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

2020-01-13 20:42郭桂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5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炎病毒性

郭桂伟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病毒直接侵入大脑实质导致的一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引起患儿神经细胞水肿、炎症和坏死等症状[1]。神经节苷脂是含酸性海鞘甘油唾液成分,是许多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系统中含量特别丰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节苷脂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可为中枢神经损伤提供外源神经节苷脂,减轻早期脑水肿,纠正离子失衡,降低发病率,促进后期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儿童脑炎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众多疾病之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患儿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其发病率明显升高[2]。由于本病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发病进展快,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儿科医护人员任务之一[3]。本文报告了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其中观察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8 个月~11 岁,平均年龄(6.2±4.9)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 个月~11 岁,平均年龄(6.0±4.7)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检查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在脑脊液检查中,细胞数量正常或略有增加。脑电图虽然存在异常,但变化不是单一的,总体上是离散异常和离散异常背景的变化。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配合治疗。具体如下。对照组患儿根据一般治疗方案,调整抗惊厥、解热、降脑压、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支持等营养支持。药物使用为阿昔洛韦,药物剂量5 mg/kg,一次药效8 h,静脉注射,3次/d。疗程为14 d。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剂量:神经节甘脂为20~40 mg,干扰素为10 万IU/kg,静脉注射,1 次/d。常规药物和药物治疗与常规治疗组一致。疗程为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发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意识肢体活动、脑脊液、脑电图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

1.3.1 神经功能 以CSS[4]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45 分,最低0 分。0~15 为轻度缺损,16~30 为中度缺损,31~45 为重度缺损。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BI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0 分为重度依赖,全部需要他人照护;41~60 分为中度依赖,大部分需他人照护;61~99 分为轻度依赖,少部分需他人照护;100 分为完全可以自理。

1.3.3 认知功能 采用MMSE 判定认知功能,总分0~30 分,正常值和非正常值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未接受教育组为17 分,小学教育组为20 分,初中或以上教育组24 分。低于界限值为认知功能缺陷,高于界限值为正常,患儿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进行检测。

1.3.4 治疗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总分100 分,90~100 分为非常满意;70~89 分为较满意;50~69 分为一般满意;<50 分为不满意。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意识肢体活动、脑脊液、脑电图恢复时间分别为(1.2±0.5)、(0.9±0.4)、(1.4±0.4)、(1.2±0.6)、(5.0±2.5)、(7.2±2.7)、(5.5±1.9)d,均短于对照组的(3.4±0.8)、(2.9±0.9)、(2.2 1.2)、(2.3±1.9)、(7.4±3.5)、(10.5±5.4)、(9.7±3.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对照组患儿MMSE评分治疗前为(20.76±7.27)分,治疗后为(18.75±5.25)分;CSS 评分治疗前为(20.87±6.67)分,治疗后为(15.20±5.83)分;BI指数治疗前为(54.72±27.27)分,治疗后为(62.50±28.50)分。观察组患儿MMSE 评分治疗前为(19.24±7.36)分,治疗后为(10.37±4.38)分;CSS 评分治疗前为(18.36±7.26)分,治疗后为(11.35±4.32)分;BI指数治疗前为(52.36±27.36)分,治疗后为(86.67±32.67)分。治疗前,两组患儿MMSE 评分、CSS 评分、BI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MMSE 评分、CSS 评分、BI 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18 例(60.0%)、较满意6 例(20.0%)、一般满意4 例(13.3%)、不满意2 例(6.7%),治疗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10 例(33.3%)、较满意8 例(26.7%)、一般满意4 例(13.3%)、不满意8 例(26.7%),治疗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害。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除对症治疗外,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5],但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简单治疗对神经损伤的恢复无效,许多临床医生正在探究中神经损伤恢复的有效方法。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鞘脂,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脑脊液中含量最高[6],神经节苷脂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关键物质。外源性单唾液四己酸4-正己烷苷能轻易穿透血脑屏障,嵌入神经细胞膜,调节膜介导的细胞功能,刺激中枢神经损伤后的潜在代偿机制,促进神经元分化、发育,神经组织修复和神经元可塑性。

临床上最常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疾病是小儿病毒性脑炎,在恢复患儿早期神经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改善患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药保护神经细胞膜中的Na+-K+-ATP 酶的活性,增加患儿大脑的血流量,降低患儿大脑的葡萄糖代谢率,最终缓解病情[7]。有许多病毒会引起脑炎,包括蠕虫介导的病毒、肠道病毒、细胞酪氨酸病毒、单纯细胞皮疹病毒和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黏液病毒等[8],病毒经呼吸道、消化道等侵入人体,在淋巴系统内传播,经血液循环感染各种循环系统,在器官内繁殖的大量病毒进一步传播到全身,而病毒性血液病的发生,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发烧等全身症状就会出现。此时,如果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或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病毒就会通过脉络丛或内皮细胞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可通过大量繁殖直接破坏神经组织,但通过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可能选择性地破坏髓鞘,造成感染后的免疫脱髓鞘[9]。本研究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对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意识肢体活动、脑脊液、脑电图恢复时间分别为(1.2±0.5)、(0.9±0.4)、(1.4±0.4)、(1.2±0.6)、(5.0±2.5)、(7.2±2.7)、(5.5±1.9)d,均短于对照组的(3.4±0.8)、(2.9±0.9)、(2.2±1.2)、(2.3±1.9)、(7.4±3.5)、(10.5±5.4)、(9.7±3.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MMSE 评分、CSS 评分、BI 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比常规药物治疗要更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从而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炎病毒性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