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钰寒
2020年3月9日—15日是第十四个“世界减盐周”,今年减盐周的主题是“捉迷藏”, 旨在呼吁及督促全球各国食品企业及餐饮行业积极采取行动,减少“隐藏”在加工食品、餐馆及外卖食品中含量惊人的盐,为促进公众健康作出更多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盐是最基础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必需品。但盐摄入过量可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我国每年因高盐饮食致死人数高达165万。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2030年目标将是人均每日食盐量低于5克,但实际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每日盐摄入量在10.5克左右,远高于推荐摄入量,是全球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一直以来减少家庭烹饪用盐是我国减盐的主要策略,但除此以外我们所摄入的盐有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我们日常购买的加工食品、餐馆和外卖食品中。有研究表明,外出就餐和点外卖要比在家烹饪摄入多50%的盐。
而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盐不仅仅作为调味品,稳定和激发食物的各种味道,更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等领域。作为基础调味品,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市场上的食品中,几乎都含有盐,连糖类产品也不例外。而我们日常烹调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复合调味剂都是以盐作为底味,例如味精、酱油、耗油、番茄酱、甜面酱等调味品中都含有大量的盐。不仅如此,在火腿、干酪、腐乳等通过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方法加工制作的食品中,都会添加大量的盐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而这些都是被“隐藏”起来的盐。
面对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盐,想要减盐就更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在家就餐时,除了控制盐的用量,也要控制味精、蚝油、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外出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少放盐,例如直接要求少放一半盐,便于厨师提高其可操作性;点菜时尽量少点腌、熏、卤类的菜品。在超市购买包装食品时,可以仔细阅读食品的营养标签,尽可能的避免选购高盐食品。我们在营养标签中所看到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固体食物中每100克超过600毫克钠,或者钠含量高于30%的营养素参考数值;液体食物中每100克超过300毫克钠,或高于15%的营养素参考数值,都属于高钠食品。
除了有意识地减少食盐摄入,改变口味习惯才能真正达到减盐的目的。盐所带来的咸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的味觉,促进口腔分泌唾液,进而增加人的食欲同时促进食物的消化,这会驱动机体摄入更多盐,这也就是有些食品让人欲罢不能的关键。因此,想要饮食更为健康,避免盐摄入过量所带来的危害,除了控制盐的摄入,更重要的是改变自身饮食习惯,有意识的让自己的口味变得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