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探索
——以“石头博物馆”游戏为例

2020-01-14 07:54蒋文飞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湖畔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说明性解说员参观者

文/蒋文飞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湖畔幼儿园

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游戏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这一经验的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指导。在“石头博物馆”游戏中,教师与幼儿同为评价主体,综合运用观察法、行为检核法、谈话法等方法开展评价。幼儿在经历“简说石名—解说趣石—石画上新—石头拍卖会”的游戏过程中,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逐渐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一、游戏评价的引发与聚焦

“石头博物馆”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建立的角色游戏,内设售票员、解说员、参观者和体验者四种角色。售票员根据幼儿想玩的内容收“钱”发“票”;解说员负责向参观者介绍“石头博物馆”的藏品;参观者可以自由参观博物馆,听取解说员的介绍;体验者可以用石头制作各种创意制品。

(一)游戏评价的引发

案例1:简说石名

游戏时间,孩子们兴奋地来到“石头博物馆”开始游戏。售票员冬冬已经就位,孩子们蜂拥着排队买票。瓜瓜是今天的解说员,她戴上小蜜蜂扩音器,像模像样地来到陈列区,准备开始今天的解说。今天主要解说的是孩子们命名过的趣石。“参观的游客请到这里来!”解说员大声招呼吸引游客。三位参观者受到吸引,来到陈列区,好奇地开始观察。解说员看到有参观者来了,就开始介绍:“这个是苹果石,这个是火山石,这个是肋骨石,这个是大船石……”解说员按照顺序一个个地介绍陈列柜上的石头。参观者听完解说员的介绍,逗留了一会儿,就兴趣索然地去了其他地方。解说员卡壳在陈列区前,无奈地看了看离开的参观者,心有不甘但仍“坚守”在陈列区……她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陈列柜上的石头,等待着参观者的到来。然而,参观者却一直没有回来。

(二)评价内容的聚焦

当教师以“广角镜头”观察游戏时,发现多处幼儿使用语言的片段,如售票员与购票者的口头交流、解说员描述藏品的语言等。这是教师迅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的有效方式,但当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聚焦”时,发现解说员的语言水平与该角色应当呈现的语言状态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她的说明性讲述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教师意图长期跟踪同一对象,通过对游戏的反复观察、解读,寻找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学习和发展的线索。

二、游戏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游戏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评价主体、方法、工具、过程和结果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游戏评价设计与实施思路图

(一)确定评价主体

教师和幼儿同为游戏评价的主体,但在不同的游戏环节各有侧重。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诊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水平,幼儿则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二)选择评价方法

本次研修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行为检核法和谈话法。观察法是常用的游戏评价方法;行为检核法是将要观察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维度,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确定等级,进行赋值;谈话法是教师围绕某一话题与幼儿进行对话,了解幼儿对某一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在不同的游戏环节,三种方法的使用情况有所侧重,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游戏环节评价主体和方法一览表

(三)设计评价工具

本次研修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检核表》。首先,教师明确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概念与内涵。说明性讲述是独立讲述的一种类型,使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的独白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现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它较少用到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不需要丰富的感情色彩,而是从客观的角度表述事物的状态,交待它的特点、来源或操作过程。

其次,教师分析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具体内容。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包括三个方面:使用规范准确、简洁明了的说明性语句,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形式,以独白语言的形式。解析其内涵,这三方面分别对应了“语词特点”“讲述策略”和“讲述形式”三个维度。

图2 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维度

再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对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讲话”“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上述要求虽然包含了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的部分内容,但它们同样对应了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三个维度,第1点对应了“讲述形式”,第3点对应了“讲述策略”,第4点对应了“语词特点”。

最后,教师从“语词特点”“讲述策略”和“讲述形式”三个维度出发,结合《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以下简称《核心经验》)和《指南》中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基本要求,确定《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检核表》,如表2所示。检核表将每一个维度分为两个层级,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赋值。

表2 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检核表

(四)分析游戏过程

在第一次游戏中,幼儿讲述的凭借物是具象的、单个的石头,她会用话语开启游戏,并能根据石头的特征给石头取名字,但仅仅局限于此。观察游戏可以发现,幼儿讲述语言单薄,词汇有限,尚未出现讲述策略。于是,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开启了第二次游戏。

案例2:解说趣石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来到“石头博物馆”,熟练地排队、买票,开始游戏。瓜瓜戴上小蜜蜂扩音器,来到已经围满参观者的陈列区。她拿起一块参观者正在观察的石头,一边用手指着石头的各个部位,一边介绍道:“这是××石,这里就感觉像它的头,这里就感觉是它的尾巴,然后呢,这里就感觉像它的两只小脚。”参观者认真地听着。其中一个参观者指着另外一块石头想让解说员介绍。瓜瓜拿起那块石头,端详了一下,说:“这是穿山甲石。为什么叫它穿山甲石呢?因为这里尖尖的,就像它的尾巴,这里圆圆的,就感觉像它的头。”

本次游戏中,幼儿讲述的凭借物仍旧是具象的、单个的石头,她的说明性讲述词汇逐渐增多,并出现了一定的讲述顺序,有了明确的逻辑连接词,说明她的说明性讲述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一方面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同时尝试将体验区的石头创意画作品投放到陈列区,丰富幼儿讲述的凭借物。

案例3:石画上新

“石头博物馆”上了一批新“藏品”,参观者非常好奇,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探究竟。瓜瓜看着“生意”这么好,就开始大声地介绍道:“这是仙人掌,它的身体要用圆圆的、大大的石头做。这是仙人掌的花……这个黄黄的是仙人掌的刺,下面棕色的是沙漠,上面蓝蓝的和白白的是天空。”介绍完以后,瓜瓜看着参观者意犹未尽的样子,便说:“参观完这一幅,我再带你们去看另外一幅。”于是,参观者跟随瓜瓜来到另一幅石头画跟前。瓜瓜开始介绍:“三只小老鼠,这是它的妈妈,这是它的爸爸。这个是宝宝,它的头是圆圆的。这个是妈妈,它的头也是圆圆的。这个是爸爸,它的头也是圆圆的、大大的。下面绿色的是草地,上面蓝色的是天空。”参观者认真地听着。

幼儿讲述的凭借物是情境的、组合的石头画,她的说明性讲述词汇更加丰富,出现了形容词、名词、方位词等多类别词汇,并有了一定的讲述策略。但教师在观察游戏时发现,参观者参与游戏的兴趣并不浓,他们在听完解说员的介绍之后就处于“游荡”状态。因此,教师请参观者评价游戏是否好玩。参观者普遍觉得游戏不好玩,因为“只是听她在介绍,介绍完了又没有其他的事情,不好玩”。于是,教师开始反思如何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的参与性。

教师召开“问题讨论会”,将“怎样才能让游戏变得更好玩”这一问题抛给参观者。孩子们的解决方法有:“轮流做解说员”“再去捡一些石头放到石头博物馆”。教师考虑到观察对象的一致性和幼儿的参与性,建议举办“石头拍卖会”,进行拍卖游戏。在教师介绍了“石头拍卖会”的玩法之后,参观者表示赞成这一提议,因为他们可以拿“钱”买自己喜欢的石头,还能评价解说员说得好还是不好。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家园合作等方式,丰富解说员的拍卖经验。于是,新的游戏开始了。

案例4:石头拍卖会

图4 石头拍卖会

竞拍的买家已经准备就绪,瓜瓜开始介绍竞拍的藏品:“欢迎大家来到石头拍卖会,这个是花石头,它是扁扁的,上面有黄的颜色,还有白色的花瓣,还有几片小树叶,中间还有几个小点点,还有红色的树干。现在我们来拍卖这个石头,这个石头是1元,有没有比1元更高的?”还没等瓜瓜讲完,3号买家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出价15块。没有其他买家出价,花朵石被3号买家拍到。瓜瓜继续介绍竞拍的藏品:“这个是用石头做的小鱼,它也是扁扁的,上面画了鱼鳞、眼睛和嘴巴。这些星星在水里一闪一闪的。这些是用白色的纸做的水草,还有画出来的小贝壳。这些星星是用黄色的纸做出来,然后撒上闪光片。现在我们来拍卖……”

在新的游戏中,幼儿讲述的凭借物是具象的、单个的石头和情境的、组合的石头画,她已经能够多元组合词汇,熟练运用讲述策略进行说明性讲述。

纵观整个游戏,教师以《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检核表》为工具,分析幼儿的游戏过程,并进行相应的赋值,如表3所示。

(五)解读评价结果

1.不同游戏环节幼儿说明性讲述发展趋势。

分析游戏,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如图5所示。

表3 大班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评价过程表

图5 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发展趋势

在“简说石名”游戏环节,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2分)。在“语词特点”和“讲述形式”两个维度上有一定的发展(各为1分),但在“讲述策略”维度上并没有发展(为0分)。

在“解说趣石”游戏环节,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分值有所增加(3分)。在“语词特点”维度上,幼儿的讲述词汇有了发展,出现“尖尖”“圆圆”等特征词汇,但词汇量并不丰富,且不能概括讲述对象的典型特征;在“讲述策略”维度上,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形成了讲述顺序,且出现关键性的逻辑关联词,但方位顺序和逻辑讲述能力不强;在“讲述形式”维度上,幼儿对讲述内容进行了构思,但在讲述时思路还不流畅。

在“石画上新”游戏环节,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分值较高(5分)。在“语词特点”维度上,幼儿运用“大大”“圆圆”等特征词汇,也出现了“上下”等方位词,概括出讲述对象的典型特征;在“讲述策略”维度上,幼儿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下面到上面的顺序进行讲述;在“讲述形式”维度上,幼儿根据画面构思讲述内容,但在表达时会出现反复、停顿等现象。

在“石头拍卖会”游戏环节,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分值已经达到最高(6分)。在“语词特点”维度上,幼儿的词汇量、词汇种类、词语的概括性都很高;在“讲述策略”维度上,幼儿具备了较好的说明性讲述策略;在“讲述形式”维度上,幼儿讲述流畅思路清晰,甚至出现了内省和现场自我调整、完善讲述思路的情况。同时,幼儿的自我评价也趋于客观,既能关注到自己紧张的情绪状态和临场发挥的不足,又能自我肯定,对后续游戏有一定的预期和自我挑战。

2.不同游戏环节教师的反思与支持策略。

反思不同阶段幼儿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原因,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支持,助力其核心经验的发展。

在“简说石名”游戏环节,可能是角色意识不明确和讲述经验不丰富导致幼儿只介绍石头的名字。教师可以提供如下支持:对幼儿进行“角色培训”,使其明确如何与参观者互动,如何根据参观者的需要进行讲解。与幼儿一起观看参观博物馆的视频,让幼儿重点关注讲解员是如何讲述的。借助家长资源,让家长带幼儿去博物馆亲身感受讲解员的讲述,丰富讲述经验。

在“解说石趣”游戏环节,可能是讲述的凭借物影响了幼儿的说明性语言。教师可以提供如下支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讲述经验;投放更加丰富的讲述凭借物供幼儿使用,同时也能激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在“石画上新”游戏环节,教师运用谈话法与幼儿对话,发现游戏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影响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的做法是:召开“问题讨论会”,将“怎样才能让参观变得更好玩”这一问题抛给幼儿。最终确定进行“石头拍卖会”游戏,幼儿可以拿“钱”买自己喜欢的作品,还能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在“石头拍卖会”游戏环节,由于幼儿对拍卖会的流程、角色还不甚清晰,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地参观、调查等方式丰富幼儿关于拍卖会的经验,支持游戏的深入开展。

三、总结与反思

回顾游戏评价的整个过程,教师有如下收获:

1.凭借物对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借助不同凭借物进行讲述时,讲述的难度和幼儿的讲述水平也明显不同。简单地说,幼儿以“具象的、单个的石头”为凭借物讲述时,词汇简单、词类较少,讲述策略和讲述的构思较少出现;幼儿以“情境的、组合的石头画”为凭借物讲述时,词汇丰富、词类较多,讲述策略和讲述的构思较多出现。也就是说,讲述凭借物越丰富,幼儿可讲的内容越多也更利于讲述策略的发展。

2.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对幼儿的思维有促进作用。

幼儿在进行说明性讲述时需要组织讲述语言、建构讲述策略、构思讲述思路,这些都与幼儿思维有关。案例4中出现了幼儿现场构思、临时调整讲述思路的情况,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思维的挑战。

3.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

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决定了其学习需要在情境化的游戏中进行。在研修过程中,游戏主题的引发、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角色的设定、游戏冲突的引发、游戏内容的调整均是出于上述思考,目的是提供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同伴积极回应的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学习环境。

4.幼儿作为游戏评价主体仍需教师提供必要支持。

幼儿参与游戏评价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应当有的儿童观和学习观,如游戏后的分享、评价等。但从语言核心经验的评价出发,幼儿对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讲述词汇和独白讲述形式方面,他们较难理解讲述策略和讲述构思。本次研修仅在“石头拍卖会”游戏中审慎地加入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从效果来看,仍需教师提供后续的引导和支持。因此,将幼儿作为评价主体可以成为后续深入研修的聚焦点,如进行竞拍员评比活动、用图示形式帮助幼儿梳理评价可用的语言等,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猜你喜欢
说明性解说员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小小解说员
脑洞大开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