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浙江海洋大学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
高校不断扩招和学校对教师科研要求的提高,使得实验设备仪器数量增加,实验人员增多,高校实验室初期的建设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日益严峻。化工实验室在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化工研究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危险设备和危险化学品,所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操作人员而言,需要有一套具体细致的安全管理体系来指导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操作,从而有效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化工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具有腐蚀性、易制毒性化学品,如常用的盐酸、硫酸、丙酮、乙醚、甲苯、高锰酸钾等。实验项目老师对学生使用药品要求不严,实验学生对化学品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做到分类存放,有序使用。实验室经常是化学品随处乱放,取用不规范,甚至随意倒入下水道。
教师的科研成果,学生的实践能力,都需要在实验室中实现,越来越多的师生进入实验室。高校原有设施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实验室的使用要求。实验室面积紧张,同一间实验室经常是不同项目,不同师生交叉使用;实验室公用设备配备不足,通风橱、马弗炉等共用设备争抢使用。实验室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
为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安全管理部门针对所有专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学校层面制定的管理制度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化工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制定了适用于本专业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常常存在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1]。另外,虽然学校和学院均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存在基本流于形式,制度内容落实不到位。实验室科研老师和学生对制度要求不了解,不熟悉,有效执行更是无从谈起。
化工实验室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实验存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操作条件,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有必要。但仍有很多高校应急预案演练效果不佳,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内容单一,多局限于消防演练。化工实验室很少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有专业特色的应急演练。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要遵循实验室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促进实验室安全运行。这就需要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环节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规划,统筹考虑,构建结构合理和功能优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健全的文件体系是指导安全管理的保障[2]。化工实验室根据其独有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实验室文件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1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的建立
基于化工品的不安定性、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应建立针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危险源识别管理制度》、《应急控制管理制度》、《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等等。通过安全管理制度以确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要素,对实验室人员提出管理要求,规范进入实验室的师生遵循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2.1.2 实验室安全管理指导书的建立
化工实验室所用化学品必须建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内容包括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防护急救措施等。对分析仪器设备建立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导书,指导书中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安全操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在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2.1.3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性表格的建立
为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整改问题,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表格,包括危化品使用记录表、仪器使用记录表、安全检查表等。
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是极为必要的。学院安全委员会每月对实验室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化工系安全员每周进行自查。安全检查禁忌流于形式,应根据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安全检查表中应包括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情况等。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要求,有效整改才是目的。在定期的安全检查后应制定问题整改表。问题整改表中明确问题内容、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整改验收结果等。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记录表格形式对安全检查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减小实验室安全隐患。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长时间在实验室的主要有三种人:实验室管理员、科研老师、实验学生[2]。实验室人员角色不同,所接受的培训教育也应有所侧重。实验室安全有人管,愿意管才能做好实验安全管理工作[3]。实验室管理员是实验室安全的主要监督管理人员,他们的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所以实验室管理员应接受全面的安全教育。科研老师尤其是项目组组长是保障项目安全实施的主要负责人。科研老师安全意识的提高,有效降低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科研老师的培训主要包括:实验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介绍等。实验学生作为实验操作的实施者,所接受的安全培训主要侧重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训内容主要有:危化品的使用规范、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个人防护物品的使用规范等。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事故演练,做到事故发生时有序高效救援,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应急预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而是学院层面。学校层面多侧重于消防应急预案演练、触电应急预案演练等。化工实验室则需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应急演练。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高温高压实验设备事故应急演练等。通过开展应急演练,从而提高实验室人员应急处理的能力。
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指导师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同时,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师生按照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进行实验,久而久之使师生形成按指导书操作和及时记录表格的习惯,逐渐提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习惯。从而确保实验在安全平稳过程中完成,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师生自身安全,使得科研和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及时有效的获得成果。因此,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