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香
【摘 要】 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及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做准备。生物是高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本文关于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课堂有效性
引言:
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学习最多的生物就是人类本身,学生会学习到很多和自身息息相关的知识,而且农学和医学的基础学科就是生物学,生物学的应用领域方方面面,包括环保、食品、能源等。生物学如此重要,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思考。
一、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教师提前做好PPT,大量节约了板书的时间,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此外,教师的可用资源也大大增加了,网络上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起来,有些很难在课堂上直接呈现的知识点通过动画就可一目了然。例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通过口头的表达不能使学生清楚其过程,此时就可以借助视频动画,一步一步地让学生看清楚在每个时期染色体是如何复制,如何分配的,这种方式不仅让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到课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可以将上课的内容保存下来,有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回家后慢慢琢磨,并且永远不会丢失,随时想看,点开就可以复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网络对还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预习,也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自主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生物这一门学科的好处,更是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课堂不同于高中课堂,尤其对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高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提出来,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不要一味地讲,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对一些重难点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或自己思考,或与同学交流讨论,总之,就是要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起引导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内环境稳态要如何维持,稳态的维持的意义是什么?先抛出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再去做出总结:内环境稳态不是固定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通过一些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只有维持稳态后,机体各器官、各系统才能协调发挥作用。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脑子动起来,会更有效。
三、注重实验,亲身实践
生物学是一门与实验分不开的学科,很多生物学的观点都是经过猜想加多次实验得出来的,亲身实践得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不仅可以让其了解生物学的神奇之处,也会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生物体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这一课中,教师教给学生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颜色会由浅蓝——棕红——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会变蓝,脂肪会被苏丹染色,蛋白质会被双缩脲试剂染成浅紫色,这样的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可能根本分不清也记不住,但如果让其亲自动手去实验,就会大不一样,亲眼观察到颜色的改变,自然就会记住各个反应的变化。再如:在学习生态环境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箱,里面养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每天仔仔细细地观察环境的变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也更能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里的各种平衡关系。这就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是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素养也更多了,教师要培养出高素质和高学识的学生,任重道远。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去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一起创造出高效的课堂。这是艰难而漫长的,不过,只要不断探索,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被提出。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也要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像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爱心意识等,这些是更重要的素质,在环境资源问题严重的今天,让学生了解现状并有意识、有责任心地去改变现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韋晓琳.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考试周刊(0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