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义 涂和平 钟 晖 施少兵
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被医院广泛开展应用。为预防术后前列腺创面出血,大多术者采用早期牵拉导尿管,让气囊压迫膀胱颈口[1~2]。这种举措可能会加重患者术后尿道、会阴部、下腹部不适感,以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牵拉导尿管对术后预防前列腺出血起多大作用,文献研究甚少。本文分析我院近五年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92例患者资料,采用不牵拉导尿管方式,与常规行牵拉导尿管方式比较,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术后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组和B组。A组(牵拉组)155例患者,B组(不牵拉组)137例患者。纳入标准:术前均行泌尿系彩超,尿流动力学等检查,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手术麻醉均为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均未使用镇痛泵;术中均未行膀胱造瘘术;患者精神正常,无明显认知、沟通障碍。
1.2 方法 手术方式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主要由一名高年资医生主刀完成,手术设备均使用可连续进出水STORZE电切镜。术后导尿管气囊均注射生理盐水30 mL,导尿管型号均为F22。手术结束,A组:将导尿管向外牵拉,用纱布系紧于尿道外口,用力抵紧,持续1~2天。B组:尽量将导尿管深插入膀胱,不予外力牵拉或加用胶带将导尿管固定于阴茎,阻止牵拉。术后接等渗盐水持续冲洗膀胱。
1.3 观察指标 ①舒适度:尿道、会阴部、下腹部不适感询问,患者自我表述为准。②严重出血:冲洗液持续红色,严重需二次手术止血;停止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持续清即停。③膀胱痉挛:突发尿性腹痛,尿道口溢尿,冲洗管路返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舒适度、膀胱痉挛、严重出血的比较 B组患者不舒适度、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出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舒适度、膀胱痉挛、严重出血的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停止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停止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停止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停止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的比较()
?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一直是手术治疗最常用方法,较既往开放手术,其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等优点[3],目前全国基层医院已常规开展。
前列腺术后出血是其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前列腺组织血管丰富,具有复杂的从状静脉网,即使花了很多功夫去止血,术后创面可能仍有较多渗血。一旦发生严重出血,非常棘手。血凝块形成后会阻塞导尿管,致引流不畅,反复冲洗膀胱,加大气囊拉导尿管措施[4]。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二次进手术室止血。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高龄,常伴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大。为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术者术后采用各种方式牵拉导尿管,如纱布系紧尿道外口,胶带牵拉于大腿,目的都在于让气囊压迫膀胱颈口和前列腺窝,阻止腺窝血液流入膀胱,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但由于牵拉作用,膀胱及前列腺受到压迫,伴随术后患者出现不舒适,膀胱痉挛随之增加。膀胱感觉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导痛觉和牵张感觉,其主要分布于膀胱三角区、颈部、后尿道,气囊过度刺激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引起患者会阴部、尿道不舒适感,诱发膀胱痉挛[5~6]。膀胱痉挛是膀胱平滑肌或膀胱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主要表现为暂时性闭尿、尿性腹痛[7]。发作时膀胱区疼痛,冲洗液无法进入膀胱或冲洗管路逆流[8],患者痛苦难安。本文研究发现不牵拉导尿管患者不舒适度及膀胱痉挛明显减少,牵拉与不牵拉导尿管在术后发生严重出血方面并无差异。两组患者在停止膀胱冲洗时间与拔管时间也无差异。表明牵拉导尿管不仅没有达到止血效果,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熟练掌握前列腺电切、止血技术才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关键。熟知前列腺解剖结构,尽量将前列腺切至包膜层,避免太多残留。前列腺切除完成后,重点放在膀胱颈口和前列腺5~7点方向,精阜周围少量出血会导尿管压迫自行停止。适当延长止血时间,反复“地毯式”电凝止血。膀胱适当充盈后,关闭电切冲洗液,密切观察前列腺创面有明显无活动性出血,冲洗液很清后,方可结束手术。
综上所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牵拉导尿管能够明显降低术后患者不舒适度,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率,且未增加出血发生率及延长住院时间。如何预防术后出血,笔者认为手术医师对手术技巧、止血的掌握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