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现实构想

2020-01-16 07:10勇,颜
黑河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动评估教育

高 勇,颜 金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 连云港222005)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施行,文件中明确规定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和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并强化对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高校劳动教育评估也因此应运而生。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评估主体在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严谨的评估标准、合理的评估程序和科学的评估手段对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和估量,也是对高校劳动育人成效的价值判断。鉴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刚刚步入正轨,且普遍薄弱,甚至缺失,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价值更显弥足珍贵。

一、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价值判断

(一)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政策落地生根的加速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但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则稍显缺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提高到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同等的地位,这对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意义深远。但是从现实的效果来看,高校的劳动教育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理念急功近利,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性;培养目标含混不清,缺乏纲举目张的确定性;培养体系虚无缥缈,缺乏落地生根的可行性;教育方式枯燥单一,缺乏生动活泼的生活性等”。[1]80要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生根,并对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产生根本的影响,就必须要对高校的劳动教育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估。通过评估对劳动教育的基本政策、育人目标、实施过程和现实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对下一步的劳动教育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推动劳动教育更好地在高等院校和青年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二)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健全完善的助推剂

高校的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化、跨界化、协同化的教育体系,需要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断优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断磨合,还需要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不断协调,从而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有正确劳动观念、扎实劳动技能和坚韧劳动心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而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不同主体、不同环节和谐共处、彼此成就的助推剂和粘合剂,制约着整个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运转。自从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许多高等院校都出台了劳动教育的文件,开设了劳动教育的课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可是大多数仅限于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以及如何实施的层面上,至于能够达到何种教育效果,如何进一步系统性的评估、优化,则没有更多的涉及,这对高校劳动教育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都极为不利。实现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教育体系,而劳动教育评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劳动教育主体、客体、理念、指导思想、具体措施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性都有很强的修正能力,是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试金石

高校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劳动教育目的是否实现,要评价受教育者是否牢固树立了尊崇劳动、尊重劳动者,以诚实劳动、诚信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骄奢淫逸为耻的劳动价值观;是否具备了顺应时代发展、勇立时代潮头的劳动技能;是否能在艰辛劳动的磨练下一如既往、甘之如饴;是否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而劳动教育评估就是检验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不但可以检测出受教育者是否练成烈火真金,还可以排查出受教育者的瑕疵和不足,以便更进一步的淬炼。当然,我们的教育目标——大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有着复杂的感知、情绪、意念和行为,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劳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以教育过程的完结作为评判标准,也不能仅凭受教育者的语言来认定,需要谨慎地进行动态化的评价和估量。又因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劳动技能是逐步养成的,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劳动教育的评估环节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二、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设计依据

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目标能否实现、育人使命能否完成、育人效果能够满意的重要环节,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切实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切实可行。

(一)持之有故: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评估思想

马克思提出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本质上是对高校劳动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是对高校劳动教育的产品,即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素质的使用价值判断,因此,马克思价值和使用价值理论是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基石。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又红又专”一代新人的学校教育标准,其中,“红”是政治标准,“专”是专业标准,终极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这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认为学校教育应当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适当的劳动教育,而评价劳动教育的标准是“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数次强调劳动教育的价值、目的、作用、保障等内容,同时还激励广大青年要尊崇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科学劳动、创造劳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3]这一系列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指明了方向。

(二)于法有据:国家高等教育法律与政策

1990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自身可以在校内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或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4]2402018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要求高校应当建立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4]08以上两个法律文件的规定是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法律依据。2019 年施行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倡导幸福源自奋斗的理念,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强化劳动精神、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5]10这是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道德依据。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科学、多样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远景政策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其中就包括对高校等教育者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督导检查,对直接教育者即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受教育者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制定评价标准,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的重要内容”,[6]7这是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最直接的政策依据。

(三)天行有常: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基本规律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也受到质量统一律、新旧更替律等一般的教育规律的制约,必须与国家教育的政治方向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德智体美等其他教育相协调。同时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子系统,它又有着与其他“四育”相区别的特殊规律,更强调知识、信念和行为高度统一性,强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协调性,强调劳动情感、劳动意念和劳动技能的一致性。相信只要尊重、顺应和利用好高校劳动教育评估规律,高校劳动教育评估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健全和完善,推动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他山之石:高校德育评估的成熟经验借鉴

自1995 年《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颁行以来,德育评估就被提上工作议程,经过20 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高校的德育评估已经日臻成熟,具备了健全完备的评估体系。其中包括把“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发展水平”[7]6作为德育评估的目标;把德育实效作为德育评估的重要标准,把方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动态性作为评估原则;把定量与定性分相结合、历史与人本相结合、精确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总结出提高评估信度和效度的改进措施,优化了评估程序,形成了标准化的评估指标。这些宝贵的评估经验必将成为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重要借鉴。

三、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现实构想

(一)科学的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理念

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评估的作用不可小觑,要做到评估结果的全面、客观、合理和公正,真正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强劲的动力,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评估理念。这个理念与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首先是为谁培养人,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一点必须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因为我们的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我们的劳动教育为了劳动人民,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劳动情感、正确劳动观念、娴熟劳动技艺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2这些“新人”必须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诚实劳动、踏实劳动、科学劳动、创造劳动。三是怎么培养人。劳动教育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体任课教师和高校的其他教辅人员要坚持全员劳动育人,而且责权分明,重在协同。教材、教法、教师和高校的育人环境要坚持全过程劳动育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包括全社会在内要坚持全方位育人,要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切实的高校劳动教育评估原则

一是要坚持差异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知情意行、个性特点、生活环境、接受能力,考虑大学生活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估,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程度、更不能用一个标准界定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性质。二是坚持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等主观要素的评估,因为包含人的因素,差异化、个性化明显,不能一刀切,所以适宜采用定量评估,对于评估的结果进行模糊化的处理。对于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客观要素,因其相对比较客观,相对比较容易评估,故而可以使用定性评估,进行精确的横向评价估量。三是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在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客体即大学生进行评估时,应当坚持对其教育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估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劳动素养。同时还要考虑到,评估客体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观念、情感和技能素养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纵向的自我比较和评价。四是可操作与可复制的原则。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要素比较多样、内容趋向多元、指标相对复杂,需要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统筹协调。在确保评估方向和质量的前提下,要化繁为简、去粗取精、提纲挈领,使得评估的组织实施便于操作。同时,鉴于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客体的变化、评估实施者的变化,加之时代革新、科技进步,评估的程序也要不断优化、简化,从而更易于被其他评估实施者掌握和复制。

(三)合理的高校劳动教育评估设计

高校劳动教育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而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这给指标设计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指标要分类设计、分层设计、分段设计。对于劳动教育主体,包括高校劳动教育领导者、参与者、辅助者要设置不同种类的评估指标,重点就其是否完成各自的职责使命,以及完成职责使命的程度和质量进行分类评估。对于高校劳动教育制度、载体、方法、路径和环境的评估可以进行分层进行,重点关注现有的劳动教育制度是否完备,是否有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程度如何;关注劳动教育载体、方法、路径是否合理、有效,以及所达到的有效程度;关注高校劳动教育环境是否适宜,是否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实现劳动教育目的的需要,及其作用程度如何等等。对受教育者即青年大学生的评估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环节,其他的评估都是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水平提高服务的,而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程度也因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接受程度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对他们的评估相对比较复杂。对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性别的学生要分类评估;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和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进行评估;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适宜进行分段评估。

(四)严谨的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管理

1.评估目的明确化。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之前,应当首先明确评估的目的,这个目的有总体的目的,也就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社会主义的劳动观是否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是否拥有,生存发展必备的劳动能力是否具备,善于劳动、乐于劳动的劳动习惯是否养成等等。同时还有各个教育环节的不同目的,包括学校层面的保障措施是否完备、经费支持是否到位、教育环境是否适宜等;教学层面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大纲方案是否可行、教学方式是否精准、实践锻炼是否有效;学生层面的学习效果是否明显、劳动情感素养是否全面、劳动安全保障是否完备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当涉及到政府、社会、家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保障与支持的任务是否完成,完成的程度如何等各个方面。当然高校的劳动教育是逐步推进的、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加深的,因此,评估的目的不应当一成不变,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2.评估要素显性化。在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评估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由谁来评估,即明确评估主体,评估主体的职业操守、道德涵养、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责任意识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信度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需要慎重选择。二是评估谁,即评估的对象要素,包括对教育管理者是否明责、守则、尽责的评估;对直接教育者即劳动教育教师的素质、责任心、教学艺术以及学生接受程度的评估;对受教育者即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对教育载体、方法、内容、环境是否适应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评估等。三是如何评估,也就是根据不同的评估客体选用合适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不同,其评估所产生的效度也会有区别。笔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评估应当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精确评定与模糊评定相结合的方法。

3.评估方案缜密化。高校劳动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心理调适和网络育人等多重环节,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多重层面,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多重维度,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如果要对劳动教育的实效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富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复制性的评估方案。评估方案是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和评估开展的依据,对于高校劳动教育实效的评估至关重要,其设计要尽可能地全面、具体、缜密。方案中需要对评估的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对象、内容、标准、指标、方法、程序、评估结果处理与反馈等内容做出全面的设计与安排;对影响评估效度与信度的因素做出提前的预判和考量,并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除此之外,评估方案中还应当包括评估的组织规则、保障措施、进度时限等内容。

4.评估程序标准化。按照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方案的设计要求,根据评估的目的和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扎实开展评估的各个步骤。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评估主体、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广泛的评估宣传动员,执行精确的自评、他评、问卷调查、心理测试、技能考核,收集全面的评估信息等。这里的主体可以是高校内部与评估对象无利害关系的教育管理者或者直接教育者,也可以是高校外部受高校委托进行评估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他评与问卷调查的选择范围必须具有广泛性、样本具有代表性、问卷具有普适性。在进行心理测试时重点考察评估对象的劳动心理与劳动情感,在进行技能考核时重点考察评估对象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5.评估结果科学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评估程序之后,得出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结果,但是鉴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评估的结果并不见得科学合理,还需要对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处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评估信度和评估效度的校正。针对评估的信度,根据评估的对象是集体还是个人,是否需要复测或者复份,是否需要对半验证,可以采用复测法、复份法或者对半法进行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但是由于评估操作者或者评价者等评估主体在进行高校劳动教育评估时会或多或少地受其自身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影响,其评估信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需要对评价主体的信度进行相应的检验,剔除评估异常的数据。针对评估效度,主要是对照评估结果查验评估方法是否得当、评估程序是否规范、指标体系是否严谨,样本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随机抽取等。在完成对信度和效度的查验之后,就可以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这个结果可以是等级评价、分数评价等相对精确的评价,也可以是针对个体差异采用评语评价等相对模糊的结果。

6.评估反馈及时化。经过技术处理后的评估结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及时反馈,供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参考借鉴,这是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体现高校劳动教育评估价值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或者反馈,这个范围要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评估结果比较满意或者评估的等次比较靠前的可以扩大反馈范围,做到广而告之;评估结果不甚理想或者等次相对靠后的要适当缩小反馈范围,或者进行点对点的反馈,以保护评价客体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起到正向的激励、鞭策作用,“不然会挫伤评估客体积极性、主动性,会引发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的矛盾”。[8]其次,评估的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因为每一次的评估都是对某一确定时间或者阶段的劳动教育成效的估量,只适合那时、那地、那种环境下的实际教育情况,离开了时间要素,再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也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最后,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结果的产生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无法做到完全科学合理,也就不能完全依赖评估结果来对评估对象进行劳动教育程度或者质量的具体界定,所以,我们还需用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高校劳动教育评估的结果,使之真正实现正向的诊断、激励和鞭策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评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