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佑寺建筑彩画形制与断代研究

2020-01-15 01:38刘梦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彩画绘制盒子

刘梦璇,田 林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福佑寺位于北京西城区北长街(20号)北口路东。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年),康熙皇帝幼年时出天花曾在此“避痘”。雍正元年(1723年)拟分给宝亲王(乾隆帝)弘历作为私第,弘历未迁入,后又被雍正改为专门祭祀雨神之庙,并为外八庙之一,俗称“雨神庙”。乾隆登基后改建为喇嘛庙,更名福佑寺。

福佑寺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全寺共3进。第一进由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组成。山门殿面阔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山门前后建造有雕龙御路,左右建八字屏墙,门正南面建有巨型琉璃照壁,长18余m,门前东西两侧矗立有木牌楼两座,上有雍正皇帝御笔。主建筑天王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前东西建有钟鼓楼,为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第二进大雄宝殿为寺的中心建筑,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正脊中部建有莲花座铜塔,前有月台,雕云纹御路。东西配殿各3间。第三进为后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供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碑”牌位。后殿两旁有东西耳房及后罩房(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4年5月北京市文物局把福佑寺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维修。寺内建筑外檐彩画虽已经过重新绘制,但部分建筑内檐还存留有完整的清代早、中期的建筑彩画遗迹,为我们研究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提供了实物,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1 福佑寺建筑彩画形制研究

经勘察确认,福佑寺内现存所有文物建筑彩画形制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两种。其中大雄宝殿、后殿为金龙和玺彩画,牌楼、山门殿、天王殿(外檐)、钟鼓楼为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天王殿(内檐)为雅伍墨旋子彩画。

1.1 牌楼

牌楼为4柱7楼3间,东西牌楼形制相同。梁枋彩画为片金坐龙盒子、金刚宝杵盒子,二龙戏珠方心、锦文方心金线大点金。正副箍头,箍头内无花纹。中楼皆为一整两破找头,额枋为金线大点金二龙戏珠方心、未设盒子,上层龙门枋为金线大点金锦文方心、青地盒子内绘片金坐龙;下层龙门枋为金线大点金二龙戏珠方心、绿地盒子内绘片金金刚宝杵。边楼皆为勾丝咬找头,额枋为金线大点金锦文方心、未设盒子,上层龙门枋为金线大点金二龙戏珠方心、绿地盒子内绘片金金刚宝杵;下层龙门枋为金线大点金锦文方心、青地盒子内绘片金坐龙(图2)。

1.2 山门殿

内檐彩画本次勘察未能看到,外檐檩枋彩画为龙锦方心金线大点金,彩画与天王殿外檐相同。

1.3 钟楼

内檐梁檩枋彩画为异兽盒子、片金坐龙盒子,二龙戏珠方心、锦文方心金线大点金。下层东西面内檐,正副箍头,箍头内无花纹。梁枋为金线大点金锦文方心、绿地盒子内绘片金坐龙、勾丝咬找头,额枋为金线大点金二龙戏珠方心、青地盒子内绘异兽、喜相逢找头(图3)。本处较为奇怪的是,在南北面额枋处盒子,本该绘片金坐龙,却绘制片金夔龙,南北面梁枋底皮,方心绘制二龙戏珠为倒鸳鸯龙、青地盒子内绘异兽、勾丝咬找头。平板枋为半拉瓢掐池子,池子内分别绘拶退夔龙和黑叶子花卉。双昂五踩斗栱绘金边、垫栱板绘片金西番莲。

1.4 鼓楼

内外檐彩画均与钟楼相同。外檐上下层彩画与内檐相同。

1.5 天王殿

内檐檩枋彩画为黑叶子花卉方心、拶退夔龙方心雅伍墨。各间均不设盒子。明间脊檩、内檐大额枋为黑叶子花方心、一整两破找头。明间脊枋、上金檩、内檐小额枋为拶退夔龙方心、一整两破加金道观找头。明间下金檩为黑叶子花方心、一整两破加金道观找头。次间内檐大额枋为拶退夔龙方心、喜相逢找头,小额枋为黑叶子花方心、一整两破加金道观找头。旋花与常见无异,头路瓣为漩涡状,二路瓣为花瓣状,旋眼为蝉状旋眼。内檐三架梁为拶退夔龙方心、1/4栀花找头。五架梁为黑叶花方心、1/4旋花找头。七架梁为拶退夔龙方心、喜相逢找头。金枋绘有半拉瓢掐池子,两侧池子内绘拶退夔龙和黑叶子花。由额垫板涂刷红色,双昂五踩斗拱绘黑边,垫拱板绘三宝珠虎眼(图4)。

外檐檩枋彩画龙锦方心金线大点金。正副箍头,箍头内无花纹。青地盒子内绘金刚宝杵,绿地盒子内绘片金坐龙。明间大额枋为二龙戏珠方心、金刚宝杵盒子、喜相逢找头,小额枋为锦文方心、片金坐龙盒子、一整两破找头。次间大额枋为锦文方心、片金坐龙盒子、勾丝咬找头,小额枋为二龙戏珠方心、金刚宝杵盒子、喜相逢找头。平板枋绘四破旋花掐池子,池子内分别绘片金触边式西番莲卷草和黑叶子花卉。由额垫板两端设箍头,其间绘有半拉瓢掐池子,池子内绘片金花卉和灵芝卷草。双昂五踩斗拱绘金边,垫栱板绘片金法轮公母草。檐椽椽头为虎眼,飞椽椽头为片金万字(图5)。

1.6 大雄宝殿

内檐明间天花以上脊步彩画,本次勘察未能看到。内檐天花以下梁枋彩画为金龙和玺。正副箍头,副箍头内无花纹,正箍头内绘片金西番莲卷草。圭线光的端头,方心的端头和岔口线、楞线端头均系呈几何形。明间设盒子,次、稍间,山面诸间皆不设。盒子为活盒子,比外檐盒子弧线细致,无论青地绿地皆绘片金坐龙,岔角皆为切卷草或水牙纹。圭线光内绘片金西番莲卷草、灵芝纹。找头内绘龙纹,凡绿地绘片金降龙,凡青地绘片金升龙。多数方心内皆绘对称两条行龙(二龙戏珠),也有遇到倒鸳鸯龙画法(明间金枋、五架梁方心)。明间大额枋为青地二龙戏珠方心、绿地片金坐龙盒子、绿地片金降龙找头、绿地片金西番莲箍头,小额枋为绿地二龙戏珠方心、青地片金坐龙盒子、青地片金升龙找头、青地片金西番莲箍头。值得注意与众不同的是。檐部柱头施彩画,盒子其内绘片金云纹、西番莲卷草,岔角皆为切卷草。平板枋绘片金行龙,余地云朵纹绘片金做法。由额垫板两端设箍头,涂刷红色,其间绘片金三宝珠轱辘草。正面明间皆以“上绿下青”定位,山面明间以“上青下绿”定位。双昂单翘七踩斗拱绘金边,垫拱板绘三宝珠火焰,沥粉金边(图6)。岔角云为沥粉贴金金琢墨拶退绘法,天花的方圆鼓子线沥粉贴金,圆鼓子内绘片金行龙,二龙戏珠图案,余地云朵纹绘片金做法。支条的井口线为沥粉贴金,片金轱辘草烟琢墨拶退燕尾(图7)。

外檐檩枋彩画为金龙和玺。正副箍头皆为素箍头,圭线和岔口线、楞线、方心头均为弧线形,具有清中期形制特点。正面、背面的明间设盒子,次、稍间,山面诸间皆不设。盒子呈近圆形,为活盒子,不论绿地青地皆绘片金坐龙。岔角切卷草或水牙纹。圭线光内凡青地绘片金法轮母草,凡绿地绘片金法轮公草。找头部分凡青地皆绘片金升龙,凡绿地皆绘片金降龙。方心内绘二龙戏珠。柱头皆绘片金西番莲卷草。平板枋绘片金行龙,余地云朵纹绘片金做法。由额垫板两端设箍头,涂刷红色,其间绘片金三宝珠轱辘草。正立面明间以“上绿下青”定位,山面明间以“上青下绿”定位。双昂单翘七踩斗拱绘金边,垫栱板绘三宝珠火焰,沥粉金边(图8)。

1.7 后殿

内檐明间天花以上脊步彩画,本次勘察未能看到。内檐天花以下梁枋彩画为金龙和玺,彩画与大雄宝殿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南北内檐皆为活箍头,正箍头内绘片金西番莲卷草,唯独西次间北檐内檐为死箍头,中心绘制黑老,且由额垫板两端不设箍头(图9)。东西山面内檐皆为死箍头,中心绘制黑老,但由额垫板两端设箍头。此处为何做法不同,暂时不得而知。所有梁架底皮方心绘二龙戏珠,皆为倒鸳鸯龙形式。其中东一、东二缝梁架与西一、西二缝梁架较为不同。东面梁架方心、找头、盒子内云纹较多,圭线光的端头、方心的端头和岔口线、楞线端头均系呈几何形,且为金琢墨拶退绘法,箍头内绘有片金西番莲纹饰。西面梁架方心、找头、盒子内云纹较少,圭线光的端头、方心的端头和岔口线、楞线端头均系呈弧线形,且为单色绘法,箍头为死箍头,中心绘制黑老。正面明间皆以“上绿下青”定位,山面明间以“上青下绿”定位。双昂单翘五踩斗拱绘金边,垫栱板绘三宝珠火焰,沥粉金边。穿插枋和抱头梁方心内,大部分青绿地绘片金坐龙,少数几处绘片金行龙。

外檐檩枋彩画为金龙和玺,彩画之状况大致与大雄宝殿外檐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双昂单翘五踩斗拱绘金边,垫栱板绘三宝珠火焰,沥粉金边(图10)。

2 彩画绘制年代的分析断代

2.1 彩画绘制年代的分析推断

根据《癸巳存稿》《内务府奏销档》、1951年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文物调查表、1959年的文物古迹调查登记表的资料记载以及聘请权威专家现场指导,通过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的绘制年代进行研究分析,可知各建筑彩画的绘制年代(表1)。

表1 福佑寺彩画类型及绘制时间

虽然福佑寺建筑彩画基本符合原有形制,但绘制时期有所不同。前殿配殿内檐、后殿部分内檐彩画为清雍正时期;钟鼓楼内檐、正殿东西配殿内檐、大雄宝殿内檐、后殿内檐存留大部分彩画为清乾隆时期。清早中期的彩画无地仗部分,经过20世纪90年代修缮的彩画,都存有一麻五灰地仗或单披灰地仗。该时期维修时新做的彩画,都保持建筑彩画的原有形制。

2.2 福佑寺建筑彩画断代分析的依据

2.2.1 档案资料

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研究的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癸巳存稿》《内务府奏销档》、1951年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文物调查表、1959年的文物古迹调查登记表的资料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仅仅进行了一些小的修理,如换旗杆,补大柱、额坊等”(《内务府奏销档》,胶片号114,案卷367~370)“到乾隆五十年(1785年),从山门开始,包括钟鼓楼、天王殿、大殿、后殿及其东西配房、僧房等进行了全面的翻修”(《内务府奏销档》,胶片号119,案卷391~395)。

2.2.2 地仗做法

清早期建筑彩画的绘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绘制在木材表面;另一种是绘制在地仗上。早期的建筑材料丰富,多使用整木材,简单处理后表面光滑,直接在木材上进行油饰彩画,不做地仗。至于清代中晚期,木料缺乏,多采用小木料拼接做法,表面不够光滑平整,为遮挡缺陷,常在构件外面做地仗,然后才能进行油饰彩画。清中期以后彩画地仗越来越厚,麻布地仗普遍使用,因此根据彩画地仗工艺可以推断彩画大致年代[1]。

福佑寺文物建筑钟鼓楼、天王殿彩画施有地仗,虽看不出地仗做法工艺,但地仗较薄;大雄宝殿、后殿彩画未施地仗。

2.2.3 细部纹饰

建筑彩画纹饰的断代可以从构图形式、纹饰造型、色彩施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福佑寺建筑彩画细部纹饰特征主要体现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3.1 和玺彩画

(1)清早期、中期和玺彩画纹饰图案较为灵活生动,细部纹饰如岔角云、龙纹走势绘制均较为随意,偏重于写生的创作成分,展现活灵活现较高的美学艺术,对工匠的技艺水平要求较高;清晚期则相对越来越程式化,创作成分减少,出现了便于绘制的“板凳龙”等样式。福佑寺后殿内檐和玺彩画具有明显的清雍正时期特色:龙后腿蹬地的态势尽失,龙周围看不到数量较多、造型丰富的云纹,龙鼻子由猪鼻子变得极其简化,缺失立体感。

(2)清早期、中期和玺彩画的大线端头多有明显的曲线,造型类似莲花瓣状或弧线状,彩画纹饰造型繁复,如方心线、线光子心是判断和玺彩画时代的重要要点;发展至清晚期大线逐渐成为直线型,工艺更为简单容易操作,对工匠技艺水平要求不高。

2.2.3.2 旋子彩画

(1)清早期、中期皮条线弧形,呈现柔美感,箍头与皮条线之间的空档较大,所绘纹饰较复杂;清晚期皮条线呈直线形,晚期空档变小,多绘简单的栀花纹甚至不绘纹饰。

(2)清早期方心头为宝剑头;清中期为花瓣状或三弧形;至清后期为海棠盒形。

(3)清早期旋花纹饰复杂,旋眼多为花瓣形,至乾隆蝉状旋眼盛行,取代其他旋眼,成为清代主流的旋眼造型且沿用至今;乾隆中后期,几乎不在二、三路瓣中间绘制黑老;清晚期旋花逐渐简单,旋眼处抽象为固定的图案,旋花多为二路或三路瓣,花瓣多为八或十瓣,旋瓣不是花瓣状而是分格状。

(4)清中期在两破格旋花左右空档处不绘纹饰,平涂黑色;清晚期则在空档处绘有栀花,栀花心或贴满金箔。

(5)清早期宋锦纹饰在龟背内绘制卷草纹,清中期出现菊花,乾隆时期卷草纹和菊花两种做法共存,菊花是菱形的,周围是卷草;清晚期菊花枝叶变为蛤蟆骨朵儿。

(6)清早期,垫板燕尾中间的栀花花瓣呈直线形;至清中后期呈弧线形。

(7)清中期龙纹龙身粗细不均匀,变化丰富,飘逸灵动,且龙身在脖子处常画“肚弦”;清晚期的龙身粗细变化不多,死板无气势,且脖子处无变化[2]。

2.2.4 彩画颜料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使用的颜料来源变化很大。清中期道光之前,传统的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所运用的颜料大都是国产的天然矿物质颜料。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所列的关于油饰的色彩,如石青、石绿等[3]。这种颜料所产生的效果是色彩沉稳、高雅柔和。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晚期天然矿物质颜料产量不足,且价格高昂,此时西方大量的现代化工颜料制品进口到中国,逐渐取代了传统矿物质颜料,有氯铜矿、巴黎绿、日本绿等几种[4]。这些进口颜料成为彩画颜料的主体,故此时彩画的色彩强烈、鲜艳轻飘。因此彩画颜料成分的不同是判断彩画时代最直接的方法,但颜料使用的时代跨度大,只能大致判断时代区间。

3 结束语

按照清代宫廷彩画制度的排序,和玺彩画等级较高。龙和玺是和玺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彩画形式,福佑寺大雄宝殿和后殿采用金龙和玺彩画,体现了建筑具有较高的等级。旋子彩画的级别仅次于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彩画中的一个主要类别,福佑寺山门殿、钟鼓楼采用龙锦方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天王殿采用雅伍墨旋子彩画,符合建筑的等级,且纹饰细致精美、颜色沉稳柔和[5]。

福佑寺现存建筑彩画保存状态较好,处处体现了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大气与辉煌,展示着高超的艺术造诣,具有深远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彩画绘制盒子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绘制童话
作品赏析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陕西西岳庙古建筑油饰材彩画保护与修复
绘制世界地图
称盒子
寻找神秘盒子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