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浅表血管瘤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评价

2020-01-13 05:58廖盂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浅表声像分型

廖盂波

410200湖南省胸科医院超声诊断科,湖南长沙

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层血管生成组织发育异常的残留组织,属于血管错构或血管发育不良,多为先天性,且女性较多,有内脏性和浅表性之分。浅表性血管瘤多发生于头颈部,四肢、躯干次之。血管瘤为先天性疾病,发病不受机体位置的影响,主要在机体头部及四肢发生。血管瘤具有较多分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与毛细血管瘤为其主要类型[1]。周围浅表血管瘤发病后,为改善疾病预后,需要对疾病进行尽早诊治。目前临床在对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主要检查方法[2]。本次研究选取周围浅表血管瘤患者128例,探讨周围浅表血管瘤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评价。随着超声多普勒的广泛应用以及超声技术的发展,其对皮肤软组织肿块的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周围浅表血管瘤患者128例,男36例,女92例,年龄1~72 岁,平均(35.6±4.6)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局部浅表软组织肿胀或青斑,部分患者存在疼痛感。

研究方法:检查所用仪器为荷兰Philips 的epiq5 型 及GE 公 司 的LG E9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12 MHz。检查方法为直接探测法,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多切面扫查病变部位,在扫查的过程中首先需对肿块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包括位置、形态、体积、边界、内部回声、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相关部位,然后依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进行采集,观察血流性质,同时对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进行测量。最后进行加压试验,对探头增加适度压力,然后将探头放松,对肿块中血流信号变化及肿块自身所具备的形态改变进行观察。在进行加压试验过程中,若对探头施加压力时,瘤体形状出现变化,且血流颜色呈现为大面积蓝色,若对探头压力进行释放,血流颜色呈现为大面积红色,则可判定为加压试验阳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者疾病分型及组织学特征:12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为头颈部36例,躯干部32例,四肢60例,四肢包括上肢病变16例和下肢病变44例。病变范围为3.5cm×3.8 cm×2.2 cm~18.8 cm×11.8 cm×4.1 cm。128例周围浅表血管瘤均成功检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浅表血管瘤检出率为100.00%。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n)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浅表血管瘤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7.50%(1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同类型周围浅表血管瘤超声特征:海绵状血管瘤包括局限型及弥漫型两种类型,前者具备较为浅表位置,大部分具备鲜明边界,同时具备规整形态,而后者则出现广泛浸润,大多不具备鲜明边界及规整形态。本次研究患者中包括海绵状血管瘤76例,其中局限型20例,弥漫型56例,局限型出现于皮下组织,弥漫型可对肌肉层造成侵袭。海绵状血管瘤所具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回声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大部分不具备清晰边界及规整形态,内部回声表现为蜂窝状,具备丰富血流信号,且部分肿块存在钙化情况。对探头施加压力时,瘤体形状发生改变,血流大面积呈现为蓝色,释放压力后血流大面积呈现为红色。肿块无回声部分出现红蓝相间血流信号,瘤体内主要存在静脉血流,流速为3.1~4.7 cm/s。

毛细血管瘤主要为错构瘤,本次研究患者中共16例毛细血管瘤患者。声像图特征大部分表现为实质性回声,且回声较强,少部分肿块呈现出低回声,内部不具备均匀回声,同时大部分体积较小。肿块具备较为清晰边界及规整形态。通过进行探头加压试验,显示大部分肿块呈现为阴性反应。肿块内血流速度为0.5~1.8 cm/s。

蔓状血管瘤构成组织为直径较大的弯曲血管,大部分为静脉血管,本研究患者共包括蔓状血管瘤患者24例。声像图特征为肿块所处位置大部分为液性暗区,不具备清晰边界及规整形态。肿块内部存在管状无回声暗区,内部回声形状为网状或蜂窝状。对探头施加压力时,瘤体形状发生改变,血流大面积呈现为蓝色,释放压力后血流大面积呈现为红色。肿块内具备丰富血流信号,且主要为动脉血流信号,流速为1.1~3.0 cm/s,阻力系数较低,RI超过0.6。

静脉型血管瘤类型特殊,本次研究患者中静脉型血管瘤患者共12例,声像图特征为在厚度增加的软组织中存在管状暗区,同时该部分呈现出弯曲迂回,直径差异较大。通过开展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血流信号呈现为红蓝相间,且形状为片状。可发现静脉血流信号,流速为5.5~9.4 cm/s,不存在动脉血流信号。

讨 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血管瘤检出率高,定位准确,可清晰显示肿块内部的细微结构以及各自不同的特征表现,对评价血管瘤的类型、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彩色多普勒在各级医院普及较为广泛,超声操作难度低,同时具备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及较强可重复性,因此其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腹腔脏器、外周血管、盆腔脏器以及软组织病变检查,可取得较好诊断效果[3]。临床上在对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检查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率较高,其不仅可有效检出周围浅表血管瘤,同时还可对肿瘤位置、形态、内部结构等进行有效观察,并可依靠超声声像图对肿块囊实性进行有效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周围浅表血管瘤的肿瘤内血管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同时可显示肿块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并可对肿块内动静脉血流及阻力系数进行有效测量[4]。通过进行探头加压试验,可使瘤体在受到外界压力压迫时出现的形态以及血流变化进行观察,从而使疾病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为100.00%,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浅表血管瘤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7.50%,同时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与蔓状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分布与血流指标值差异明显。提示在对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高,同时可通过超声声像图特征,对不同分型的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有效鉴别,这与临床研究报道相符[5]。

综上所述,周围浅表血管瘤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显著,可对不同分型的周围浅表血管瘤进行有效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浅表血管瘤的诊疗过程中作为一种高效、快速、无创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影响、无严重禁忌证、可反复检查,检出率较高并能够准确定位至血管瘤部位提示出血管瘤的类型,还可以提供解剖结构形态学信息并能反映心血管运动器官的重要生理功能以及各自不同的特征表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是最常用的简便、易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周围浅表血管瘤的鉴别、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浅表声像分型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