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灯
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中的名人,总是光辉灿烂。他们或靠妙笔生花的词赋文章,或靠“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文治武功,让后人无比欣羨。文人天才一般的想象和裁剪,拼凑了他们伟岸的身姿。但对这些名人,文人几句白描似的写法并不能编织出一幅五彩斑斓、血肉丰满的形象画面。在真正的现实中,历史名人总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倘若有人抱着寻根问底的态度一探究竟,所获得的答案有时难免让人瞠目结舌。
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一生以收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抛开教科书中的“人设”,历史中的辛弃疾对下属严酷,妻妾成群,豪宅无数。其庄园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横八百有三十尺”“筑室百楹”,让学宗领袖朱熹也为之惊叹。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其油滑之处让时人颇有微词。《明史》中载:“(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戚继光比俞大猷更加果毅过人,但在“德行”方面却不如俞大猷。戚继光对当朝首辅张居正屡屡投其所好,在写给张居正的书信中,常常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这样的恭谦显得有些过了。
这些“黑材料”,可能会让历史名人伟大光辉的形象有所暗淡。另一种小故事,却让贴上“庸才”标签的人物格外耀眼。《晋书·忠义传·嵇绍》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嵇绍因晋惠帝司马衷流亡在外,受诏奔赴天子所在。恰逢军队战败,百官侍卫纷纷溃逃,只有嵇绍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叛军接近銮驾,飞箭如雨,嵇绍最终被射死在司马衷旁,鲜血染遍御衣。待到战事平定,侍从浣洗御衣,司马衷言:此乃忠臣之血,不要洗去!(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历史上因“何不食肉糜”而留名的白痴皇帝,由此流露出不为人知的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真实一面。
如果带着标签评判人物,我们学到的历史名人不免虚渺而空洞。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一些流入大众视野的史料,正在慢慢解构我们对传统名人的认知。若将所有名人都置于“道德楷模”的层面,只怕大部分都难称完美;而如果我们制造了一个个“毫无瑕疵”的名人,又有谁能弥补得了偶像顷刻间倒掉带来的伤害?
你越是虔敬地仰头望着道德光环笼罩下的名人,就越是在渺小着自己。揭去标签的历史名人,带给我们的除了励志的温暖,更有真实的力量。汪曾祺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反求诸己、回归自身时,我们同样更羡人间烟火气——这人间最袅绕缤纷、最至繁至简、最深入人心的烟火之气。戚继光若不能游走于官宦之间,也难以筹得抗倭军款;辛弃疾不仅有壮岁旌旗、吹角连营,莺歌燕语、醉生梦死同样充盈着他的人生。有人曾问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平生解读了这么多人的诗词,最想和谁做朋友?叶嘉莹给出的答案是:辛棄疾。打动叶老的,恐怕不止是他的壮志豪情和满腔热血,在豪气冲天的背后更有真实的烟火之气,这样的人,有谁不愿跟他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