速萎缩的局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普通话作为全民通用交际工具重要性的日益突显,方言消退的速度之快和强度之高令人始料不及。
就目前在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出生于我国普通话推广进入高潮的九十年代末。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他们在正式场合接触到的,不管是课堂教学语言,还是影视报刊媒体语言,基本上是普通话,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家庭交际用语也有相当一部分放弃方言改用普通话,城市家庭(主要是地级及以上城市)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方言使用环境的急剧萎缩,致使当今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方言的态度和使用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家乡话越来越漠视。在官话方言区,除东北官话等少数强势方言外,中原官话、冀鲁官话、晋语等多数方言区普遍存在方言自卑意识。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深入人心,这种自卑意识越来越强,甚至出现完全否定方言的倾向。根据笔者对郑州市5所地方高校河南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1份),54.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方言“土”,没有普通话悦耳动听。经常有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话:平时也没有觉得自己的话不好听,一经录音才知道自己的话这么“艮(硬)”。36.4%的学生对方言的前途持无所谓态度,高达24.3%的学生甚至认为方言没有保护价值,近31%的学生平时只选择普通话进行交际。最新的调查表明,非官话区也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普通话交流。
二是方言交际能力断崖式下降。且不说一部分城市长大的学生基本不具备方言表达能力,就是认为自己说了家乡话的绝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所说的方言也是变异了的,或者说是严重缩了水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已与普通话或地区权威方言日益趋同。即使是方言交际氛围较好的东南各方言区的情况也不例外。鲍明炜早在1980年就指出了南京方音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1]。钱乃荣也曾对上海话进行过调查。新时期以来,上海方言声母、韵母、调类几乎缩减了一半,大量的方言特征词,在青年人嘴里已经基本消失,以致沪剧滑稽剧要选择青年演员都发生了严重的危机[2]。湘方言、闽方言等也无不面临同样的问题。
官话区自然更不在话下。拿河南境内中原官话区的情况来说,除了调值系统外,其余皆与普通话日益趋同。方言词语从这一代大学生身上大量丧失,即使是方言特征词也未必能灵活使用,而大量典型的方言语法特征消退的强度也不容忽视。如流行最广的特征词“中”在许多大学生口中已经变成了“好/行”(除非创设“这中不中?”之类的方言语境)。豫北地区的谓词变韵、子变韵,豫南信阳方言的特殊比较句式、双宾语句式等典型的方言语法现象,在很多大学生身上已基本消失甚至完全消失。总之,方言的表达功能在这一代大学生身上急剧退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是方言代际传承面临断裂的危险。家庭作为方言的最后领地,其根基已经产生动摇。因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普通话的普及已从政府的有意推广逐步变成人们的自觉追求。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单一选择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城市来的学生,其家长受教育程度高,相对更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走向更大的舞台,他们会主动创设普通话交际的语境条件。即使自己平时使用方言,当与孩子交流时也会尽量用普通话。这必然导致使用方言的群体萎缩、方言传承难以为继的局面。可以预见,随着今天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初中、小学的萎缩,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县城、市区,方言代际传承的断裂问题无疑会进一步加剧。
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深刻变化,必然会给方言文化的传承带来很大的冲击。不难想象,当大家都不再说方言的时候,诸多优秀的传统剧种、民间文学、民间曲艺形式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可以说,挽救和保护方言,使方言文化得以传承的问题,目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们认为,学校既然可以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那么同样也可以作为方言文化传承的前沿,地方高等院校尤其如此。因为相对于中小学而言,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优势:(1)作为普通话、方言共用并存的集中场所,高校的语言生态相对和谐。部分学生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有重新拾起家乡话的态度倾向。(2)许多院校开设有现代汉语课程或普通话课程,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新时期的各项语文政策和工作任务有一定的了解。(3)我国“语保工程”的主力军集中在各地方高校,利用“语保”团队的工作实践有利于影响和感染身边的大学生。
以地方高校作为方言文化传承的排头兵,充分利用相对有利的语言生态条件,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方言保护意识,对于方言文化的有效传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闪烁液是一种用于液体闪烁计数测量的混合有机溶液。样品发出的β粒子通过闪烁液时,其辐射能消耗于溶剂分子的电离和激发;溶剂分子激发后回到基态时释放出能量传给闪烁体,闪烁体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这些具有溶质特征波长的光子,随后被光阴极探测,经放大后在光电倍增管的阳极上形成足够大的电脉冲。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在“语保”工作中排头兵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语保工程”建设中来,加强对大学生方言保护意识培养的工作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其一,继续加强推普宣传。尽管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政策、法令早已深入人心,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普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艰巨的任务。就国家语言战略而言,只有进一步强化普通话作为通用语的地位和实际社会功能,才能更好地发展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高效交际。也只有努力打造强大的国家通用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语言能力不足的状况,才能从容应对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发展战略等。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只有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能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二,加强新时期的“语保工程”宣传。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快速发展,“我国已从过去长期突出推广普通话,狠抓语文规范化进入到‘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两大语言政策齐抓并举的阶段”[3]。新的阶段,有新的任务。尤其是将方言视为语言资源这样的新认识,同学们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如何有效地宣传方言资源保护的意义,使同学们广泛接受“语言资源”这一理念,并唤起自觉保护方言资源的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加强“语保工程”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应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语保”工作的实践开展不同方式的讲座。有条件的,可以让本校参与“语保”工作的老师开展这一活动;没有条件的,可以在接受校外“语保”专家的指导并利用其“语保”工作实践成果开展这一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保存、整理的各类方言录音、录像材料,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方言存在的价值。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我国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总目标,引导大学生对这一问题尤其是对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分用过程出现问题的关注,对于他们方言保护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目前情势下应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其一,引导同学们正确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二者的辩证关系正如李荣先生所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4]普通话在方言之上,意思是说,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作用;普通话在方言之中,意思是说,普通话本质上也是方言(就语音标准而言,普通话就是北京方言;就词汇标准而言,普通话就是北方方言;就语法标准而言,普通话就是权威的社会方言),同时又与其他地域方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其二,引导同学们在私人场合自觉使用方言进行交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及时引导同学们消除由过分强调推普带来的两种糊涂认识。观点一:认为说方言太“土”,说普通话才算得上“文明”。推普标语“说普通话,做文明人”就是这种偏激认识的典型写照,其危害是将同学们引向排斥方言的“歧途”。观点二: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水平,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大的地方一旦习得就难以纠正。事实证明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拥有双语双言能力是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常态。只有引导同学们打破这种认识误区,才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正确看待方言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保证方言交际的有效进行。
针对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加强对高校方言社团的专业指导,并积极开展一系列方言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创设方言交流的氛围,而且有利于强化同学们对家乡话的感情认同和方言表达能力。
其一,以方言社团成员为主力军,围绕方言文化建设的主题开展活动。方言社团在高校并不少见,但这种自发的团体往往因业余兴趣而起,目标不够明确,活动的开展也较为随意。具体表现为:成员聚集在一起分别介绍自己家乡话的几个典型的特征词,或播放几段介绍地方风俗文化的视频等。这种活动往往因流于形式而效果不佳。只有加强对社团的专业指导,开展真实、有效的方言文化调查,才能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实际锻炼。
每次活动之前要制订明确的目标,并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坚持先调查后汇报的基本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活动,如乡音朗诵比赛、方言故事大会等。适当的条件下,还可以组织观赏专业的地方曲艺表演等,让同学们集体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切身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其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方言保护的建设中来。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在校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民群体。充分发动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到方言保护的建设中,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而且可以为“语保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
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既可以照实记录,发在博客或微信圈,也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录像、拍照,发表在网上。有条件的还可以主动联系“语保人”,直接为“语保”工作提供语音资料、风土人情的图片和视频等。另外,还应鼓励同学们参与语言地标网站“乡音苑”的建设,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成为愿意为方言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的志愿者。
在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借以促进大学生方言保护意识的回归,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语言保护工程的建设中来无疑是正确的。但掌握好措施尺度,把控好心理因素,做好因势利导工作,这也是必需的。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无论是宣传语言政策,还是开展“语保”活动,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不管方言能力强的,还是方言能力较弱的,甚至仅会说普通话的(随着自身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有可能重新拾起家乡话),只要对方言文化传承有兴趣,我们一律持欢迎态度。对方言文化传承不热心的,即使我们没能引导其走向方言保护之路,同样也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目前形势下,让全民自觉参与方言保护应该还只是一些语言学家的理想。
一般而言,对方言不感兴趣的往往是没有方言交际能力的同学(至少是方言能力较弱的),他们单一选择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主要源于家庭的安排,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语言选择自由是我们每个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无论选择普通话还是方言作为第一习得语,皆无可厚非。我们既干涉不了同学们的语言选择权,也干涉不了他们的语言生活。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因势利导,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具有方言文化传承意识的志愿者,不是专业的“语保人”。不然,就会制造语言生活中新的矛盾点,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目标背道而驰。
方言保护意识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消除学生的不安心理。部分使用普通话较多的同学,担心使用方言会影响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因此顾虑重重;而部分热心“语保”的同学,往往会对方言生存危机过于焦虑,对推普工作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将方言的衰微归咎于推普。
针对前者,重在鼓励。用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双语事实鼓励同学们放心使用方言,并使他们进一步明白,“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外语教育普及以及语言接触频繁,双语双言人越来越多”[5]。使用双言不仅有利于多样性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能培养出更有智力优势也更有交际能力优势的孩子”[6]。针对后者,重在疏导。以语言日趋大同的世界形势引导同学们不必杞人忧天,并使他们明白,语言保护能做到的,除了专家抢救性的保存工作外,还应尽可能延缓方言消失的速度,使之以活态形式继续传承地方文化。
总而言之,无视方言危机,任由其自生自灭的态度要不得;一味强调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因此排斥普通话推广的态度同样应当摒弃。
注释:
[1] 鲍明炜:《六十年来南京方音向普通话靠拢情况的考察》,《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第241~269页。
[2] 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3页。
[3] 詹伯慧:《杂议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学术研究》2017年第9期,第168~171页。
[4] 李荣:《普通话与方言》,《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第321~324页。
[5] 郭熙:《七十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语言战略研究》2019年第4期,第14~26页。
[6] 刘丹青:《差别化政策是语言保护工作的迫切任务》,“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中国长沙)发言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网站,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