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兴|文
想要避免日常安全检查变成“走马观花”,笔者建议,企业应从在安全检查前做足准备工作、丰富检查形式、组织技术专家团队、落实检查人员责任制和发动全员参与安全检查等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提供)
想要避免日常安全检查变成“走马观花”,笔者建议,企业应从在安全检查前做足准备工作、丰富检查形式、组织技术专家团队、落实检查人员责任制和发动全员参与安全检查等方面入手。
第一,在安全检查前做足准备工作。要使安全检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对于检查人员来说,首先应确定本次安全检查目的、步骤和方法,建立检查组织,抽调相关检查人员和安排检查日程;其次,在开展安全检查前查阅对被检查单位相关生产作业资料,了解该单位有哪些作业活动及存在的风险、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最后,根据企业现有常规安全检查表和被检查单位作业情况,通过制定切合现场的安全检查表,以提高安全检查的实效性。
第二,丰富安全检查形式。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开展例行安全检查,也要开展做好各类“突击”检查,以免因各单位提前“精心”准备,导致安全检查人员到达现场后难以发现真实的问题。通过日常例行安全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能够促进各单位长期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对安全工作存敬畏之心,同时通过“突击”检查,往往也能发现很多日常例行检查难以发现,甚至发现不了的问题。
第三,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在实践中,企业安全检查人员难免需要检查一些自身不太熟悉的领域或场所。对此,在开展安全检查时,企业应组织本单位或邀请同行业内的相关技术专家参与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检查的专业性。同时,企业还可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组织协调各类专业人员成立帮扶小组,通过针对安全管理薄弱的单位采用“驻点”检查的方式,全面“把脉”其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提升要点,帮助其制定和落实相应整改措施。
第四,落实检查人员责任制。安全检查不怕发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发现不了问题。对此,企业必须在安全检查中落实责任制,逐步建立安全检查人员的职责清单和要求,确保安全检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定期对安全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发现隐患的能力与本领进行综合考核。
第五,发动全员参与安全检查。对于安全检查工作来说,企业不应仅仅依靠数量通常有限的专职安全检查人员,还应充分发动所有现场员工参与,建立“人人都是安全主角、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格局,并针对安全检查中表现突出或发现隐患有价值隐患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