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城(右)早课前在操场上和同学打篮球(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最近,一段独臂少年打篮球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独臂少年面对比自己高一头的篮球运动员丝毫不露怯,娴熟流畅地完成了单手运球、转身过人、投篮等一系列动作,精湛的球技让人惊叹不已。这段视频被很多网友点赞。
视频被N B A著名球星库里看到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这个孩子是谁?帮我找到他!坚持做你自己,并且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行。”
很快,这个篮球少年被找到。他叫张家城,是广东云浮市高村镇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今年14岁。5岁时,张家城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臂。从那时起,他变得不爱说话,并且开始学习适应一只手的生活,学着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有新同学问“你的右手怎么了”,张家城总是沉默。有时同学看他背书包吃力,上前帮他拉一把,他会马上走开,自己慢慢背上,他几乎从不向别人求助。
但两年前的暑假,镇上的一场短短10天的公益篮球培训,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也改变了他之后的生活。当时,他和几个同学报了名之后,才回家告诉母亲这件事。
起初,母亲也担心他不能打篮球,还特意打电话跟教练说明情况。当时的篮球教练潘伟琨了解到张家城的具体情况后,特意给他调整了训练计划,把必须要双手完成的篮球动作都取消了,能用一只手完成的才保留下來。
最初的训练是艰难的。独臂的他无法将球控制在自己手中。“它走哪里我都不知道,很难把它控制好。”张家城回忆说。
“你不练,你就会更差。”在之后的一年里,张家城一直在练习运球、投球。和同学打比赛间隙,他会在两个球场中间的位置,来回练习运球的动作,除了喝水,几乎没有离开过篮球。同学们练完球休息了,他一个人还在篮板下练球。
球场上运球要能过人成功,控球得稳,运球速度得快。要控住球,首先要把左手的手臂力量练起来。潘伟琨说,对于只用单手运球的张家城来说,速度得练到其他球员的两倍,才可能实现差不多的效果。张家城就在网上搜索训练视频,练单手的俯卧撑和平板支撑,大滴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小摊水渍。
缺失的右臂给张家城带来了诸多不便。投篮时,翻飞的半截袖子甚至会把球打偏方向。他的左手手指因练得太猛,时常会磨损出血,结成一个个厚茧。“凡是能让你变好的事情,过程都不会太舒服”,这是他在发布的视频里记录的,也是一直支撑自己练球的独白。
“他一天不练球都不行。”母亲说,有时带着他去亲戚家做客,他都急着要回来练球。去年春天开始,因为镇上的两个球场常常没位置,张家城的同学就骑车载着他去3千米远的老家村里篮球场,在家时他就在客厅练球。
两年里,他打坏了至少3个篮球,穿破了不下7双球鞋;家中墙壁上的贴画被他当作篮板,贴画的右上角已经被旋转的篮球磨破。
现在打篮球时,大家都想跟张家城一队,他在队伍里打控卫。“家城太强了,他速度快。”大家这样评价他。张家城也因球结识了一群好朋友。他们之间会互相切磋球技,张家城会主动向投篮好的同学请教,也会把从网上学到的新技巧展示给他们看。
身边的人明显感受到了篮球给张家城带来的变化。“刚见到他时,眼神怯怯的,挺胆小和内向的,现在是可以打败全世界的那种眼神。”潘伟琨教练看到张家城的视频时说,“能感受到他对篮球的热爱。”
正如他给库里的回复 “我会更加努力的”,张家城想要打好篮球,也想证明自己跟别人没有不一样。
(辑/是懒懒啊,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南方日报》等)
张家城放学后在家中房间练习运球(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王伟力讲解电影《棋王和他的儿子》
“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正在建造,刘培强一家燃着篝火,刘启看着望远镜,外公微笑着看着外孙……这个时候画面上,刘培强抱着小儿子跑到海边……然后天又黑了,他们就在海边过夜,有帐篷,有汽车,还有桌子、椅子,小刘启睡着了……”
5月的一个夜晚,“红丹丹心目影院”电影讲述人王伟力,坐在直播间,绘声绘色地讲解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听他直播讲电影的对象,是一群不能“看”电影的视障群体。
在中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他们原本与感受电影光影艺术彻底无缘。而“无障碍电影讲述”作为一种欣赏电影的辅助方式,结合电影放映以生动的语言对画面进行视觉讲述,让视障人群在看不见画面的情况下,依然能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
在北京鼓楼西大街的一座四合院里,王伟力和爱人郑晓洁一起创办了“红丹丹心目影院”——国内第一家“视障人士电影院”。为视障人士进行“无障碍电影讲述”,这件事王伟力已经坚持做了16年,讲解的片子近千部。
在2004年开始做“无障碍电影讲述”之前,王伟力和郑晓洁做过一档拍摄残疾人日常生活故事的电视节目,结识了很多朋友。某天,一位盲人朋友来他们家做客,当时王伟力正准备看电影《终结者》,他突发奇想,不如给这个从未见过电影的朋友尝试讲一讲《终结者》。王伟力讲完电影后,那个盲人朋友特别兴奋,抱着王伟力转圈圈。自此之后,王伟力萌生了要专门给这个群体讲解电影的念头。“电影就像一个博物馆一样,给了人们一个大的社会信息库,包括价值观、知识、信息。”王伟力理解的讲解电影,不仅是给视障群体简单描述画面。“作为电影讲述人,你还得把导演的思想、情感、价值观都渗透进去,不然只能叫视频描述。”(文/沈杰群,摘自2020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今年4月,英国广播公司(B B C)播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影片中,解说人迈克尔·伍德走过杜甫少年居住的河南、流寓成都的草堂、客居10年的西安……以西方人的视角讲述杜甫的生平故事,引发了中外网友的热烈反响。杜甫的诗文由电影《指环王》里的“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诵读,而伍德的解说饱含激情,用词又极为优雅,很多中国观众看了该片说:“感觉这位英国主持人比很多中国人还要热爱中国历史。”
迈克尔·伍德不仅是该片的解说人,还兼任撰稿人,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1948年,伍德出生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他的父母、叔叔都亲历过“二战”,他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这让他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十六七岁时,他第一次读到杜甫的《秋野五首》,感觉“那简直是最美丽的中文”。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期间,他的主攻方向是中世纪早期的英国史。20世纪70年代,他进入B B C拍摄纪录片。伍德说,他早就想拍一部片子向西方人科普杜甫,做一次探寻中国文化脉络的旅行。
20世纪80年代初,伍德第一次来中国,那时,中国留给他的印象还是“人们都穿着一样的灰色、蓝色中山装”。此后30多年,他一次次重访中国,切身感受到这里“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伍德说:“中国的历史具有难以置信的吸引力和魅力,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是我一生的兴趣所在。”
4年前,伍德撰稿解说的《中国故事》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 B S)播出,讲述了中国从青铜时代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为了完成这部纪录片,他写了长达30页的拍摄文案,带领团队花了4年时间拍摄、制作。2018年,为拍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伍德到安徽乡下采访农民,到温州与个体户交谈……跑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伍德认为,如今网络发达、国家间交流频繁,但很多西方观众对中国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他拍中国纪录片,就是想“讲一些故事,揭示中国文化和人民的特点,超越种族和信仰的障碍,给观众带去难以言说的力量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