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读书上清北,毕业就去街道办?

2020-01-15 06:39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街道办余杭区高学历

不久前,上海市崇明区人社局官网公布了《崇明区2020年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其中“带货一哥”李佳琦的名字赫然在列;在链家APP上,北京市认证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房产中介占比达到4.4%,这意味着,每2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某街道办被录取的应届生,不是毕业于清华就是毕业于北大……种种新闻都透露出一个现实:低门槛岗位正在高学历化,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也日益多元化。期盼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我们,又应如何看待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

背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招聘的清华、北大硕博高才生到街道办工作一事,不久前引发热议。

此事源于余杭区招聘公示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传播。截图上公示的名单里,清一色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其中多数来自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通信等专业。这些高才生除了进入余杭区各委办局工作外,还有的人入职岗位是在基层的街道办事处。

比如,余杭区仓前街道办事处录取了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

在热议中,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声音认为,这些“天之骄子”加入公务员队伍,会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也有声音认为,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毕业生,选择去一个街道办事处有些大材小用,尤其是理科专业的高才生,“生物学博士去街道办事处,这不仅是浪费,而且专业也不合适”。

还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国家急需愿意踏踏实实搞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才,如果连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都去街道办工作,还有谁愿意做科学研究?

解读

学历过剩才是真问题

仇广宇

杭州市余杭区一张招聘公示的截图突然在网上火起来:列表中被录取的50名应届生,不是毕业于清华就是毕业于北大,也都是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而余杭区淡定回应:这是发展需要,以后还会招更多。

听起来吸引眼球,但看看余杭区的街道办对待人才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了。这些街道办身处“包邮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治理观念,他们招聘的硕士平均年薪在35万元左右,博士平均年薪在38万元左右。被录取的人可自由选择事业编制人员或政府部门高级雇员两种不同身份类型,还有数万元的房屋补贴等一系列丰厚的福利,听来令人动心。

在“抢人时代”,优质的街道办工作或许已经变成了人才的主动选择。而当街道办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也能让街道办的工作方法更新升级,为百姓真正做些实事。一个例子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余杭区闲林街道需要收集和管理人口的出行情况,在此工作的北大毕业生陈吉设计二维码让居民们填写问卷,3天就收集到10万余人的出行信息。

真要关注,还不如关注学历教育的不均衡问题。美国学者罗斯高2017年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中国的“罗斯高难题”,在他的研究中,城市高中入学率达到93%,而贫困农村只有37%,普通劳动力中受到足够教育(高中学历)的人数不足。也就是说,城市的激烈竞争和资源过剩导致高学历过剩,而在真正需要知识的贫困农村,发展希望却越来越少。

良禽择木而栖,“扎堆”的硕士、博士可能不仅仅“扎”在街道办,也“扎”在优质企业、互联网公司等任何需要高精尖人才的地方。但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培养成本浪费、专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匹配,贫困家庭的学生无法实现阶层跃升等问题,才是教育和就业市场的“真问题”。

高学历者不一定“高就”。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他的内在素质,而非直接的变现能力。高学历者可以自主创业挣钱,比如“卖肉”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也可以守住自己的专业或追求理想,如有些人选择进入清贫的文博机构。只要经济上自给自足,精神上觉得富足,个人怎么选择都无可厚非。

而政府和社会的任务是做好平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或者让已经毕业的人找到相对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這样才能避免高学历人才“扎堆”、盲目追求文凭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双向选择互利共赢

李瑞东

近年来,高学历人才从事一些人们觉得似乎大材小用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包括名校研究生从事中学教师或者街道办工作的情况大量增加,这说明了什么趋势?

首先,清华、北大的高学历人才仍然是国内的塔尖人群,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仍然少之又少,但是国内清华、北大的学生却有着很强的地域聚集性,因此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会发现名校学生聚集明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出现高学历人才相对过多的情况,并不那么值得惊奇。

其次,近年来我国培养的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硕士学历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标配。在这种情况下,硕士学历已经不能从事学术工作,而博士学历进入高校也越来越困难。很多博士会选择不进入高校工作,何况高校工作也有压力大和出成果晚等特点。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很多地方政府吸引人才力度的加大,名校研究生加入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中学成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其三,现在的工作已经是双向选择,名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选择权。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名校生进入更多类型的单位工作,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人力资本含量。很多过去被认为不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地需要高学历人才,这不只是为了贴金的需要。以地方街道办这样的单位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街道办需要对接大量科技企业,从事具有很强知识性的工作,而不只是过去理解的程序性和事务性工作,未来政府和科研机构、企业协同攻关也越来越多。进入中学当老师,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加强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当然,这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分化,一些地区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很强,而有些地方则较弱,对于高学历人才吸引力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地方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和双向人才选择的背景下,这需要政府加强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及激励人才的均衡分布。

争鸣

为人类开拓更宽广的诗与远方

邓新华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受到高额现金奖励,人们当然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毕竟,这是他们努力拼搏得来的。但当北大、清华毕业生,都去争抢中小学教师岗位,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又是什么情况?

全社会如此高调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就为了他们未来能进入街道当公务员吗?当然,谁都知道,这些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他们的职务不会止步于街道工作人员,肯定还会往上晋升。

对于个人来说,不管以前学什么专业,他们都有权利不按专业选择职业,包括选择当街道公务员。可是对于纳税人来说呢?纳税人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钱,去为他们提供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等的高端教育?2020年的预算经费,清华大学是311亿元,北京大学是191亿元。有人会说,科学素养高也有利于他们当好公务员。但当公务员有良好的科学通识教育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得那么高精尖。如果这些高精尖的博士、硕士教育,只是为他们当公务员提供一个“科学素养高”的资格垫,那这个科学素养可就太昂贵了。

一方面,这么多高端人才去争抢编制,另一方面,媒体还报道,全国共有100万以上的大学及以上毕业生在送外卖,其中硕士毕业生超过7万。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端人才过剩了。人才永远是稀缺的资源。比较合理的人才配置,是那些具备较好通识教育、近距离接触市场的人去当行政人员,去放权,去为市场服务。而北大、清华等高精尖专业的毕业生,去做需要更高智力的工作,去做基础研究,或市场急需的应用技术的研究。

人们巨额奖励北大、清华的学生,究竟是鼓励什么?像古代那样,鼓励“一人当官,全家光荣”,还是鼓励这些优秀的学子去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为人类开拓更宽广的诗与远方?奖励学生是好事,但希望毕业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不再是“千军万马考编制”的局面。希望他们面对的是更好的市场环境,从而更有信心把自己的智力用于更高效的地方。

机构和岗位没有尊卑贵贱

十年砍柴

一些人持有某种成见,惊呼北大、清华的博士、硕士下到街道办事处,是人才的严重浪费。他们真诚地认为这些人是“屈就”了。大概在不少人心中,在街道办工作的应该是学历不高的中年大妈和大叔。

持这种观念的人,其脑海里还残留着“机构和岗位分尊卑贵贱”的观念,也许他自己不自知。应当承认,中国这些年来存在着过度追求学历的水涨船高现象,用人单位是这样,家长和考生亦是这样。这个现象是否造成教育资源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可以讨论。但这种现象也必然导致一个后果,并不是大多数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一定会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这个现象并非中国存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博士生不少也从事与其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一个人取得博士学位却没有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想大概的原因不外乎个人的兴趣、教学科研能力和是否找到匹配的岗位等。每年都会有许多博士生毕业,但其中只有一部分人具有教學与科研的兴趣和能力,其他人必然去应用型岗位就业。我们假设一下,这几位在余杭区街道办工作的北大、清华的博士、硕士,去中央部委或省、市机关就业,大约那些感叹“浪费”的人就不觉得是“屈才”了。这说明一些人有某种成见,认为人才在级别高的单位就一定比在级别低的单位有用武之地。

事实并非如此,年轻人毕业后去级别高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可能接触的信息更为宏观,掌握的情况更为全面。但一位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会面临着不接地气、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尴尬,很容易沦为文山会海中的“书吏”,大多数的工作内容是撰写大词、套话连篇的讲话、请示汇报。而到基层,接触的是广大居民,感知的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其服务的对象看得见,群众要求解决的困难就摆在那儿,工作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成就感难道不如在大机关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一直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若让年轻的人才能在基层扎下根,一定要以市场导向为主。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律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应聘的人才和用人的单位是双向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这样基于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也可能有失误,但因为是真实的、自愿的,总体来说比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分配更能使人才与岗位匹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是统分统招,看似能使人才到最需要的岗位发热发光,但这种理想状态的前提是从事分配的组织人事部门有万能的神通,而实际情况往往容易造成人才浪费。古建筑专家萧默1961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六年制本科(当时的本科学制五年,建筑系多一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伊犁州计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建筑设计室,专业没搞几年,建筑设计室给撤销了,他被安排到一所中学教平面几何和美术。后来幸亏他的老师梁思成出面推荐,萧默被调到了敦煌研究所从事古建筑维护和研究工作。萧默的经历,在那个时代并不少见,而当时大学毕业生可谓寥若晨星。

众多清北的硕士、博士愿意去余杭区的基层单位工作,这是件好事。说明只要有合适的事业环境和不错的薪酬,基层单位也是人才趋之若鹜的高地。但这事也让人看到隐忧,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在经济、文化、教育、法治环境等诸方面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扩大的趋势,人才的去向也呈现“马太效应”。西部地区不要说基层,那些看上去名头很响亮的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也很难吸引类似余杭区招聘的这类清北俊才。未来中国各地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言论

“为何清北毕业生如此受重视?每一位清北毕业生都是一个资源枢纽,背后纽结着导师、同学、学校、企业、项目等各种资源,他们背后庞大的资源库更是余杭谋的一盘大棋。当然,余杭的这份‘精心也针对企业。在余杭,企业和政府是互相成就的。”陈云峰表示,他在2020年也将自己的公司总部从北京迁来了余杭。对于师弟师妹们的职业选择,他相当赞同:“不管什么人都应当从基层干起,更何况余杭的理念很先进。”

——北大毕业生陈云峰

现在有一种风气,好像清华、北大不能去基层。过去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是国民教育,这是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打破精英教育的光环,对民族而言是巨大进步。很多好的政策方针到了基层就打折、缩水、歪曲、流失,所以中国现在急需高素质人才去打通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后,社区治理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下大功夫提升改善的工作。基层治理的一个前提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高,清北学生去基层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作用,这将是对基层的推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作为求职者,应该更好地看清自己内心的诉求,思考好自己最想要从事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而不是被短期的利益所左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才是每个毕业生在就业前都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单一固化的择业观早已开始松动,未来的上升空间、职业兴趣爱好、工作环境等都成为年轻人择业和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人才发展正呈现着日益开放化趋势,多元的择业观也应该逐渐被普及。

——某大学毕业指导老师张玲

“同期跟我一起被招录进来的年轻人,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大家都在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助推着这份工作更好开展。而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我们进入基层事业单位是大材小用。”张彬坦言,在他供职的单位,硕士研究生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还会提供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单位看重高才生的专业能力,而我们则看重单位的平台和待遇,这都是双向的选择,是合情合理的。”张彬说,社会大众无须以传统思维去定义高学历人群的择业,反而应该警惕的是高层次人才一窝蜂谋求稳定安逸和福利待遇这类现象。

——清华毕业生张彬

结语

基层政府部门吸纳高学历人才,真的是资源浪费?高学历人才具有广阔的视野、精深的知识,所缺的仅是基层的实践和锤炼,而这样的人才来处理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其理解的深度和见知的广度将有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很多先进的理论都来自睿智的思考和广博的知识,人才之于政府职能部门,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深远的意義。当然,有人担心这些高才生会贪图安逸、缺乏进取心和锐意改革的气势。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能够考上清北硕博的高才生,其奋斗精神应是先天具备的,需要担心的反倒是机构内良好风气环境的养成。总之,有知识有能力,放到哪里都会开花结果,如果这些果实开在为全民服务的政府部门,将会直接飨益于人民大众。

猜你喜欢
街道办余杭区高学历
余杭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教学成果展
街道办财务职能转型研究
街道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街道办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
新龟兔赛跑
香港《明报》香港“师奶”愈来愈高学历 叹困家中“浅水浸蛟龙”
巧妙数角
能喝到几瓶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