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孟杰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也是内涵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孝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发挥其育人等功能,对教育的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价值。当前学术界对孝文化的研究已较丰富,思政领域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德育教育中孝文化的价值、作用以及融入方式,孝文化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本文对孝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情感认同的视角,分析情感认同在孝文化教育中的理论意蕴和作用,探究基于情感认同的孝文化教育育人功能和途径。
情感认同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心理体验。情感认同在人的意识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某种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目的,情感就会发生积极的认同作用,反之,如果某种事物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就会产生不接受或排斥的情感认同,甚至是躲避和逃离。理清情感认同的内涵和意蕴,探究情感认同在教育活动开展中的作用,对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当前,学术界对情感认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较为普遍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即心理体验说和态度说。有学者认为情感认同主要指作为主体的人因客观事物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使人们的理性强迫认同转化为感性的自觉认同,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思想及行为。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有行为意识的独立个体在规则和法律等外在制度的约束下,可能会对事物进行理性认同或者规则认同,强迫自己去遵从。但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情感认同之后,不仅是理性上强迫自己去了解和遵从,还会从情感上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等更为精神和内在层次的认同。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一旦以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对某一事物进行感知、了解和接受,即对此事物产生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的,关注内在心理活动的过程。它代表人们在内心感受中对具体事物和外在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内容的一致性和相容性。学术界普遍认为情感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意识活动对认知和行为有促进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抓住情感认同的特点,努力实现理性认同向情感认同进行转变,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意识的能动作用。
教育是一种针对人开展技能培训、知识传授及理论灌输等活动的行为过程,不论是教育方式、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目标,都深受情感认同的驱动和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当代青年学生,具有个性、独立性和多样性等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显著不同是,不仅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情感教育,还要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应遵循的准则进行积极的引导。情感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着力把握的目标和方向,以求达到以爱唤醒爱的教育目标。基于情感认同的思政教育更加重视被教育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注重心灵的沟通和交流,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和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使得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它区别于一般的理论灌输和填鸭式教学,是认知认同的进一步深化,也是被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行为认同的情感基础,它能更有效的促进被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被教育者基于自身情感和实践体验,对教育教学内容有了情感认同,这样的思政教育一经形成,将具有更深层、更稳定、更长久的影响和作用。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自身正面情绪因素的介入,更容易使人们对蕴含着核心价值取向的事件产生思想共鸣,这要比纯粹的理论灌输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校在开展孝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时,要充分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背景和群体特点,创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力于获得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充分挖掘孝文化在教育中的感恩意识激发功能、家风家教引领功能以及个人品格塑造功能。
感恩意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他人给予自身鼓励、帮助和关怀等积极行为与态度表示友好和回报的一种意识,它不仅具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对于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孝文化蕴涵着感恩这一重要内涵,它是感恩父母长辈、亲友近邻的重要基础和情感之源。孝文化传递的是温情、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和信息。高校在进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对孝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以“孝文化”为切入,以感恩父母为圆心,逐渐向感恩亲友、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和感恩祖国进行发散,结合时代新特点和被教育者特征,创新运用新媒体开展孝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对青年学生进行高效的感恩教育。除了孝文化带有深厚的感恩内涵这一重要因素,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孝文化教育的方式和目标也具有深厚的感恩意识激发功能。孝文化教育的开展基于情感认同,运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这种注重情感交流、倡导实践体验的教育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学生的心理社会实践活动以无形的力量进行影响和渗透。
家是人跟人共同生活地方,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千万个家组成了国,有国才有家。孝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精神力量,对于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建设引领家风家教、形成和谐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1:4”的家庭结构,在信息迅速更替、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壮年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现代社会代际关系变得愈加冷漠疏离。孝文化蕴涵丰富的家风家教意蕴,不仅包括孝、敬、悌等家风家教观念,也包括具体的礼仪礼节知识。在人情日益淡漠的现代社会,家庭规模日益缩小,传统的大家族逐渐被“核心”家庭所替代,传统孝文化中所强调和关注的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重视邻里和睦、长幼有序等内容随着时代特征拓展为大范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文化强调个体要善良、宽厚,不仅是对长辈的孝敬、也有妯娌、叔伯之前的和睦友爱。孝文化的弘扬可以增进代际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以情感认同为基础的孝文化教育更能促进家庭成员不同代际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家庭美德进行了概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传统孝文化与新时代的家庭美德一脉相承。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鼓励其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这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道德做了基本的规范和总的概括。《纲要》提出公民道德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相较于老版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版本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对“个人品德”进行了二十字的概括: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孝文化不仅包含孝,它也涉及到与孝紧密相关的信、德、让,此外注重礼仪礼节知识的传授。孝文化中强调尊老敬老、对待长辈谦卑恭敬,这与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的明礼遵规一脉相承。此外,孝文化中也蕴涵人际交往中的谦虚恭敬、宽容仁爱等优良品质和德行,亲亲爱人、尊师重道等行为是个人品德塑造的重要要求和因素,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道德规范和准则。孝文化所蕴涵的个人品德塑造功能,不仅反映人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中。在弘扬发展孝文化时,要注重对德的教育,即青年学生的个人品格,激发孝文化的个人品德塑造功能。
情感认同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孝文化的传递不仅要包括孝的传递还应涉及为了孝的传递,它须是内外相通、深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充分挖掘孝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和延续力,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环节,使青年学生能实现从认知到理解,从理解到接纳,从接纳到践行,真正内化孝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在开展孝文化相关教学活动时要基于学生的情感认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将孝文化的讲授融入课堂教育中,尤其是在教授《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类似课程时,将孝文化作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充分挖掘这一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进行课堂教育时,首先要注重课堂教育,抛弃传统枯燥无趣的理论填鸭式教学,选择正确的情感点、运用生动、鲜活的素材进行新式教学,增强教育内容上的情感认同。具体来讲,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的情感点进行选择,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情感之中,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有机融合。不仅要开展关于孝的教育,还应开展为了孝的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与大学生生活相贴近、设置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要创新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情感点紧密结合,用情感感染的方式方法开展,创新使用学生熟悉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微”媒体和平台,增强教育方式上的情感认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要注重课内课外的协同推进,课堂上的传授固然重要,课外的学习和实践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过程,课内课外协同推进,更有利于学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孝文化学习之中。
开展孝文化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营造全方位、多领域的孝文化氛围,将孝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通过日常的渗透和影响,达到深厚持久的教学效果。推动孝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与发展,青年学生在吸收内化孝文化之后,又积极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及深化,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青年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和信心。
首先,可以与学校图书馆联合,开设“孝文化”图文及音影资料专区,举办“孝文化”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海报、征文、摄影及视频拍摄比赛等线下线上活动,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孝文化相关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曝光率。其次,可以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联合组织开展学孝、行孝、传孝活动。比如定期举办“一封家书”活动,鼓励学生用传统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对成长过程中经历原生家庭创伤的学生进行开展心理活动进行疏导。在全校范围内寻找重阳文化代言人、孝道文化代言人。第三,可以与学校社团、广播站及自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大力鼓励、积极引导、适当干预,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平台在自己的阵地运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孝文化、孝道精神。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孝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更有利于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和延续力,使青年学生能实现从认知到理解,从理解到接纳,从接纳到践行,真正内化孝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是获得情感认同的重要一环,青年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地去参与,获得真实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加深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因此,高校要注重将孝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建立孝文化教育基地、重阳文化基地,使之成为学生进行校内校外活动的重要连接媒介。第一,可以建立爱心敬老志愿者团队,对志愿者团队进行资金、师资力量的投入,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团队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纪律性。给青年学生平台和机会开展孝文化相关活动,如前往社区、医院或敬老院等组织机构开展爱老、敬爱,爱心宣讲等活动,学生在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参与感、也有利于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第二,组织学生深入走访考察孝文化发源地等相关实践基地。校外实践活动开展中,要搞好孝文化的深层研发,成立孝文化研究中心,并定期开展活动,留出研究基金,与相关的学院联合,定期进行孝文化的挖掘和研讨,为宣传和弘扬孝文化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孝文化的培育要兼顾个人、家庭和国家三个层次,力争实现三者的良性发展和互动。首先,从个人角度出发,以人为主体进行个体知识传授,个体对孝文化进行吸收和内化,进而促进“爱老尊老敬老”良好家风的形成,良好的家风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其次,从家庭角度出发,以家为单位进行孝文化的宣传教育,促进代际关系的良好互动,增强家庭中成员个体幸福感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践行。最后,以国家为角度出发,在国家层面、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推动孝文化的学习,推动个人对孝文化的吸收和内化,也有利于敬老爱老的家风家教形成。三个层面应同时开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