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410013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二科,湖南长沙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呈现出升高趋势,是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咯血、咳嗽等,传染性强,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负担[1]。本次研究将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潜伏和活动性结核患者92例,通过临床护理结果的对比来证实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潜伏和活动性结核患者92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29~69 岁,平均(50.5±4.4)岁;结核潜伏感染30例,活动性结核16例。观察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30~70岁,平均(51.2±4.7)岁;结核潜伏感染31例,活动性结核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②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让患者能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相应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建立回访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及时掌握患者出院后情况,让患者按时用药、按时复诊[2]。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养成合理饮食习惯,督促患者戒烟戒酒,促进血液循环,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饮水,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适当运动,减少压力。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5,P=0.036,P<0.05)。见表2。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肺结核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感染性强、致死率高,治疗周期长。临床中治疗结核病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对长期药物治疗不积极,出院后遵医用药情况较差。再加上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长期规范治疗重要性,无法自觉规律用药。常规护理主要针对住院期间患者的用药指导与检查指导等,但是患者出院后护理中断,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个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涵盖护理工作各个方面,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出院后应全面获取患者信息,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提高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3]。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给予专业指导,增强遵医嘱用药意识[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潜伏和活动性结核患者护理中,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FEV1(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1.25±0.39 1.28±0.44 53.14±3.25 55.60±3.37观察组 46 1.24±0.42 1.47±0.63 53.15±3.22 60.85±3.38 t 0.015 3.268 0.027 4.125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潜伏和活动性结核患者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