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拈花寺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

2020-01-15 01:39毛澳鹏刘梦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屋面门窗价值

刘 俊,毛澳鹏,刘梦璇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1 拈花寺简介与历史沿革

拈花寺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初名“护国报恩干佛禅寺”,简称千佛寺。据寺内原大雄宝殿前所立明代杨守鲁“新建护国报恩干佛禅寺碑记”、乔应春“新建护国报恩干佛寺宝像记”二碑所云,该寺是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冯保奉孝定皇太后之命为西蜀名僧偏融所建。

偏融为西蜀名僧,时自庐山来游京师,御马监太监杨用荐之于司礼监太监冯保,冯保又闻于孝定皇太后,太后遂命建寺“迎褐融主佛事”,并出资捐助,由太监杨用负责建寺工程及督造佛像事。又据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载:“时西蜀僧偏融和尚,以诬受讯,讯次,师称华严佛号一声,刑具断裂,飞掷屋端,讯者惊沮,诬乃得白。乃延请住寺,法席大振[1]”,所云若实,则偏融和尚必有硬气功在身无疑。寺内供奉有“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及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铜铸像、伽蓝天王塑像等。其“毗卢世尊莲花宝干佛”座绕干莲,莲生干佛,分面合依,若朝者然,供于寺后干佛阁上,寺亦因之而得名。

百余年后,至清雍正年间,干佛寺已然是“琳官颓敝,钟鼓寂寥”,遂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奉效重修,并赐名“拈花寺”。重修后的拈花寺“梵宫禅字,焕俨辉煌”。雍正皇帝御书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宗镜”。殿前立有雍正皇帝御制《拈花寺碑》,详阐赐名“拈花”之含义。即“……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民六畜,城郭市口,有情无情,即色非色,处处是拈花道场法会,刻刻是拈花时节因缘,物物是如来手中之花,……居此寺者尚其证诱国师(顺治皇帝时名憎)之所证,人此大圆觉海,步步踏得正修行处,不负世尊当日拈花示众,与世祖皇帝护持佛法深思,以为直省刹寺倡,联有厚望焉”。

1920年,此处开设佛学研究所。1926年在拈花寺内律堂开办拈花寺小学。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进驻并使用至今,大雄宝殿被拆除,寺内铜神像分别移至白塔寺和法源寺。2006年5月25日,拈花寺被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拈花寺现状勘察

2.1 建筑本体现状

拈花寺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整体坐北朝南,现有面积约6 000余m2,平面呈规则矩形,建筑采用的是砖木结构,现状部分地面为青石铺地,凹凸不平,现在多被水泥和杂草覆盖,仅部分地方可见青石。建筑整体大致分为西、东、中3路[2],腾退前拈花寺中院与东院为印刷厂厂区,西院为宿舍。现在中路和西路除了大雄宝殿拆除外,基本保持原有建筑格局。院内现保存文物建筑39间,大部分建筑都存在拆建与改建的现象,部分建筑较为破败甚至塌毁,部分木装修门窗已被更换。

西路院落整体格局保护较差,部分建筑塌毁严重。一进院倒座,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合瓦屋面,屋面坍塌,现状以水泥板瓦补修。一进院大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有排山沟滴。一进院东、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老檐出。二进院大殿,面阔3间,硬山式,扁担脊,筒瓦屋面,老檐出,有排山沟滴。二进院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扁担脊,水泥板瓦屋面。二进院大殿东、西耳房,面阔2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建筑残损严重。三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扁担脊,筒瓦屋面,有排山沟滴,前檐檐下有包袱式苏式彩画,单扇门带槛窗,门窗已被更换,4级台阶,老檐出,后檐开窗,红砖砌筑。进院大殿西抄手廊,卷棚式,筒瓦屋面,红砖砌筑,塌毁严重。四进院后罩房,面阔5间,硬山式,水泥板瓦屋面,门窗已被更换(图1)。

中路院落整体格局保护较差,拆改加建较为严重。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和藏经楼。山门,歇山调大脊,无脊兽,面阔3间,进深3间,筒瓦屋面,圆券拱门,券脸作云子图案,次间圆券拱窗,三交六碗菱花装修,檐下绘有旋子彩画,并饰有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柱头科,平身科明间6攒,次间5攒,枋下书“敕建拈花寺”,瓦当上有多种图案。一进院天王殿,歇山调大脊,无脊兽,面阔3间,进深3间,筒瓦屋面,檐下绘有旋子彩画,并饰有单昂三踩斗拱。后檐加建房屋。一进院鼓楼,二层,歇山调大脊,有吻兽、垂兽(部分遗失)和走兽,走兽有3小兽,筒瓦屋面,檐下饰有斗拱,角科单昂三踩斗拱,平身科四攒一斗二升交麻叶,四面有门(壶门式),装有障日板(走马板)。原一进院钟楼,已无存。二进院东、西厢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有排山沟滴,筒瓦屋面,戗檐和盘头上有蕃草浮雕,老檐出,檐下后开窗,门窗已被更换。山墙有裂缝。二进院大雄宝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北面加建房屋。三进院伽蓝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有排山沟滴,筒瓦屋面,明间隔扇,次间槛窗,门窗已被更换,戗檐和盘头上有砖雕。山墙下碱有酥碱残损,后檐加建房屋。三进院东、西厢房南屋,面阔16间,进深一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老檐出,门窗已被更换。三进院东、西厢房北屋,面阔3间,二层,出前廊,硬山式,过垄脊,有排山沟滴,筒瓦屋面,老檐出,花式栏杆。门窗已被更换,后檐加建房屋。三进院藏经楼,面阔5间,硬山式,调过垄脊,筒瓦屋面,戗檐和盘头上有砖雕,前檐一层接建房屋,二层套方槛窗,门窗已被更换(图2)。

东路院落整体格局相对稍好,部分建筑门窗有改动。一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建筑屋面、墙体被改建。二进院南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门窗已被改变,仿套方槛窗。二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老檐出,后檐各间开有窗洞。二进院东、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筒瓦屋面,明间、次间开单扇门,其余为槛窗,门窗已被更换。二进院西房,面阔10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门窗已被更换。三进院南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前檐夹门窗,套方槛窗,山墙下碱、屋面有残损。三进院大殿,面阔5间,出前廊,硬山式,调大脊,有吻兽、垂兽,筒瓦屋面,门窗已被更换,步步锦横陂,戗檐有浮雕。三进院东、西厢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门窗已被更换[3](图3)。

2.2 院落整体格局较为完整,文物建筑保存状态较差

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沧桑,拈花寺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通过查阅历史地形图纸等相关资料,将其与现状地形图纸资料进行比对可知,拈花寺的院落格局保留的较为完整。拈花寺腾退前主要分厂区和宿舍两部分。厂区集中在中路和东路两院,部分为印刷厂厂房,其余为仓库、办公室、食堂等建筑。宿舍位于西院,但是大部分建筑受损严重,部分山墙下均有酥碱残损,部分建筑的本体部分坍塌,建筑的翻建改建情况也较多,有的已经被弃置,有少量人居住。由于私自加建并且占据道路,使得院内空间比较狭小拥挤,有少量机动车停车位置,绿化十分有限,院内地面整体上凹凸不平,严重不利于排水,整体建筑从古建筑到扩建平房皆比较陈旧,部分建筑可能废弃多时,年久失修,受损严重,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2.3 拈花寺周边环境现状

对比平面和现状环境评估图可看出,周边环境部分建筑肌理的变化较大,北边与东边坡顶建筑已拆除,现为中学和多层住宅。拈花寺西侧为关岳庙变化较少,西侧原有的建筑风貌较为一致。由于周边道路为生活性道路,道路两侧有临建的商铺和服务用房,变得较为拥挤,且两侧均有部分停车。

3 拈花寺价值研究

3.1 历史价值

拈花寺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作为明清时期北京城内著名的古刹,内有多处雍正帝御书匾额,是当时北京重要的佛事活动场所。1937年日军侵华,寺内大部分铜质佛像被掳走。1939年北洋军阀吴佩孚逝世停灵此处。拈花寺这座老寺院可以为这些历史事件作为明证。

3.2 艺术价值

拈花寺的艺术价值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日渐衰败而深受影响,曾经闻名遐迩的千佛寺佛像,现在已经大多被转移到白塔寺和法源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如今寺庙所剩不多的建筑细部隐约看到那些雕梁画栋,可以想象到昔日的拈花寺大殿应该是何等的富丽堂皇。

如今拈花寺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格局,寺庙分为中、东、西3路。中路依次为影壁、山门(山门石券上有“敕建拈花寺”匾额一块)、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藏经楼。东路有6层殿,西路有4层殿。由这些可以看出拈花寺的规格并不低,可以说是北京城里名副其实的名刹,十分具有艺术价值。

3.3 科学价值

拈花寺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建筑的做法兼具了两个时期的特点,虽然至今已经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下的建筑大部分结构都未受破坏,这些木结构的做法为研究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具有一定科学价值。

4 拈花寺保护研究

4.1 拈花寺保护原则及保护策略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中提出的相应原则,对拈花寺的保护非常适用:①完整性原则,即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其价值、价值载体及其环境等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②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即应把干预限制在保证文物古迹安全的程度上。③防灾减灾原则,即及时认识并消除可能引发灾害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灾害发生[4]。

对于拈花寺来说,无论是山门还是大殿,其整体格局、环境景观、附属文物都是其价值表现,在保护区划时,首先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完整地保留其价值;其次在修缮过程中,要针对建构筑物的不同残损情况采用相对应的保护方法,尽量做到不过分干预,以防对文物古迹的原有价值与内涵产生破坏;最后,增强对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并通过预防性的保护,减少灾害对文物破坏的发生。

依据上述原则,对拈花寺提出以下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拈花寺格局的完整性,扩大保护范围;对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拆除后期乱建私建的建筑,恢复拈花寺原有的院落格局;对于现状较好的木构架及砖石等材料进行保留;对毁坏严重的建筑物,应该进行抢救;对局部残破的建筑物,参照明清同级别佛教建筑进行实际修缮。

4.2 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要求,在文物本体以外要有一定的安全区域,也就是常说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为了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对文物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进行重点保护的区域。为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合适的保护范围,既有利于文物本体的保护,也有利于协调周边环境,为城市建设提供建设依据[5]。

现行对拈花寺划定保护范围公布时间较早,较之当下而看,一定程度上对现在拈花寺的保护存在不足。综上价值和原则,笔者按照现状院落范围、文物建筑及相关构筑物的遗存情况、周边环境、产权等图纸,建议将拈花寺的保护范围调整为:东至距东路一进院东耳房东墙以东约14 m的大石桥胡同61号院东围墙及其延长线。东段南至距东路一进院正殿南墙以南约26.5 m的大石桥胡同北侧路缘石。中段南至距一字影壁南缘以南2 m。西段南至距西路倒座房南墙以南2 m。西至距西路一进院西厢房西墙以西约2 m的关岳庙东围墙外皮及其延长线。北至距西路六进院后殿北墙以北约13 m的西绦胡同南侧路缘石。

5 结束语

拈花寺自建设以来,已经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北京城内著名的古刹。笔者结合对拈花寺的现场勘查与保护研究可以分析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古建筑的保护要做到充分研究古建筑的价值意义,尊重史实,对其价值内含有所取舍。其次,在对古建筑的修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少的对原有建筑价值和信息产生影响或破坏,遵循原有的历史价值意义并且将其进行传承。最后,在古建筑丧失原有功能后,应从合理研究与保护过程中寻找合适合理的方案,从而做到继续保护古建的状态,并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屋面门窗价值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浅谈建筑节能门窗的设计与应用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倒贴钱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