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梅
摘 要: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老师需要创建新型的教学思想,采取新型的教学策略,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高中数学为例,重点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老师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能力
老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强化教学深度,指引学生从数据初步统计和整合出发,使学生充分探究以及挖掘数据,进而确定数据之间的发展规律以及变量关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具体培养现状
(一)数据分析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生来说,一些学生表明反复的练题,占了他们很多的时间,基本没有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及收集[1]。还有一些学生依然采取函数与几何的方法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老师来说,其实高中数学每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密切,如概率与统计中普遍融入了几何不等式以及函数等知识点。而一些老师不重视每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一些高中老师重视解题策略的讲解,而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数据分析的运用。
(二)教材研究
高中教材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又深入分析了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如借助于样本进一步推算出综合情况,各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等。高中的数据分析需要学生站在统计的角度对各个变量的线性关系以及相关关系进行仔细观察,可以经过对离散随机数据的均值以及方差进行计算,有效研究以及处理部分现实问题。
二、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数据搜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数据分析是基于数据进行的,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质量与数量一般决定了预测的正确性。数据分析不但包含分析,而且涵盖数据的整理以及收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并且在一大串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数据分析的趣味[2]。如2017年全国卷的概率题(2)问的第(ii)小问由ˉx=9.97,s≈0.212,获得?μ=9.97,σ的估计值是?σ=0.212,从样本数据能够得知有一个零件9.22的在(?μ?3?σ,?μ+3?σ)之外,于是先剔除9.22,剔除(?μ?3?σ,?μ+3?σ)之外的数据9.22,需如何去求解标准差以及平均数呢?这就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标准差以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题目提供的运算结果结合起来实施处理,如:剩余数据的平均数是115(16×9.97?9.22)=10.02,于是μ的估计值是10.02,16∑i=1x2i=16×0.2122+16×9.972≈1591.134,剔除(?μ?3?σ,?μ+3?σ)之外的数据9.22,剩余数据的样本方差是115(159.134?9.222?15×10.022)≈0.008,于是σ的估计值是√0.008≈0.09。学生具备了很强的运算能力,才可以为数据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才可以感受数据分析的趣味性,从而主动参与其中。
(二)利用生活案例设计数据分析教案
不管是概率学还是统计学都取源于生活。在培养学生数据核心素养的时候要求他们把掌握的分析策略有效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取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动力。老师能够以生活案例,尤其是充满趣味化的游戲为突破口,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以及随机观念[3]。在《统计与概率》中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中,借助于递进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部分生活案例,
如:(1)假如我要了解班上1号到10号同学的平均身高、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整个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该如何做?这种递进式的提问,持续扩大了学生的人数范围,到最后为了记录下所有数据已变得很难。于是要采取部分抽样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抽取,利用样本对总体情况进行估计。
又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设置“周末去市场买菜”的情境,教材紧接着安排小调查,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搜集以及整理,然后在方格纸上写上数据。最后安排学生讲一下:(1)喜欢什么蔬菜的同学最多?(2)喜欢土豆的同学比喜欢青菜的同学多多少个?(3)按照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就是指引学生有效分析数据,做出科学的决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赋予了每位老师新的使命以及任务,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目标,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发展空间。于是,将高中数学教学和数据分析素养开展深入结合,将是如今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任务,需要高度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黎霞.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数据处理能力的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8):135-135.
[2]张先龙,肖凌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一一以函数的单调性新授课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7.
[3]何黎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