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君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00)
信息碎片化(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的信息传播虽仍是由人这一主体及电脑、通信卫星、电缆线等客体构成的,但其传播形式显然超越了“物体”广延物固定性的限制,而是更多地表现出类似心智与精神的不确定性。这不同于传统的主体与他者间的稳定联系,它实际上打破了这种联系,并构型出一个人与机器共生的新的“社会有机体”。人在其中质疑着“身处世界中某个位置”的确切之感,并对思想、言说与行动的界限日渐模糊不明。人类诚然是电脑与互联网的创造者,但同时,上述人的造物也在以使生活样态剧变的方式生产着“新型人类”。
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DNA 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主体的自媒体化和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的个性化、信息量激增与泛滥化、信息发送与接收即时化等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习总书记又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受众范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所谓主流意识形态,是指被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切实接受从而形成了强大舆论氛围的意识形态。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
中国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意识形态维度的规定性。正因如此,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中国高校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全过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2]可以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情况,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信息碎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第一,信息传播主体的自媒体化使大学生可轻易接触到各类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此前信息传播主体的固定性界限,信息碎片化使个体在信息传播时得以绕过传统的等级制,将自我构建为主体——人人得以发声,人人都是媒体。这种参与本身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同时,它也使信息发布表现出任意、频繁等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知乎”、“豆瓣”等自媒体及各类视频网站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因而他们很容易成为这类应用的忠实用户。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一些自媒体甚至不顾品格地“标新立异”,如为“物质至上”洗白、将英雄人物“丑化”、以“还原真相”的名义歪曲历史等。这些错误做法有着不盲从、敢质疑的表象,容易骗取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甚至认可。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可轻易接触上述信息,这不仅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同时还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并稀释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第二,信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影响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完整性。就传播内容而言,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发布的内容多是关涉一定人群的“大事件”,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信息。当下的碎片化信息在内容上较少“宏大叙事”,而是以私人生活的片断感悟、流量为王的娱乐信息、真假莫辨的“健康指南”等为主;篇幅上,这类信息字符有限,短小简明,并呈现出超文本、非线性、图示化等特点。上述特点使得大学生接触到的很大一部分信息有片断化、简单化之嫌,甚至因信息获取本身的跳跃性而使信息接收过程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这势必妨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予以完整的把握。
第三,海量碎片化信息易导致大学生对意义领悟力的下降。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是毋庸讳言的时代特征。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往往披着图文并茂的光鲜外衣,凭借发达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移动终端等登堂入室。这些碎片化信息数量庞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泛娱乐化,宣扬明星偶像崇拜,易导致大学生攀比心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阿尔都塞对电视广告的理解在此是适用的:大学生被娱乐信息所结构,逐渐强化对自己是一个消费主体的认识。娱乐信息把他们与其真实的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再现为一种想象关系,因而可能造成愈是关注娱乐信息便愈是远离真实生活的困境。[3]此外,多数碎片化信息内容不完整、信源可疑、观点似是而非,但往往运用动画、漫画、小视频、表情包等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形式,极易俘获人心。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能有意义地顾及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海量似是而非的信息在占用大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同时,也侵蚀了他们对意义的容纳能力。其可能的结果是:大学生陷入“信息之海”,无暇甚至无意深思,这将影响到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做出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第四,信息更新的即时化影响了大学生对重要信息关注的持久性。信息迅速更新意味着需要辨明真伪及深入探析的内容很快会被取代。人们诚然因此“知道”更多消息,但却很难集中精力一一领会主旨,新的信息便将原有内容覆盖,这会稀释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的关注度。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点之一就是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但实际情况是,信息碎片化侵占并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并与之争夺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得不到有效传播,纷繁芜杂的社会意识就可能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得不到大学生认同和拥护,意识形态就无法起到凝聚人心、积蓄力量的作用。可见,信息碎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构成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更需要我们厘清主次,从关键环节入手,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诚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为主旨,提纲挈领把控关键环节尤为重要。
所谓意识形态控制,指的是一国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控制权的行为,确保代表和反映该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到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是指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宣传阵地。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系统而完整地接爱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因而,要使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各高校必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当前高校的思政课在大学课程总学分和学时中占比较低。调查显示,“思政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8.6%,所占学时大约为总学时的6%”[4];内容方面,思政课中的内容有不少与大学生中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思想品德”和“历史”等内容重合,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课程的“新鲜度”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势必有限;课堂管理方面,“学评教”系统的存在使一些教师担心严格管理招致学生“差评”,因而主动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教学效果方面,一些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聘时重科研轻视教学的实际,又使得思政课教师在切实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动力不足;考核方法上,课程结束后,学生交作业或进行开卷考试,相对专业课,思政课“过关”容易。致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压力(动力)不够。
思政课是以完整时间系统阐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各高校更应珍惜和重视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将上述问题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思政课改革应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在课堂管理、成绩评定、教师评价等方面作以有效革新,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改革,思政课的原则性、方向性不能丢。“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思政课课堂要更加重视纪律性,以发挥好思政课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处于不受威胁、健康有序传播的状态。高校是多种思潮集中汇聚的特殊场域,因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大学求学阶段正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辨析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心智欠成熟,容易被娱乐性强的信息吸引,并易受不同思潮的左右,因而可能表现出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的无所适从。一些大学生不知不觉沉湎于主旨可疑的碎片化信息,甚至主动传播,长此以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地位势必受到威胁。
要帮助大学生走出冗杂可疑的信息碎片之沼,这既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等大学生的“身边人”以班会、座谈会等形式阐明道理、加强引导,也需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思政课任课教师还应结合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提升自己运用自媒体的能力,课后可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微信群”内讨论等,以期“变碎为宝”。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才可能营造师生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唯有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显性与隐性并举,课堂改革和课外创新并重,才可能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地位的稳定性。
意识形态认同是价值认同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个体认可某种意识形态,并自觉自愿地遵从其提出的准则行事。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影响力巨大。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意味着将该意识形态蕴含的概念框架、问题意识和基本立场作为观察、分析、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天然”出发点。对个体而言,如果个人无法对其所属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就很难真正融入社会并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失去民众的广泛认同,也很难发挥其凝聚人心及由之产生的协同行动的功能,整个社会就有乱象丛生的危险。
具体到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2017 年张春艳对568 名大学生作了关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的问卷调查。在回答“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您会怎么做”时,有52.46%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45.25%的学生选择了“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集体利益”;另有2.29%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利益至上”。[5]虽然调查对象囿于人数和地域限制,无法充分代表当前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集体至上的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领域交锋碰撞的实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时效性不强、方式传统、手段单一,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回应质疑、有效引导,因此不易在大学生中引起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另一方面,也说明非主流意识形态借助碎片化信息抢夺地盘扩大影响。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培育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为此,各高校应结合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特点,重视并利用好自媒体,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多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出发,让主流意识形态以更为大众化和生活化的姿态介入校园生活,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和表达,随风潜入,润物无声。主流意识形态为大学生乐于接受,才可能收获共鸣,并最终被认同和践行。
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稳定主体的单向灌输过程,必须重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发挥好多媒介协同参与的媒介复合化作用,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培育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只有正视、利用并超越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才可能守住并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从而打赢意识形态之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